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8章 晉國稱霸(4)

成得臣一聽榮黃的來意,連忙擺擺手說:“不可能,那是我的心愛之物,誰都不給,勸也沒用。”

榮黃不死心勸道:“只要對國家有利的事,就算是死也應該去做,何況只是區區一套馬飾?將它獻給河神,軍心必定大振,您又有什么好留戀的?”

成得臣不耐煩道:“這里沒你的事了,出去吧。”

榮黃出來,對成大心和斗宜申說:“不是神要令尹失敗,而是令尹自己要失敗啊。”

公元前632年四月,成得臣派部將斗勃前往晉軍大營下戰書。戰書上說:“請派勇士來和我們玩玩,您憑欄觀看,得臣拭目以待。”

晉文公派欒枝答復說:“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楚王對寡人的恩惠,寡人一直不敢忘懷,至今銘記在心。因為對楚國懷有這種感恩之情,即便是對令尹您,寡人也十分敬畏,所以才一退再退,來到了這里。但現在實在是退無可退了,麻煩您轉告手下眾將,整頓好軍備,認真完成楚王的使命,咱們明天一早戰場上見!”話雖謙遜,然而綿里藏針,斗志昂然。

第二天清早,晉軍集結了兵車七百乘。晉文公檢閱部隊,滿意地說:“井然有序,可與楚人一戰。”

楚國人擺出來的陣勢是:成得臣自領中軍,并以“若敖六卒”為中軍護衛,斗宜申率領左軍,斗勃率領右軍。至此,成得臣對自己仍抱有必勝的信心,他的戰前演講只有六個字:“今日必無晉矣!”

針對楚軍的陣勢,晉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楚軍的弱點在于斗勃率領的右軍——有很大一部分人馬是楚國的仆從國陳國和蔡國的部隊,戰斗力極其有限,而且斗志也非常薄弱。晉文公命令下軍的胥臣臼季:不必理會楚軍,先集中力量攻擊陳、蔡兩軍,務必一舉擊破,算此戰的頭功。

打蛇打七寸,抓住對手的弱點狠狠打擊,就是兵法的精髓,一點也不深奧。

胥臣臼季深知重任在肩。戰斗打響后,他命人給戰馬蒙上虎皮,全力以赴,猛攻陳、蔡兩軍。陳、蔡兩軍一觸即潰,并且波及到斗勃率領的楚軍。沒過多久,斗勃的部隊也宣告潰散。

與此同時,晉國上、中二軍分別與楚國的左、中二軍發生激烈的戰斗。看到楚國右軍崩潰,狐毛和欒枝帶領晉國的上軍不進反退,欒枝更命人在戰車后面拖著樹枝奔馳,造成晉國上軍潰敗的假象。斗宜申率領楚國左軍窮追不舍,經過晉國中軍陣地之時,先軫、郤溱率領中軍的精銳——公族私卒,從中橫插到楚軍的隊列之中,造成楚國左軍極大的混亂,而晉國上軍也殺了個回馬槍,兩面夾擊,將楚國左軍擊潰。

等了四個月的戰爭,居然在不到一個時辰之內便分出了勝負。

成得臣不愧為一代名將,在失利的情況下仍然鎮定自若,不但保持了中軍的穩定,而且逐漸收攏左、右兩軍的潰散部隊,且戰且退,撤離了戰場。

《春秋》記載:“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于城濮,楚師敗績。”《左傳》則進一步補充道:“楚師敗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

根據《左傳》的補充,城濮之戰雖然以楚軍的失敗而告終,但是由于成得臣在最后關頭指揮得當,楚軍并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但是,對于晉文公來說,這個勝利已經足夠了。

城濮之戰后,晉軍占領了楚軍的營地,將楚軍遺留下來的糧食大吃大喝了三天,才心滿意足地班師回朝。

四個月前,晉國大軍自絳都出發,經過衛國和曹國去救援宋國。四個月之后,晉文公自衛國返回,卻故意繞道去了鄭國的衡雍,與鄭文公簽訂了盟約。

三個月前,鄭文公才親自跑到楚軍大營,給成得臣送去一支鄭國部隊,幫助楚國人打仗。城濮大戰的第二天,他又派人跑到晉軍大營,請求與晉國交好,晉文公派欒枝出使鄭國,同意了鄭文公的請求。新鄭城頭的這棵墻頭草,真是不管東南西北風都刮不倒。

周襄王得到晉文公打敗楚軍的消息,親自前往衡雍表示祝賀。雖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但對于晉文公來說,天子的這朵花送得還真是時候。沒有天子的祝賀,城濮之戰僅僅是城濮之戰;有了天子的祝賀,城濮之戰就變成了晉文公稱霸天下的標志性事件。

為了迎接周襄王的到來,晉文公下了大手筆,命人在踐土建造了一座王宮,以供周襄王居住。五月份,在踐土王宮舉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慶祝活動:

先是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據《左傳》記載,在天子面前列隊經過的共計有俘獲的楚軍披甲戰車一百乘、楚軍步兵一千人。鄭文公擔任了獻俘儀式的司儀。這一切,仿佛一百多年前的歷史重演,那還是周平王東遷年代,晉文公的先祖晉文侯打敗犬戎部落,曾在雒邑舉行大規模的獻俘儀式,當時擔任司儀的是鄭國的先君鄭武公。可想而知,現在要鄭文公擔任司儀,就是為了循當年的舊例,以增加這次獻俘儀式的歷史使命感。

