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逗一捧幽默笑話俱樂部》:歐美式幽默笑話
- 世界經典幽默笑話金榜
- 賀年主編
- 25702字
- 2021-12-30 15:47:56
1 紳士是豬
富蘭克林的仆人是個黑人,他問富蘭克林:“主人,紳士是什么東西?”
富蘭克林回答說:“這是一種生物,是一個能吃、能喝、會睡覺,可是什么也不做的有生命的東西。”
過了一會,仆人跑到富蘭克林身邊說:“主人,我現在知道紳士是個什么東西了。人們在工作,馬在干活,牛也在勞作,唯有豬只知道吃、睡,而且什么都不干。毫無疑問,豬便是紳士了。”
2 助聽和說謊
發明家愛迪生一生取得了1093種發明的專利權,其中留聲機的發明使他最為得意。當有人問起他為什么不發明一種助聽器時,他說:“你在過去的二十四小時內聽到的聲音,有多少是非聽不可的呢?”他接著又說:“一個人如果必須大聲喊叫,就絕對不會說謊。”
3 還未到吻的時候
在一個社交場合上,法國神父米尼耶(1853~1944年)坐在一位長得特別迷人的姑娘旁邊。一位先生問他是否有膽量吻她一下。
“當然不敢!”神父說,“她還沒成為圣物。”
4 政客小丑
兩位老戰士在談論一個參加競選的政客。
“嘿!這個蠱惑者真是個小丑。”其中一位老戰士說,“他宣稱準備流最后一滴血,而實際上他十分珍惜每一滴血。”
“嘿!你為什么這樣說呢?”第二個老戰士提出不同的意見,“你沒聽見他說:他在法國,經常待在子彈最多的地方。確實是這樣。”
“那么,請說具體些,這是在哪兒?”
“在哪兒?在中央軍火庫。”
5 掙錢方法
一名總統候選人在競選辯論中對他的競爭者說:“掙錢的辦法有成千上萬種,但只有一種是誠實的。”
“哪一種?”
“正好是您不知道的那種。”
6 動物商店
在動物商店里,一位顧客想買一只會說話的鸚鵡。
“請原諒,先生,鸚鵡已經賣完了。我建議您可以買一只啄木鳥帶回去。”售貨員說。
“怎么?難道啄木鳥也會說話嗎?”
“那倒不是,”售貨員答,“不過,它的摩爾斯電碼功夫相當不錯。”
7 不長胡子的原因
妻子:“喂!聽說男人們禿頭,是因為用腦過度,是這樣嗎?”
丈夫:“是呀!女人不長胡子,正是因為整天喋喋不休,下顎運動過度的緣故。”
8 死神比我走得更快
卡尼紐斯·萊維魯斯只當了一天的執政官就逝世了。政治家西塞羅對羅馬共和國這一年邁而尊貴的官員的死深有感觸,由此而聯想到古羅馬行政管理的日益衰頹。因而他常就萊維魯斯的死借題發揮。有一次,他不無諷刺地說:“我們曾有一位始終保持警覺的執政官,在他的任期內連一覺都沒睡過。”
但有人對西塞羅的態度不滿,便反駁說,他在萊維魯斯生前,連一次禮貌性的拜訪都不曾有過。
西塞羅對這一指責不以為然,他說:“誰說我沒有拜訪過他?我已經上路去拜訪他了,不料,死神比我走得更快。”
9 多坐一張椅子
英國政治活動家和辦報人拉布歇雷(1831~1912年)在圣彼得堡當英國使館的官員時,有一次,一位傲慢的貴族來訪,他要求立即會見大使。
“請坐,大使就快來了。”拉布歇雷說。
來訪者對這么簡慢、沒有客套的接待大為生氣,說:“年輕人,你知道我是誰嗎?”隨即背出了一長串頭銜。
“那么,請坐兩張椅子。”拉布歇雷說。
10 愛因斯坦和卓別林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別林的電影。一次,他在給卓別林的一封信中寫道:“你的電影《摩登時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偉人。愛因斯坦。”
卓別林在回信中寫道:“我更加欽佩你!你的相對論世界上沒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經成為一個偉人。卓別林。”
11 不可能成為主角
美國第二十六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1958~1919年)很愛面子,無論在什么場合,他都要成為人們注意的焦點。
“我父親不喜歡參加婚禮和葬禮,”他的兒子有一次說道,“因為在婚禮和葬禮上,他既不能作新娘,又不能作死者。”
12 一切都是多余的
年輕的士兵在家書中寫道:
“親愛的媽媽:二十年來您一直教我起床、穿衣、刷牙和吃飯,要我早睡早起,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多余的。在我們的部隊里,所有這一切,我們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學會了。”
13 各有各的目的
F·D·E·施萊艾爾馬赫(1768~1834年),德國哲學家和神學家,他的神職工作做得尤其出色。
有人稱頌他的布道具備少有的廣泛性,他的教養傳講能吸引社會各個階層的廣大聽眾,不僅有大學生,還有婦女和各級官員。
對此,施萊艾爾馬赫解釋說:“我的聽眾確實由學生、婦女和官員組成,學生們來是為了聽我講道,女人們來是為了看學生,而官員們來則是為了看女人。”
14 別出心裁的廣告
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1874~1965年)成名之前,生活非常貧困。他雖然寫了一部很有價值的書稿,但出版后無人問津。
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毛姆別出心裁地在各大報刊上登了如下的征婚啟事:
“本人喜歡音樂和運動,是個年輕又有教養的百萬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說中的主角完全一樣的女性結婚。”
幾天之后,全倫敦的書店,都再也買不到毛姆的書了。
15 虛構的故事
一天,英國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坐在河邊垂釣,一個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問他:“怎么,您在釣魚?”
