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譯本說明

1.第二卷翻譯的底本來自1908年劍橋大學出版社本卷第一版。

2.譯名、符號等處理方式參照第一卷中譯本說明。譯名已出現(xiàn)的,大多不再附原文。注釋中出現(xiàn)同代或后代人姓名,一般不予譯出,唯有在同一章或相鄰章之正文中占有篇幅時才譯出。

3.近代人名對譯上,有時對于影響較大的學者,遵從原文使用的拉丁語寫法,有時因明顯具有地方國族身份的,則參照本土語言的拼讀規(guī)則。意大利人名中da,di,della,分別譯作達、迪、德拉,與后續(xù)部分連寫,不以圓點號斷開。法語人名中之de,de la,分別譯作德、德拉,亦如上。個別屬于漢譯習慣約定俗成者,比如蒙田,便不再另譯作“德蒙田”。又或原書有時在其后直呼其姓氏,略去介詞,則亦不另為補添。

4.關于圖像材料的參考文獻,包括珂羅版的照相復制和傳統(tǒng)手段的重繪,書中多未詳細說明,則盡可能查考原書,根據(jù)具體情況翻譯成“翻拍”或“重繪”,暫時不能確定者,譯作“復制”。

圖1 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

出自彼特拉克《記諸名人》的一部鈔本(1379),藏于巴黎的國家圖書館。(經(jīng)允準)復制于Pierre de Nolhac先生的《彼特拉克與人文主義》Pétrarque et l’Humanisme,1892;第2版,1907

一部合格的學術史,包括了知識的古代樣式與源頭,它們的分支宗派、創(chuàng)生發(fā)明、傳承流變,以及各自不同的行政規(guī)劃與管理,它們的興盛、敵對、衰頹、蕭條、湮沒、廢除以及其中的原因與時機,還有其他所有關系學識的事件,橫亙?nèi)耸篱g的不同時代,我可以擔保這是史無前例的著作。

培根《崇學論》,1605,Book II,i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萍乡市| 武胜县| 高雄县| 阿拉尔市| 调兵山市| 田阳县| 盐边县| 凤山市| 若羌县| 赤城县| 奈曼旗| 德江县| 老河口市| 神池县| 田阳县| 双柏县| 剑阁县| 天水市| 辽中县| 永州市| 白水县| 崇礼县| 古交市| 阜阳市| 昭平县| 民县| 久治县| 木兰县| 米易县| 西乌| 萝北县| 修水县| 乐都县| 五原县| 安多县| 佛教| 磐石市| 囊谦县| 东城区|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