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宮秘史
- 葉文清編著
- 575字
- 2022-08-01 17:20:41
咸豐是怎么死的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炮轟大沽口,隨后逼進北京。八月八日,咸豐攜后妃倉惶出逃,并于八月十六日到達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因一路顛簸、驚魂不定,一到熱河行宮就因傷風感冒而引發(fā)痰喘,病倒了。經(jīng)過太醫(yī)的診治,病情稍有好轉(zhuǎn)就沉緬于聲色之中,每天以觀戲為樂。到了咸豐十一年(1861年)春,氣管炎已轉(zhuǎn)入肺部,常伴有吐血,本來打算二月三日回京,到了二月十一日病情加重。他將自己的病狀擬示給留京大臣:“……咳嗽不止,紅痰屢見,非靜攝斷難奏效。”其實這時的咸豐還可支持,但仍就不忘縱欲與享樂,更沒有“靜攝”。到了夏天,他舊病未愈,又添加了腹瀉。六月九日是他31歲生日,他勉強接受百官朝賀,賜群臣宴,但宴會未完,咸豐已支持不住,命太監(jiān)扶掖回宮。
到了七月咸豐仍是每天看戲,一直到臨死的前一天,他仍在如意洲的一片云小戲樓觀戲,并安排了第二天的劇目。七月十六日夜半時分病情突然加重,咸豐趕忙傳旨召宗人府宗令、右宗正及軍機八大臣到煙波致爽寢宮,承寫硃諭,草寫遺詔,立載淳為皇太子,囑咐八大臣“盡心輔弼,贊襄政務”。十七日凌晨咸豐就離開了人世。同治帝載淳即位后發(fā)諭旨指出了咸豐去世的原因:“……上年夏間偶患痰嗽,旋即調(diào)攝就痊,秋間巡幸灤陽,圣體康強猶昔,乃因各省寇氛示靖,宵旰焦勞,至本年春間,風寒感發(fā)舊疾,六月間復患腹瀉,以致元氣漸虧,本月十六日力疾,十七日寅刻龍馭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