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講人生哲理(圖解導讀版)
- 徐海洋
- 2021字
- 2022-01-12 11:09:03
苦練內功,靜待一壺茶香
在《逍遙游》開篇,莊子以橫空出世的筆法向我們講述了鯤、鵬之變及大鵬南飛的故事,極大地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和胸懷。在敘述大鵬如何飛向南冥的過程中,莊子這樣講道:“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南懷瑾在《莊子講記》中對這段話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莊子講大鵬鳥要飛到九萬里高空,非要等到大風來了才行,如果風力不夠,它兩個翅膀就沒有辦法打開,飛不起來。風力越大,起飛就越容易,速度也就越快。這似乎暗示了一個人生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不僅要有大鵬展翅的志向,還需要有等待“好風憑借力”的耐心。(注:本段主旨源自《莊子選集》)
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會是轉瞬即得的,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等待。
有一次,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那天的太陽格外強烈。到了中午的時候,佛陀饑渴難耐,便對侍者說:“剛才我們不是經過數條小河嗎!你去弄些水回來。”
侍者于是拿著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不是很遠,他很快就找到了,但是他剛到那里,就有一隊商人騎著馬從那條小溪經過,溪水被他們弄得渾濁不堪,哪里還能喝!于是他就轉身回去了,告訴佛陀說:“溪水被商人弄臟了,不能喝了,還是另找一條小溪吧!我知道前面就有一條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離這里也不遠,大概就兩個時辰的路程。”
佛陀說:“我們離這條小溪近,而且我現在口渴難耐,為什么還要再走兩個時辰的路,去找前面的那條小溪呢?你還是再去一趟剛才的那條小溪看看吧。”
侍者滿臉不悅地拿著容器又去了,心里想:“剛才不是看了嘛!水那么臟,怎么能喝呢?現在又讓我去,不是浪費時間白跑一趟嗎?”
他決定不去了,于是就轉身回來對佛陀說:“我都告訴你了,溪水已經被弄臟了,你為什么還是要讓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么也沒有向他解釋,說道:“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你現在要做的只是順從,你肯定不會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當他再次來到那條小溪旁邊的時候,看到溪水是那么清澈、純凈,泥沙早已不見了。
這個表象的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恒的,要學會耐心等待,你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人生也是如此,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相對成功來說,更多的則是挫折和失望。只有學會堅持,學會等待,才有成功的機會和希望。

人生需要等待,“欲速則不達”、“財不入急門”等,講的都是學會等待的道理。君不見,有人因不懂得等待,而使愛的花朵凋零;有人因不循“時令”,在看到鮮花盛開時才去栽種,最終卻兩手空空;有人因沒有耐心等待而爭權奪利,最終粉身碎骨,空留悲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因為不會等待而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適得其反?人生因飽經風霜而更富有內涵,美酒也因歲月沉淀才歷久彌香。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來到普濟寺,慕名尋訪高僧釋圓。他一見到高僧便沮喪地說:“人生總不如意,活著也是茍且,有什么意思呢?”釋圓大師靜靜地聽完年輕人的嘆息和絮叨,末了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不一會兒,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釋圓抓了些茶葉放進杯子,然后用溫水沏了,放在茶幾上,微笑著請年輕人喝茶。杯子中冒出微微的水汽,茶葉靜靜地浮著。年輕人不解地詢問:“寶剎怎么喝溫茶?”釋圓笑而不語。年輕人喝一口細品,不由搖搖頭:“一點茶香都沒有啊。”釋圓說:“這可是閩地名茶鐵觀音啊!”年輕人又端起杯子品嘗,然后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釋圓又吩咐小和尚道:“再去燒一壺沸水送過來。”又過了一會兒,小和尚便提著一壺冒著濃濃白汽的沸水進來。釋圓起身,又取過一個杯子,放入茶葉,倒入沸水,再放在茶幾上。年輕人俯首看去,茶葉在杯子里上下沉浮,絲絲清香不絕如縷,望而生津。年輕人欲端杯,釋圓作勢擋開,又提起水壺注入一線沸水。茶葉翻騰得更厲害了,一縷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裊裊升騰,在禪房彌漫開來。釋圓就這樣注了五次水,杯子終于滿了,那綠綠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撲鼻,入口沁人心脾。
釋圓笑著問:“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為什么茶味迥異嗎?”年輕人思忖著說:“一杯用溫水,一杯用沸水,沖沏的水不同。”釋圓點頭:“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沸水沏茶,反復幾次,茶葉沉沉浮浮,釋放出四季的風韻——既有春的幽靜、夏的熾熱,又有秋的豐盈、冬的清冽。世間蕓蕓眾生,也和沏茶是同一個道理。沏茶的水溫不夠,就不可能沏出散發香味的茶水,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處處得力、事事順心自然很難。要想擺脫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練內功,切不可心生浮躁。”
人生如茶,水溫夠了,時間夠了,茶香自然會飄散出來。人生需要慢慢積淀,當時機成熟,風力充足,有了一定的能力才智,定能一飛沖天。所以說,人要想最終獲得一個圓滿、成功、幸福的人生,必須要經過一個成功勢能積累的過程。如果心浮氣躁,最終只會陷于失敗的深淵。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靜下心來日積月累地積蓄力量,才能夠“繩鋸木斷,滴水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