“是啊!”狄更斯隨口回答,“可是今天運氣真糟,這時候了,還不見一條呢!但是昨天在這里,我釣了十五條哩!”
“是這樣嗎?”那人說,“您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專門管這段河面的,這兒禁止釣魚!”說著,他從口袋里掏出本子,要記名罰款。
狄更斯連忙反問:“您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專門負責虛構故事的,虛構故事是作家的事業,所以,不能罰我的款!”
16 免費旅行
法國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1494~1553年)有一次有急事要到巴黎去,可是沒有上路的錢,怎么辦呢?他弄來一些有顏色的粉末,包成三包,在上面寫道:“給國王吃的藥”、“給王后吃的藥”、“給太子吃的藥”。然后,故意讓警察看見這些東西。警察發覺后,如臨大敵,馬上把他抓起來,當作重大嫌疑犯送到巴黎。
經過調查,沒有治罪根據,只好把他放了,他達到了免費到巴黎的目的。
17 音樂家和馬車夫
意大利音樂家帕格尼尼(1782~1840年)雇了一輛馬車赴劇院演出。眼看就要遲到了,他請車夫快點趕路。
“我要付給你多少錢?”帕格尼尼問道。
“十法郎。”
“你這是開玩笑吧!”
“我想不是,今天人們去聽你用一根琴弦拉琴(指帕格尼尼演奏他創作的一些G弦上的技巧艱深的樂曲),你可是每人收十法郎!”
“那好吧!”帕格尼尼說,“我付你十法郎,不過,你得用一個輪子把我載到劇院。”
18 圖案設計在哪里
巴黎廣告公司招聘美術設計師,要求應征者寄上三件得意的近作——一幅素描、一幅寫生和一幅圖案設計。
幾天后,公司收到大雕塑家羅丹(1840~1917年)的應征信件,但里面只有一幅素描和一幅寫生。怎么會缺一幅圖案呢?大家納悶起來。
就在這時,有人發現信封里面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的圖案設計是信封上的偽造郵票。”
19 坐在鋼琴前行嗎
一天,在某地的劇院里舉辦魯賓斯坦獨奏音樂會。
音樂會開始前,魯賓斯坦站在音樂廳的大廳里,看著一大批觀眾涌進來聽他的音樂演奏。
包廂的服務人員不認識他就是演奏家,還以為他是個買不到票的觀眾,就關切地提醒他說:“真對不起,先生,今天已沒有位置了。”
魯賓斯坦溫和地說:“那我坐在鋼琴前行嗎?”
20 送胸罩給盯梢者
在一次電影招待會后,美國喜劇女影星霍莉迪(1922~1965年)發現自己被一個好色的制片商盯梢了好長時間,最后,她從容不迫地從內衣里抽出胸罩,轉身把它遞給那個震驚的盯梢者:“喂!給你,我想這是你想要的東西吧!”
21 擦槍絕招
比利弄了一支很重的獵槍放在家里,每逢妻子發脾氣,他總是二話不說,到旁邊擦槍去,嚇得妻子面容失色,一場內戰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一個朋友問他:“她是怕你殺他?”
“哪里,她是怕我自殺。”他得意地說。
22 聯想
某水手同妻子去看海上冒險影片,當銀幕上演到一只船觸了暗礁被水淹沒時,水手的妻子看到她的丈夫跳了起來,滿臉是汗。
“怎么啦?”她問,“難道海上的恐怖把你嚇成這個樣子?”
“我們快走,”他叫道,“我忘了關洗澡間的水龍頭啦!”
23 懲罰
“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懲罰你嗎?阿瑟?”
“不知道,爸爸。為什么呢?”
“因為你打了比你小的孩子。”
“可是我比你小呀,你為什么要打我呢?”
