第7章 班規制定與德育量化
- 發現:一個教育人的自白
- 陸虎
- 2513字
- 2022-01-18 11:04:30
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體系,可以讓每一個學生成為管理者和教育者,成為制度的監督者和實施者。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班級工作過分依賴班主任的組織和管理,減輕班主任老師的工作負擔,減少工作失誤,而且還可以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更有利于班級工作的開展。
人管人,管一個人;制度管人,管一片人。可以說,一個制度不完善或不合理的班級,必然是一個秩序混亂、管理混亂的班級。而一個優秀的班級,必定有一套完整且科學的管理制度、量化考評制度、獎懲激勵制度。因此,班主任無論是從起始年級接班,還是中途接手班級,制定和完善班規從來都是頭等大事。
一個好的制度需要在這個制度下生活的每一個成員全身心地參與,需要全體成員充分發揮主人翁的責任感參與建設,需要大家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和磨合。一般說來,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第一,與教育的頂層設計保持一致,符合國家的教育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班級的管理制度,是學校管理制度在班級的延伸,班級管理制度更不能違背國家的教育法規和學校的管理制度與要求,它是國家教育政策和學校管理制度的具體化。特別在對違反班級紀律的學生的處罰問題上,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切不可擅自出臺“私法”,更不可出現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
第二,要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班級的規章制度要包括文明禮貌、儀容儀表、體育活動、宿舍管理、考勤、紀律、衛生、聽講、作業、學習規范、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內容。這些具體細則的由來應依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校紀校規等制度。班規的制定要結合班級的奮斗目標,將以上制度轉化成具有針對性的、具體的、切合本班實際的規定,從而形成一套具有班級特點、階段特色的日常管理制度,力求用制度引導、規范學生的一言一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應該做,具體怎樣做,哪些不應該做,做了之后的后果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都需要具體清晰。同時,還要明確制度的具體操作和實施過程,即量化的標準、檢查的辦法、實施的人員和獎懲的措施。
第三,要有民主性、全員參與性和透明度。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是班級工作和全體同學的需要,是為了維護班級和全體同學利益的需要,制度的實施更涉及每一個同學的切身利益。所以,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必須要全員參與,充分體現民主性和廣泛性,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當然,在班級組建之初,班主任可以拿出初稿,經由小組、宿舍、男女生等不同的群體發酵討論,充分發表意見和發揚民主。通過民主討論之后,采用民主集中的方式制定出的制度,具有了合法性,才能成為大家的公約,也更具有科學性和公正性。只有這樣的制度才能使強制和自覺較好結合起來,增強班級同學執行制度的自覺性。
第四,班規要有穩定性、持續性和公正性。班規建立之后,決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因為班主任的個人情緒或者喜好隨意更改獎懲標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掉一個人的壞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量化管理的標準不能因人因事隨意改動,否則制度就會失去公正性。當然,制度的相對穩定性,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班級工作的實際情況適時做出適當的調整,關鍵是這種調整一定要有利于班級工作的更好開展,能進一步確保制度的公正性。另外,這種調整也必須是基于班級民主管理的基礎上,經全體同學表決通過,或者少數服從多數原則而進行的。
當然,班規制定只是完成了班級制度建設的第一步,后續的量化評比和獎懲機制才是需要持之以恒、不斷推進的。
第一,量化以加分為主,扣分為輔。正面引導與教育,是班級正面管教的法寶,班級量化應該以表揚和加分為主。比如,今天作業完成情況顯示,只有張某同學沒有完成作業,更好的量化方式是,對于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每人加2分,沒有完成作業的張某同學不加分。而不是,張某同學因為沒有完成作業扣2分。從量化的數據來看,其他同學加2分張某同學不加分,與張某同學扣2分其他同學不扣分比較起來,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加分在于引導同學們積極去做某事,寓懲戒于積極的教育因素,更有利于引導班級積極向上的風氣。當然,針對特別惡劣的表現,比如高空拋物、私自逃課逃宿逃校、偷竊敲詐等涉及安全和道德層面的錯誤時,理應當頭棒喝,甚至是向學校申請處分。
第二,量化要全面展開,不能留管理盲區。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有專人管理和具體量化。宿舍生活里,內務整理、兩休紀律、清潔衛生、言談舉止都有詳細的數據量化,哪些東西可以帶進宿舍、哪些東西屬于違禁物品、哪些行為符合中學生道德行為規范……課堂上,聽課、發言、合作、紀律等需要專人量化,課后作業完成的效果、效率需要專人量化,每次測試的進退、目標達成需要量化。課間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文明舉止、用餐秩序、運動休閑等,周末在家的作息時間、親子關系、安全道德、網絡使用規則等都有具體的反饋。總之,班級量化管理的實施要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量化的班干部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全面管理、全面引導,方能全面育人,學生才能全面發展。
第三,量化要及時公布,獎懲標準要明確。對于學生的量化,應該堅持日結、周結、月結、學期結算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量化內容區別結算。作業情況、課堂表現情況、起居飲食情況等,適合當天公示;學習進退情況、小組評價情況等適合長周期的持續考量;獲得某項榮譽稱號或者在某類競賽中斬獲獎勵等,根據為班級爭得榮譽的大小等級,適合當場公布量化;對于造成安全隱患或者有違道德品質的惡劣行為,在調查清楚真實情況后,適合當機立斷……同時,對于量化結算結果,要有明確的獎懲措施。比如量化結果達多少分數的,可以評為“班級之星”“德育之星”“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量化結果在某個階段低于某個分數值的,需要有自我總結與反思、完成公共衛生值日、校園義務勞動等相應的誡勉。
總之,班級制度和德育量化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法寶,班主任是班級制度的初期擬定者,更是班級制度的堅定捍衛者,還是班級制度的忠實執行者。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事務管理中來,班級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人人遵守規則、敬畏規則,在規則意識下,任性成長,發現校園和生活的真善美,弘揚青春和時代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