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情人節,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獨自一人奔走在離家路上。有人說,對中年人來講,家是心靈和身體的港灣,能停泊萬噸巨輪,也能棲息獨木小舟。累了倦了,有個家,有個心愛的她或他,即使不能時時相伴,想想也是無比幸福的。
對于家的愛是需要表達的。對出生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受限于教育和成長環境,有關愛的表達總體上比較內斂含蓄,總以為“星星知我心”。尤其肩負家庭重任的男人,他們更愿用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奮斗,來踐行這份愛的承諾。對他們來說,最浪漫的事就是陪著你一起慢慢變老。殊不知,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種種不期而至的壓力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不再滿足于沉默的付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發展,親人間的別離變得稀松平常,微信漸成新伴,人們變得越來越沉默,那些不曾說出口的愛大多成了難以補救的遺憾。
愛,其實就是一種奉獻。家不是一間房子,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用愛來滋養,用無私來哺育。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忽視那些最記掛我們的人,傷害的也往往是那些最愛我們的人。并非我們不愛,而是不愿讓家人操心;不是不愿奉獻,而是不知如何去奉獻;也不是不真心,而是不懂得如何表達真心。有人說,家是一個講愛而非講理的地方。正因如此,在愛的旅途上,我們需要的是一生的修煉。
“當陽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當朦朧月色灑在泉水里,我思念你。張開耳朵,當你聽見你的心跳,你愛的人正在愛你。閉上眼睛,當你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你愛的人也正在愛你……”坐在飛馳的火車上,聽著李健動聽的老歌《假如愛有天意》,思念遠方的愛人,我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