24 誠實和智慧
父親:“記住,孩子!成功需要誠實和智慧。”
兒子:“誠實和智慧?但什么是誠實呢?”
父親:“誠實就是要信守諾言。”
兒子:“那,什么是智慧呢?”
父親:“不要許諾。”
25 結果
老師:“今天我們來學減法。比方說,你哥哥有五個蘋果,你從那兒拿走三個,結果怎樣。”
湯姆:“結果嘛,結果他肯定會揍我一頓!”
26 藥酒
酒鬼:“醫生,我沒錢買酒了,幫幫忙,給我開點藥酒吧!”
醫生:“藥酒沒有,只有別的酒。”
酒鬼:“行,我反正什么酒都能喝。”
醫生:“碘酒怎么樣?”
酒鬼:“……”
27 醫術
三個外科醫生爭夸自己的醫術。
第一個說:“我給一個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現在是美國聞名的棒球選手。”
第二個說:“我給一個人接好了腿,他現在是世界著名的長跑健將。”
“你們的都不算什么奇跡。”第三個說,“我為一個白癡接上了笑容,他現在已經是國會議員了。”
28 號脈
“一切正常,你的身體好極了。”醫生粗聲粗氣地說,“你的脈搏像時鐘一樣平穩。”
“可是……這……這……大夫,您剛才的手指是按在我的手表上了!”
29 機會均等
古希臘時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智者和名人,其中大部分是雄辯家和演說家。
狄摩西斯(公元前384~前322)就是一顆燦爛星辰,和他匹敵的另一個雅典人是福西昂將軍。他倆不僅才氣相當,辯力相若,而且所持論點總是相左。因此,他們的遭遇總能給人帶來智慧的享受。
一次,兩人爭得不可開交,狄摩西斯批評福西昂說:“無論何時,只要當雅典人怒火中燒時就會殺掉你。”
福西昂則說:“一旦他們頭腦冷靜時,就會對你毫不客氣。”
30 不同之處
有人問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
“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哲學家回答說。
31 一言不發
有個人在交際場合中一言不發,哲學家狄奧佛拉斯塔對他說:“如果你是一個傻瓜,那你的表現是最聰明的,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那你的表現便是最愚蠢的了。”
32 報復記者
英國哲學家羅素(1872~1970年)于1920年曾來過中國,而到了中國后卻生了一場大病。病后,他拒絕任何報社的采訪,一家對此很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后雖經交涉,他們仍不愿收回此消息。
在他回國的路上,羅素取道日本,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
為了報復,羅素讓他的秘書給每個記者分發印好的字條,紙上寫著:“由于羅素先生已死,他無法接受采訪。”
33 無法攀親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年)家里來了個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慣匪,法院正在對他進行偵訊起訴,看來非判死刑不可。他請培根救他一命,其理由是:“荷克”(hog,意為“豬”)和培根(bacon,意為“熏肉”)有親屬關系!培根笑著回答說:“朋友,你若不被吊死,我們是無法成為親戚的,因為豬要死后才能變成熏肉!”
34 生死相伴
一個邊遠省份的讀者給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1694~1778年)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長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爾泰回了信,感謝他的深情厚誼。
從那以后,每隔十來天,此人就給伏爾泰寫封信。伏爾泰回信越來越短,終于有一天,這位哲學家再也忍耐不住了,回了一封僅一行字的信:“讀者閣下,我已經死了。”
不料幾天后,回信又到,信封上寫著:“謹呈在九泉之下的、偉大的伏爾泰先生。”
伏爾泰趕忙回信:“望眼欲穿,請您快來。”
35 不必再操心
1717年,伏爾泰因為譏諷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監獄十一個月之久。出獄后,吃夠了苦頭的哲學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謝他的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攝政王深知伏爾泰的影響,也急于同他化干戈為玉帛。于是兩人都講了許多恰到好處的抱歉之辭。最后伏爾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說:“陛下,您真是助人為樂,為我解決了這么長時間的食宿問題,我再次衷心地向您表示感謝。但今后,您就不必再為這件事替我操心啦!”
36 慢性之死
伏爾泰的咖啡癮很大,一生中喝了數量驚人的咖啡。有個好心人曾告誡他說:“別再喝這種飲料了,這是一種慢性毒藥,你是在慢性自殺!”
“你說得很對,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這位年邁的哲學家說,“要不然,為什么我已經喝了六十五年還沒有死呢?”
