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秘密定儲內情
道光皇帝,一生共有二十多個后妃,生有十個公主、九個皇子。其中,皇二子奕綱、皇三子奕繼早年夭折,皇長子奕緯也于皇四子奕出生前兩個月死去。皇五子奕,于道光二十六年過繼給道光之弟和碩惇恪親王綿愷為嗣,襲郡王位。道光帝晚年又陸續得了皇七子奕、皇八子奕和皇九子奕,但都年幼無知。所以,在諸皇子中,唯有四皇子奕和皇六子奕頗受道光帝鐘愛。
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原為乾清門二等侍衛頤齡之女,因受寵于道光帝,很快由全嬪晉封為全妃、全貴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初九日丑時,在圓明園湛靜齋(后改稱基福堂)生皇四子奕。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皇后佟佳氏死。八月,奉皇太后懿旨,全貴妃晉為皇貴妃,掌六宮事。第二年,奉旨冊封為皇后。這樣,在十年左右的時間里,她從一個普通的嬪位,升到了皇后的地位。但好景不長,在奕還不滿十歲時,即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她就病死了,年僅33歲。她死后,奕由皇六子奕的生母靜貴妃撫養。
奕、奕兄弟二人年齡相當,且一同在書房學習,靜貴妃撫養奕如同自己的兒子。奕為中宮所生,而且居長;但奕的才華卻勝過奕,并且“與文宗(咸豐皇帝奕)同在書房,肄武事,共制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宣宗賜以名,槍曰‘棣華協力’,刀曰‘寶鍔宣威’”。道光皇帝喜愛奕,還曾賜給白虹刀一把。
道光帝晚年,為建儲傳位之事頗費了一番心思。《清史稿·杜受田傳》中載有:“文宗自六歲入學,受田朝夕納誨,必以正道,歷十余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長且賢,欲付大業,猶未決,令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矢,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于是密定,受田輔導之力也。”這件事,在清人筆記或其他史料中也有類似記載。
道光帝死后,大臣們在秘密建儲匣內同時發現兩份諭旨,一份為“皇四子奕著立為皇太子,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共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另一份是:“皇四子奕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為親王。”這兩道諭旨,充分說明當初道光帝的矛盾心情,雖然他最后決定傳位給皇四子奕,但他不能委曲了另一個寵兒奕,因而同時決定封奕為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