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清宮秘史
  • 葉文清編著
  • 3111字
  • 2022-08-01 17:20:42

光緒的被囚生活

光緒被囚因與慈禧太后為敵而被囚禁的光緒帝,幽居在中南海瀛臺。那是一個人工島嶼,四面環水,只有一面設有板橋,以通出入;板橋撤了,就里外不通,可謂與世隔絕,天外孤島。

瀛臺之上,有一些樓臺殿閣。《三海見聞志》對瀛臺作了這樣的介紹:

瀛臺上“仁曜門南為翔鸞閣。閣前有平階幾十級,斜迤而上。離階十余丈有木吊橋。橋北之東西各有室五楹。”囚禁光緒時,那里住的是一些看護的太監,監視光緒的行動。翔鸞閣有七大間,“左右延樓回抱各十九間。閣后東樓曰‘祥輝’,西樓曰‘瑞曜’。閣南為涵元門。門內東向為慶云殿,西向為景星殿,正中南為涵元殿。殿前左右有兩井,護以井亭,此殿即為瀛臺之正殿”,殿中陳設大鏡、紅木桌椅,金字籌石等。

太監每天進送“御膳”時,架起跳板,走向瀛臺,“進膳”完畢之后,就抽去了跳板。光緒永遠只能在瀛臺之中,不能離開那里。他曾經憂悶地寫下了“欲飛無羽翼,欲渡無舟楫”的詩句。

到了冬季,不需要跳板,也有可能離開四面環水的瀛臺。那時,水面凍結,冰深數尺,可以踏冰而過。據說有一次光緒曾經帶了小太監踏冰離開瀛臺,被人發覺之后,總管太監李蓮英立刻命令鑿冰,防止光緒帝逃離那里。

生活在瀛臺之中的光緒,不用說精神十分苦悶。他接觸的人,只是守護他的太監;能去的地方,只是瀛臺的那幾座殿閣,面對著的只是汪洋一片,既郁郁不安,又十分憤慨,往往把憤怒的情緒發泄在太監的身上,對他們經常發脾氣,罰令長跪。

在無聊的囚禁生活中,光緒經常以讀書寫字作為消遣。在看《三國演義》時,往往掩卷長嘆:“我還不如漢獻帝!”

在慶云殿東室的正面,掛有一幅《宋司馬光諭人君用人之道》的立軸,跋文是:“光緒丙午十月上浣錄,臣全忠敬書”。還有一些匾額斗方之類,下款都寫著:“臣全忠敬書”。其實,這正是光緒帝的“御筆”。按照習慣,皇帝寫的字,都標明“御筆”,既然是光緒皇帝寫的字,為什么卻署為“全忠”而自稱為“臣”呢?這是為了表明他當時的內心狀態:之所以稱“臣”者,是不敢以帝自居啊。

光緒腦子里盤旋的,有心愛的珍妃,還有恨之入骨的袁世凱。據說他經常在紙上寫袁世凱的名字,以發泄他的悲憤情緒。臨死的時候,隆裕皇后在他的身邊,他無言無語地含著淚水,用手指在空中不停地劃著“斬袁”二字。

下等人的生活

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的內侄女(慈禧弟弟的女兒)。慈禧太后自己是妃子出身,因此一定要自己娘家的人成為光緒的皇后。在此之前,光緒很寵愛珍妃,并不喜歡這位葉赫那拉氏,但由于慈禧強迫指定,只好勉強遵從。光緒未能討得慈禧的歡心,戊戌政變以后,被囚禁在瀛臺,失去了自由。一天,在盛怒之中,光緒親手把隆裕的發簪摔得粉碎。那根簪子是乾隆時代的舊物,隆裕十分傷心,跑到慈禧那里又訴又哭。慈禧沒有說什么,只是命她移居到了別處。從此以后,隆裕和光緒分居,直到光緒去世。確切的時間已不可考,大概有十年之久。隆裕入宮以后,與光緒形同離異,而當時慈禧的淫威又遮蓋了一切,所以有關隆裕的秘事外間很少聽到。只有光緒被虐待的慘狀經常傳聞于外。

其中有兩件事,據說是宮中的一名電工偷偷傳出來的,可謂駭人聽聞。

一天,北京城內一家牙醫診所里來了一個人,拿著一枚剛剛落下的牙齒要牙醫鑲配。醫生回答,不面見落齒之人,根本無法鑲配。此人便帶著牙醫入宮,走到宮中一個極深極遠的處所。只見一個男子穿著藍布袍,獨自坐在椅上,面色慘黑,臉上的痛苦之狀,令人不堪目睹。他的嘴唇和牙齒上還浸著血。牙醫為他鑲好牙,出宮而去。開始,牙醫以為那人不過是一名太監。第二天,那個引他入宮的人又來到診所,對他說:“昨天鑲的牙很好,今天已經不感覺痛苦。命我給您一個荷包和四兩銀子。”牙醫道謝后收下。又過了一天,另外一人慌慌張張地來到診所,問牙醫說:“幾天前你是否入宮為人鑲牙?帶你進宮的就是我的哥哥。今天已經為此事遭了大禍,被殺死了!尸體就扔在那里,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怎么辦,怎么辦?”說完,痛哭失聲。牙醫這才知道,那天的病人就是當今皇上。他的牙齒,自然是被慈禧太后打落的。后來慈禧又遷怒那個私自帶醫生進宮為光緒止痛的太監,一怒之下,將其處死。