37 巧問妙答
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1802~1885年)寫完《悲慘世界》之后,將書稿投寄給一位出版商。稿子寄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音,于是,他在紙上畫了一個很大的“?”,寄給了出版商。隔幾天,出版商回信了,雨果拆開一看,上面也是一個字也沒有,只畫了一個“!”。
他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慘世界》不久就出版了,并大獲成功。
38 對不上號
有一次,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到德國一家餐館吃飯,他想嘗一嘗有名的德國蘑菇,但服務員聽不懂法語。他靈機一動,就在紙上畫了一只蘑菇,給那位服務員看。
服務員一看,恍然大悟,飛奔離去。
大仲馬拈須微笑,很是得意,他想:“我的畫雖不如我的文字傳神,但總算有兩下子,行!”
一刻鐘后,那服務員氣喘吁吁地回來,手里拿了一把雨傘對他說:“先生,你需要的東西,我給你找來了!”
39 出診
帕特先生請了一位醫生到家里來給妻子看病,他把醫生請進屋里,自己坐在門外等。
不久,醫生探出頭來問:“帕特先生,有起子嗎?”
過了一會兒,醫生又要鉗子。后來,又要錘子。
帕特先生終于忍耐不住了:“大夫,我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醫生說:“不知道,我的藥箱還沒有打開呀!”
40 輸血
老板對明星球員培林說:“我可以給你一大筆錢,但得從你身上抽些血輸到其他隊員身上,使他們像你一樣勇猛剛強。”
培林笑笑表示:“這樣吧,老板,我出一筆錢買您的血,讓我們都變得富有起來好嗎?”
41 兩天
一職員已兩天沒上班了,當他第三天來到公司時,老板抱怨說:
“你這兩天干什么去了?”
職員答道:“我不小心從三樓窗口跌到大街上了。”
老板氣沖沖地責問:“從三樓跌下去要兩天嗎?”
42 富商
四個美國商業巨頭在巴黎度假,偶然相逢于俱樂部,大家無所不談,相互同意說出自己的缺點來。
甲:“我的缺點是嗜賭如命。”
乙:“酷愛杯中物是我的缺點。”
丙:“我放高利貸過分狠毒,將來我想做些慈善事業來抵償。”
最后輪到丁發言,他猶疑不說,其他人說他不公平和不守諾言。他被迫說出:“我的缺點是喜歡撥弄是非,我恨不得馬上把你們剛才講的話傳真回紐約,讓我的朋友趕快知道。”
43 好壞消息
出版商對一位作家說:“我給你帶來的消息,有好的,也有壞的……”
作家說:“唔,先說好消息吧!”
“派拉蒙很喜歡您的劇本——一口咬定,抓住不放!”
“好極了,壞消息呢?”
“派拉蒙是我家的狗。”
44 看斗
諾沃提尼先生住在旅館里。
“服務員!夜里我醒來的時候,你猜我看見什么了?我看見兩只老鼠在房子中間相斗,這真是豈有此理!”
“先生,您以為您花三十六法郎來住我們的旅館,我就會為您舉辦西班牙的斗牛賽?”
45 祝詞
大腹便便的施密特先生決定獨自在餐館里迎接新年。他坐在餐廳角落里叫來了服務員,他說:“請你給我送上一高腳杯伏特加酒,一份肉餅,為了迎接新年,你最好能再送我一句美好的祝詞。”
過了幾分鐘,服務員將酒和肉餅端到了施密特的面前。施密特問:“說吧,你送我的祝詞是什么呢?”
服務員俯身對著他的耳朵輕聲說:“別吃肉餅了,先生。”
46 婉轉說話
一位顧客坐在一個高級餐館的桌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經理很反感,叫來一個服務生說:“你去告訴那位紳士,在我們餐館里,那樣是不允許的。但話要說得盡量婉轉些。”
服務生來到那個人的桌前,有禮貌地問道:“先生,您是刮胡子,還是理發?”
47 只能這樣
有個農婦每個星期要給城里的商人送雞蛋。
這天她問商人:“你出多少錢收購一打雞蛋?”
“六便士。”
“六便士一打!這個價錢可太低了。”農婦對商人說。
“是低了一點。但是我們店里昨天開過一個會,一致決定不再出比這更高的價錢了。”
農婦無可奈何,只好按這個價格把蛋都賣給了商人。
過了一個星期,農婦照樣給商人送去了雞蛋。
商人看了看她的雞蛋后說:“你這次的雞蛋太小了。”
農婦說:“是小了一點。我的雞昨天開了個會,他們認為六便士一打的雞蛋,只能生這么大的,用不著費大勁去生比這更大的雞蛋了。”
48 死無定因
巴克:“我真不明白,那么多人死在海里,可是還有那么多人出海。”
比爾:“那么多人死在床上,可是你每天晚上還要上床。”
49 罰款
一個人問農夫道:“你用什么喂豬?”
“用吃剩的東西和不要的菜葉。”農夫回答。
“這樣說來我該罰你。”那人道,“我是大眾健康視察員,你用營養欠佳的東西去喂供大眾吃的動物是違法的。罰金一萬元。”
過了不久,另一個穿著整齊的人走來問農夫道:“多肥大的豬啊!你喂它們什么?”