另外需要再次說明的是,根據周禮,諸侯獻捷于天子,只能是在有功于四夷的情況下。晉文公搞了這次獻俘儀式,等于把楚國又視為蠻夷之國,開除在中國之外了。

幾天之后,周襄王設宴款待晉文公,不但賜給晉文公帛禮,還舉行了隆重的策命儀式。王室的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內史叔興父三人受天子之命,策命晉文公為“伯(bà)”,也就是諸侯之長。周襄王還賜給晉文公如下物品:

一、大輅之服和戎輅之服(禮服和軍服,相當于清朝的黃馬褂);

二、紅弓一百張、紅箭一百支、黑色弓箭一千副(儀仗,不是用來打獵的);

三、御酒一缸(以黑米釀造,滋陰又壯陽的好酒);

四、虎賁之士三百人(像老虎一樣勇猛的戰士)。

五、晉文公擔任“伯”的委任狀,上面寫著:“天子委任叔父,奉天任命,維護四方穩定,消滅天子不喜歡的事物。”(這個很厲害,相當于尚方寶劍,拿著它可以上打昏君,下斬奸臣。)

晉文公再三推辭,被逼不過,只得從命,他強忍著心里的興奮,鄭重其事地說:“重耳再三拜謝,謹奉天子艱巨而光榮的使命。”

在踐土期間,晉文公三次朝覲周襄王,以示尊崇。五月下旬,晉、魯、齊、宋、蔡、鄭、衛、莒等國在踐土的王宮舉行會盟,周襄王派王子虎擔任主持。會議制定并公布了“踐土宣言”:共同扶助王室,互不侵害。如果違背此誓,神明降罪,其軍受損,國家不保,禍及后人,不分老幼。

踐土之盟,標志著自齊桓公之后的新一代霸主產生。這一年,晉文公已經六十六歲的高齡了。

有人歡樂有人愁。城濮之戰成就了晉文公的霸業,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成得臣。在回師楚國的途中,成得臣收到了楚成王的一封短信,上面寫著:“您如果回國,將如何面對申、息兩縣父老?”申、息本來都是諸侯國,被楚國滅掉之后,成為楚國的兩個縣。從這封信上來看,成得臣在城濮之戰中損失的左、右兩軍部隊,兵源主要來自申、息兩縣。

輕飄飄的一句話,壓在成得臣心上卻重若千斤。楚國軍法歷來嚴酷,當年楚文王出征巴人受挫,鬻(yù)拳猶且將他拒之門外,現在成得臣不遵君令,強行要求與晉國開戰,并且被打得鎩羽而歸,等待他的命運可想而知。

成得臣將楚成王的這封信視為令他自殺的指示。成大心和斗宜申都勸阻他,要他還是等到回國見到楚王再說。但成得臣是個急性子,等了兩天,沒有等到楚王赦免他的命令,走到一個叫連谷的地方,趁人不備,還是自盡了。

斗宜申打算追隨他而去,也上吊自殺,沒想到繩子不牢靠,半死不活之際,突然斷掉。正在此時,楚成王的第二個信使恰好趕到,宣布赦免成得臣和斗宜申死罪,斗宜申因而撿回了一條命。

對于成得臣的死,楚成王感到相當懊悔。原因之一,成得臣雖然剛愎自用,不是一個合格的帥才,但不失為一個優秀的將才,只要使用得當,仍然能夠為楚國做很多事。原因之二,很久以前,曾經有一個叫矞(yù)似的巫師對楚成王說,“您、子玉和子西(斗宜申)三位都將因剛強而死。”楚成王給成得臣寫過那封短信后沒幾天,突然回想起矞似說的話,連忙派人前去赦免成得臣和斗宜申的死罪,結果只救下斗宜申。懊悔之余,楚成王任命斗宜申做了商縣的縣公,沒過多久又改任楚國工尹,掌管百工。他也許覺得,讓斗宜申做一份沒有什么危險的工作,可以避免其因剛強而死,同時也避免自己被矞似的烏鴉嘴說中吧。

晉文公聽到成得臣自殺的消息,喜形于色,說:“這家伙再也害不到我了!”后來晉文公聽說蒍(wěi)呂臣擔任了楚國的令尹,更加放心地說:“蒍呂臣只求自保,胸無大志,不足為懼。”

以此看來,晉文公雖然在戰場上打敗了楚國人,在心理上卻仍然將楚國視為最可怕的敵人。天下的霸主尚且如此害怕楚國,其他諸侯對楚國畏懼就可想而知了。

城濮之戰中,晉軍內部也發生了一些問題。晉國的中軍在一片沼澤地中遇到大風,丟失中軍戰旗,掌旗官祁瞞因失職之罪,被軍法官當場斬首示眾。回師途中,晉文公的戎車護衛舟之僑思家心切,不顧軍令私自回家,被處以死刑。晉文公以其賞罰嚴明獲得了民眾的尊敬,《左傳》也表揚說:“晉文公是個公正的人,處死顛頡、祁瞞、舟之僑三個人,國民都很信服。”并且用詩經中“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的詩句來形容晉文公刑賞得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瑞金市| 阿城市| 青海省| 威海市| 长宁县| 井研县| 永靖县| 高雄市| 杭州市| 汤阴县| 麻城市| 景泰县| 化隆| 高平市| 肃北| 广宁县| 博爱县| 安泽县| 环江| 开远市| 五家渠市| 西峡县| 桐乡市| 滦平县| 邯郸市| 水城县| 厦门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安平县| 乐山市| 固阳县| 南雄市| 凌海市| 耒阳市| 镇坪县| 卢湾区| 峡江县| 科技| 靖安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