還有一天,光緒到慈禧宮中請安。慈禧正在吃湯圓,便問光緒吃過飯沒有。光緒不敢說已經吃過,只好跪下回答還沒有。慈禧即賞光緒湯圓若干枚。光緒勉強吃完了,慈禧又問他吃飽沒有,光緒不敢說已經吃飽,又回答沒有。慈禧又賞他再吃。如此四次。光緒腹中鼓脹,再也吃不下了,只好把湯圓藏在衣袖里。回來以后,袖中滿是湯圓,湯水淋漓,流得滿身都是,便命小太監找一件內衣為他更換。可是,光緒的其他衣服全都被慈禧搜走了,此時根本無衣可換。只好忍受齷齪之苦。后來,太監設法在外面找了一件內衣,才把身上的臟衣服換了下來。溥倫有一次晉見西太后,遇到她正在用膳,也遭遇了同光緒一模一樣的窘況。回家以后,腹脹氣塞,大病一場,躺了四十多天才好。因為慈禧太后食量極大,如果她賞賜臣子吃飯而遭到謝絕,必定雷霆震怒,后果可想而知。

光緒受到慈禧的虐待,不能同臣下交談,即使是近支王公也無人膽敢私自謁見。極度寂寞中的光緒渴望與人交流,便秘密置辦了一個小箱子放在南書房中,私下與他的弟弟醇親王通信,彼此在書面交談,小箱子的鑰匙一人一把,外人不能打開。書信的內容都是外面的瑣碎消息。后來此事被慈禧太后得知,也遭禁止。從此之后,光緒連“筆談”的自由也被剝奪了。

光緒去世以后,有人看到過他病室中極其簡陋的陳設:只有一張大床,室內安放著一只北京常見的泥火爐,板壁上裱糊的墻紙已經破碎霉爛,同北京下等老百姓的居室沒有什么兩樣。

光緒“病情”秘案

公元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并宣布親自訓政,而光緒皇帝下落不明,當時有各種各樣的傳說。香港《士篾報》報道說:“中國皇帝,久未視朝,乃時事之最可憂者。或傳其自尋短見,或謂為守舊黨陷害,或謂正抱病,被困一室。”“更有人傳皇上確系中信石之毒,口吐鮮血,便溺亦皆有血,狀甚危險。”

究竟是什么樣的情況呢,確實是個秘案。

那時候,英國駐華公使明白表示不承認慈禧訓政,只承認光緒政權,并且聯絡各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提出請求,要覲見光緒皇帝,借以了解光緒皇帝的安危情況。各國公使都同意這個意見,就是俄、法公使表示反對,因為他們默認慈禧政權;但眾寡懸殊,結果還是簽名同意。

上報之后,還是沒有批準覲見。理由是:皇帝病重。光緒帝究竟是什么病?病情如何?是不是已經被害死,卻以此為托詞?

上海西報紛紛刊載光緒已死的傳說。總理衙門請英使禁止刊載給予更正。為了打破這個謎,英使推薦法醫德對福給光緒看病。他說,只要在報上刊登診治情況,所謂謠言就不辟自滅。

法醫德對福入宮診視時,見“皇太后與皇上端坐左右。皇太后座前,置有一桌,桌上蒙以黃緞,身穿梅紅繡袍;光緒座前,置有黃色踏凳一個,穿著便服,頭戴紅絨結頂暖帽。”法醫宣布的情況,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新聞。上海《字林西報》刊載他診治的病情:“光緒體氣瘦弱,精神短少,脾胃消化遲緩,大便滯瀉,有不能克化飲食之癥……脈細速,頭痛胸熱,耳鳴眩暈。……”

內務府太醫院御醫所開的脈案,也不外乎“心腎不交,肝脈氣旺,腰軟精滑……”

天津《國聞報》還有報道,引用見到光緒的大臣的話說:“皇上兩目炯炯,精神充足,不像有病的人。身靠龍椅斜坐在慈禧太后的旁邊,默默無言。西太后不叫他說話,他就像木偶似的坐在一邊。慈禧常對朝見的人說:‘皇帝有病,不能久坐,下去吧。’”

依據這些報道,光緒的“病情”已很明顯:維新變法的理想失敗,光緒帝的羽翼有的被囚,有的被充軍革職,有的被處死,光緒帝自己成為軟禁的政治犯;他由不能做主的傀儡變為不能說話的木偶,大有可能被攆下皇帝的寶座。他生理上固然確實有病,但光緒帝心病更為嚴重。這就是當時光緒的“病情”秘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油尖旺区| 江口县| 七台河市| 若尔盖县| 家居| 尚志市| 蕲春县| 巩留县| 三门县| 茶陵县| 江津市| 嘉祥县| 嘉兴市| 高青县| 洞头县| 新平| 高雄市| 天全县| 南皮县| 临夏县| 富宁县| 来宾市| 福州市| 拉孜县| 阳信县| 盘锦市| 年辖:市辖区| 财经| 莎车县| 高要市| 桦川县| 米林县| 博野县| 大洼县| 东山县| 柞水县| 静安区| 隆安县| 康保县|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