“魚翅、雞肝、海鮮之類。”農夫回答。
“那么我該罰你。”那個人說,“我是食品營養學會的視察員。世界上的人口有三分之一餓肚子,我不能讓你用那么好的食物喂豬。罰你一萬元。”
過了數個月來了第三個人。一如前兩個人,他在農夫的圍欄上探頭問道:“你用什么喂豬?”
“老弟,”農夫回答,“現在我每天給它們十塊錢,它們想吃什么就自己買什么。”
50 納稅象征
法國人和美國人在一起聊天。
法國人:“我們法國的國旗很有意思,它非常完美地表達了我們納稅人的思想感情——藍色是我們得到的賦稅單據的顏色,白色是我們閱讀繳稅單據時的表情,紅色是我們繳納稅賦時氣憤的臉龐的象征。”
美國人:“我們美國的國旗更有意思,為了突顯我們拿到繳稅單即時所承受的打擊,我們在國旗上畫了許多星星。”
51 無聲反應
公園里有一對男女。
他問:“我能吻你一下嗎?”
她沒有回答。
他又問:“你能讓我吻一下嗎?”
她還是不答。
他火了:“咦,你聾了嗎?”
“咦,你死了嗎?”
52 提醒
一天晚上,一位少女和一位英俊的男雇工在一條僻靜的鄉村道上并肩而行。雇工肩上背著一只大桶,一手提著一只肉雞,另一手拿著一根拐杖,同時還牽著一頭山羊。他倆走進了一條又長又靜的黑巷。
“我不敢跟你在這里一道走,”少女說:“也許你想吻我哩!”
“我帶著這么多的東西,”男工問,“怎么可能?”
“嗯!”少女說,“假如你把拐杖插入泥中,將羊拴在上面而把雞放在桶里呢?”
53 男人和女人
妻子:“生活中女人需要男人,男人也需要女人。”
丈夫:“男人為什么需要女人呢?”
妻子:“如果世界上沒有女人,誰來給你們的褲子釘紐扣呢?”
丈夫:“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女人,那么誰還需要褲子呢?”
54 高見
丈夫:“為什么上帝把女人造得那么美麗卻又那么愚蠢呢?”
妻子:“這個道理很簡單,把我們造得美麗,你們才會愛我們;把我們造得愚蠢,我們才會愛你們。”
55 家庭敏感話題
一對新婚夫婦卿卿我我地坐在沙灘上看日落,太太隨便抓起一把沙,不經意地對丈夫說:“真奇怪,無論我抓得多么緊,它總是從手指縫里漏走,最后就只剩下那么一點了。”
丈夫接口道:“親愛的,在這美妙的時刻,還是不要提我那微薄的薪水吧!”
56 最佳答案
有一次,法國的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征答,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而情況只允許搶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份答卷中,法國劇作家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57 石頭落地
一天,德國大詩人海涅(1797~1856年)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封很重的欠郵資的信。他拆開一看,原來是一大捆包裝紙,里面附著一張小紙條:“我很好,你放心吧!你的梅厄。”
幾天后,梅厄也收到海涅寄去的一包很重的欠資包裹,他領取這包裹時不得不付出一大筆現金。原來里面裝的是一塊石頭,并附有一張紙條:“親愛的梅厄:當我知道你很好時,我心里這塊石頭也就落地了。”
58 蝸牛侍者
一天,美國小說家歐文·肖(1913~1984年)走進一家法國餐館,點過菜后,靜靜地等了很長的時間,直到十分不耐煩時,餐館經理才認出了他,并挨近作家身邊,向他介紹說這家餐館的蝸牛很不錯,要不要來一份。
歐文·肖點了點頭說:“我早已知道了,瞧,你們讓蝸牛都穿上了侍者的衣服。”
59 妙索報酬
有一次,英國畫家、雕塑家威廉·霍格思(1697~1764年)受命為一個其貌不揚的貴族畫像。他坦率的寫實筆調,使這個貴族看了很不滿意,拒絕付款。霍格思據理力爭,但沒有結果。
霍格思由于缺錢用,于是給他的顧客寫了一封信。信上說:有一個專門展覽野獸、畸形人和怪物的人,對這張畫像很感興趣,愿以高價收買。如果他三天之內收不到錢,就打算把這幅畫像再潤色一下,加上尾巴和其他器官,賣給那人去展覽。
那位貴族收到這封信后,立即如數付了款,把畫像拿回家燒了。
60 丑角
有一次,一個很傲慢的觀眾在演出的幕間休息時,走到俄國著名的馬戲丑角杜羅夫身邊譏諷地問道:“丑角先生,觀眾對您非常歡迎吧?”
“還好。”
“是不是想在馬戲班中受歡迎,丑角就必須具有一張愚蠢而丑怪的臉蛋呢?”
“確是如此,”杜羅夫說,“如果我能生一張像您那樣的臉蛋兒的話,我準能拿到雙薪!”
61 有來有往
克妮莉亞·奧蒂斯·斯金納(1901~1979年),美國影星和作家,演出過多部名劇,廣泛受到歡迎。她與蕭伯納的口舌之爭讓人難忘。
那是在她年輕的時候,斯金納飾演蕭伯納戲劇《康蒂妲》的主角,她早有名氣,在這次演出中更是登峰造極。演出結束后,蕭伯納拍來了電報:“最好的,最偉大的。”
女演員以為那是對她的嘉獎,便很快回電說:“這么高的榮譽實在過獎了。”
沒兩天,蕭伯納又拍來了電報:“我指的是劇本。”
斯金納小姐也迅速地回電報:“我指的也是那本東西。”
62 首相
一位太太進了議會大廈,上樓梯時失足摔倒了。路過的首相殷勤地扶住了她。
“首相先生,叫我怎么感謝您呢?”
“下次大選投我的票就行了。”
“不,我只不過膝蓋摔壞了,腦袋可沒壞。”
63 部長
一個泥水匠出身的部長接受記者的采訪。
“你覺得當部長和當泥水匠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兩者都要在高處不頭昏才行!”
64 總督
當艾爾·史密司第一次當選為紐約市的總督以后,便前往某一監獄視察。監獄長請求他對囚犯們講幾句話。他不知從何講起,最后他開口了:“我的公民們!”突然他想到當一個人進了國家監獄后就不再是公民了,便連忙改口說:“我的囚犯們!”他覺得這也不太恰當,于是又連忙改口說:“嗯,不管怎樣,我很高興看到你們這么多人在這兒。”
65 改名
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上臺后,一個市民到警察局戶籍處請求改一個名字。警員說:“先生,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允許更改名字的。也許你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可以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嗎?”
“阿道夫·臭腳。”
“是的,問題很明白,這個名字要改的。那么,請問你想改成什么名字?”
“莫爾茨·臭腳。”
66 聲明
一位莫斯科公民丟了一只鸚鵡——一只很會罵人的鸚鵡。天知道它會在外面亂說些什么呢?要是引起克格勃的注意那就糟了!那位失主很是緊張,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特地在一家有聲譽的、發行量很大的報紙上,刊登了這么一則廣告:“遺失一只會說話的鸚鵡。特此鄭重聲明:本人不同意它的政治觀點。”
67 假裝失明
杰西體檢時做了手腳,在女醫生面前假裝雙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見,于是如愿以償地免服兵役。當他收到通知書后便高興地去看電影。沒想到電影開場前,為他體檢的女醫生也走了進來,坐在他身邊,并發現了他。他心里一陣亂跳,但面不改色,平靜地說:“太太,我是不是正坐在拋錨的汽車上?”
68 起誓
美軍值班時不允許玩牌。但天黑后三個老兵——一個天主教徒、一個新教徒和一個猶太人——偷偷地玩了起來。結果丟了彈藥,被告到司令部。
天主教徒說:“我向圣母瑪麗亞起誓,我沒玩牌!”
新教徒也向馬丁·路德起誓,說他也沒玩。
最后輪到猶太人了,他一時想不起該向誰起誓,靈機一動,說:“將軍,我一個人能玩牌嗎?”
69 示范
在實彈射擊訓練中,有個士兵連發幾槍都未射中靶心。教官怒氣沖沖地奪過士兵的槍,聲色俱厲地說:“笨蛋!你瞧我的。”
他瞄準射擊,可是子彈卻飛到了靶外。他氣勢洶洶地轉身向士兵吼道:“瞧,你就是這樣打靶的!”
70 反擊
一個在前線打仗的士兵收到家鄉女友的絕交信,說她要和一位商人結婚,并請這位士兵寄還她以前送給他的照片。士兵想了想,便從戰友那里借來二三十張女人的照片,連同他女友的照片一同裝進信封,寄給了她。
女友接到信件后,發現里面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請您挑出自己的照片,其余的務必寄回!”
71 本案撤銷
法官:“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像你這樣一位體面、穩重的男子,竟會動手打您妻子那樣的一個嬌小脆弱的女人。”
約翰斯:“可是她罵我、折磨我,使我完全失去了理性。”
法官:“她說了些什么?”
約翰斯:“她喊道:‘來吧,打我吧!我不怕。來呀,來呀,只要碰我一下,我就把你拉到那個禿頭的老傻瓜——法官那里去。’”
法官:“本案撤銷。”
72 相比富有
在一列開往歐洲的火車上,同一車廂里坐著一個俄羅斯人,一個古巴人,一個美國商人和一個美國律師。
途中,俄羅斯人取出一瓶伏特加酒,逐一給大家斟酒,然后將剩下的半瓶往窗外一甩。
“你這樣不是太浪費了嗎?”美國商人驚奇地問。
“俄羅斯有的是伏特加,”俄羅斯人非常驕傲地說,“我們根本喝不完。”
過了一會兒,古巴人拿出幾根哈瓦那雪茄分給同伴,他自己也點燃了一根,可是沒吸幾口就把它扔出了窗外。
美國商人覺得奇怪地問:“我想古巴的經濟并不怎么景氣,為何這么好的雪茄就給扔了呢?”
古巴人滿不在乎地說:“在古巴,我們有的是雪茄,怎么抽也抽不完。”
美國商人沉默了一會兒,突然站起來,抱起身邊的律師,硬把他塞出了窗外。
73 比大
一位外國旅游者參觀果園,他邊走邊吹牛說:“在我國,桔子看上去就像足球,香蕉樹就像鐵塔……”
正當他一邊吹牛,一邊裝腔作勢仰頭后退時,突然絆倒在一堆西瓜上。這時,果園的一位果農大聲說道:“當心我們的葡萄!”
74 猶太法典
米姆爾問他的朋友史耐依:“你在法理學院學習,你可以告訴我什么是猶太法典嗎?”
“米姆爾,我舉個例子來給你解釋。我可以先向你提個問題嗎?如果有兩個猶太人從一個高大的煙囪里掉了下去,其中一個身上滿是煙灰,而另一個卻很干凈,那么他們誰會去洗洗身子呢?”
“當然是那個身上臟了的人!”
“你錯了,那個人看著沒有弄臟身子的人想道:我的身上一定也是干凈的!而身上干凈的人,看到滿身煙灰的人,就認為自己可能和他一樣臟。所以,他要去洗澡。”
“見鬼!”米姆爾嘀咕了一句。
“我要再問第二個問題。他們兩個人后來又一次掉進了高大的煙囪——誰會去洗澡?”史耐依問道。
“我這就知道了,是那個干凈的人!”
“不!你又錯了,身上干凈的人在洗澡時發現自己并不太臟,而那個弄臟了的人則相反。他明白了那位干凈的人為什么要去洗澡,因此,這次他跑去洗了。我再問你第三個問題。他們兩個人第三次從煙囪里掉下來——誰又會去洗澡呢?”
“那當然還是那個弄臟了身子的人!”
“不!你還是錯了!你見過兩個人從同一個煙囪里掉下來,其中一個人干凈,另一個人骯臟的事情嗎?”
“……”
“這就是猶太法典!”
75 問刀
審訊者問嫌疑犯:“你見過這把刀子嗎?”
“當然。”
“這么說你認得這把刀子!”
“一連三個星期了,您每天都把它拿給我看,我怎么會不認得它呢?”
76 打狗
一只狗向一個農夫撲過去,農夫忍無可忍,用糞叉打死了這只發瘋的狗。狗的主人告了農夫,要他賠償損失。
法官說:“您要是把叉子倒過來,用沒有齒的那頭,不就沒事了嗎?”
農夫回答說:“那倒是,法官先生,要是那狗倒著向我撲過來,我會那樣做的!”
77 反駁
勃拉溫被帶上了法庭。法官問他:“你是不是總把自己養的狗叫成施密特,而且經常對著狗喊:‘喂!施密特,你這個大壞蛋。’你的行為明顯地侮辱了你的鄰居施密特先生,你知道嗎?”
“這您可就錯了,”勃拉溫抗議道,“我這樣做,無非是想侮辱一下我的狗。”
78 上訴“真理”
有個律師為一個財主辯護,由于花錢買通了法官,結果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勝利。不等休庭便興奮地打電報通知他的辯護委托人:“真理大獲全勝!”
對方接到電報后,立即回電說:“上訴到最高法庭!”
79 雕塑
游客:“為什么那座雕像的姿勢那么難看?”
導游:“是這樣的,我們本想雕塑一位偉人騎馬的英姿,但是,到了塑馬的時候,經費不夠了,所以……”
80 良心最公
有個哲學家說:“我認為,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東西要算是良心。”
“為什么?”有人問道。
“因為從來沒有人埋怨過自己缺少良心呀!”
81 感慨
“真是不可思議!”上了年紀的哲學家感嘆道,“當我還是二十歲的年齡時,我想的只是愛,可是現在,我愛的只是想了。”
82 具體與抽象
有個大學哲學系畢業生,回家后,父親殺雞買酒招待他。吃飯時,父親問兒子:“你在大學里學的是什么?”
“哲學。”
“學這有什么用?”
兒子說:“學了哲學,看問題和別人就不一樣。比如,拿咱們桌子上的這只雞來說吧!普通人看來呀,它就是一只雞,一只具體的雞。但在我們學過哲學的人看來,是兩只雞,除了一只具體的雞以外,還有一只是抽象的雞。”
一直聽他們談話的妹妹聽了,突然插嘴說:“那好,我和爸爸吃這只具體的雞,你一個人去吃那只抽象的雞吧!”
83 考試
哲學試題中有一題是:“如果這是問題,請回答。”
一個學生簡潔地寫道:“如果這是答案,請評分。”他得了優等。
84 對話
教授:“一個傻瓜提的問題,十個聰明人也回答不了。”
大學生:“難怪我考試總不及格。”
85 特征
上作文課時,老師請每位學生用最簡單的語句來形容自己的特征。一位滿面暗瘡的同學寫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6 不會游泳
“我吃了很多牛排。你瞧,我現在壯得像頭牛。”
“我才不信呢!我吃了不少魚,可是卻仍不會游泳!”
87 別去見鬼
法官問阿卡斯德:“你是不是在電話里罵了約翰先生?”
“是的,先生。”
“你是愿意去道歉呢?還是去蹲一個月監獄?”
“我打算去道歉。”
阿卡斯德打電話給約翰說道:“你是約翰嗎?我是阿卡斯德。今天早晨我們激烈爭論時,我叫您見鬼去。”
“是的。”
“那您現在別去了。”
88 一字之差
有一個教徒結婚,接到她朋友發來的賀電。電文原本是:“約翰1—4—18”。朋友的意思是請她查看《約翰一書》,數字所標示的章節原是一句祝賀與鼓勵的話:“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不料送來的電文漏掉“1”字,只寫“約翰4—18”。新娘一翻《約翰福音》第四章第十八節,那里寫著:“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
89 親身體驗
“據醫學雜志報導說,接吻是有損身體健康的。”
“您說對了。我前天晚上吻了牧師的女兒,被他撞見后挨了一頓痛揍,直到現在還直不起腰哩!”
90 追求完美
一對夫妻看著剛貼好的壁紙,丈夫不太滿意,而妻子卻無所謂。為此,丈夫很惱火,對妻子說:“咱們的分歧,就在于我是個要求完美的人,而你卻不是。”
“說得對極了。這就是為什么你娶了我,而我嫁給你的原因。”
91 一千個吻
科恩先生新婚沒幾天就外出經商去了,臨走時告訴妻子,每個星期都會按時寄回生活費。
三個星期過去了,科恩太太沒有收到丈夫寄來的一分錢,就給丈夫打電報催問:“請速寄錢,房東逼租。”
過了兩天,科恩先生還是沒有寄錢,但他收到了妻子的一個電報:“親愛的,現在不用急了,你給我的一千個吻,我給了房東先生,他說房租可以不用交了。”
92 小豬大豬
哥哥萬卡:“哎呀!這群豬是誰家的?跑到咱們菜園里來了!”
弟弟萬薩:“大豬是誰家的我不知道,小豬是誰的我知道。”
“快說,小豬是誰的?”
“小豬是大豬的。”
93 丟三落四
“姐姐,你干嗎哭呢?”小安娜問。
“地理老師只給了我二分,”姐姐嗚咽著,“我忘記阿拉斯加在什么地方了。”
“你老愛丟三落四,”小安娜說,“到現在你還沒想起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了嗎?”
94 交換
老約翰問他的未來女婿:“你和我的女兒結婚時,假如我給她一份豐盛的嫁妝,你有什么給我呢?”
“我給你一張收據!”
95 生日禮遇
他從來不幫太太做家務。妻子生日那天,他心血來潮地對太太說:“你今天不用洗碗碟了。”
太太喜出望外地說:“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幫忙。”
先生回答說:“你留著明天再洗吧!”
96 掌權
新郎:“親愛的,商量一下我們婚后的生活吧!你是當家里的總統?還是副總統?”
新娘:“親愛的,什么總統、副總統的,我可不能勝任,我就當一個小小的角色吧!”
新郎:“你當什么角色?”
新娘:“我就總管你家的財政,當個家庭會計師好了。”
97 一貧如洗
深夜,小偷溜進毛拉的住房,東翻西翻找了半天,也沒發現什么值得偷的東西。這時,毛拉從床上坐起來十分抱歉地說:“朋友,別瞎費勁了。你摸黑要尋的東西,我在大白天都找不著呢!”
98 牛說驢話
毛拉和幾個人在野外行走,突然傳來“哞——哞——”的牛叫聲。這幾個人不懷好意地對毛拉說:“牛在叫你哪!快去聽聽,它說些什么?”
毛拉去了一會兒,回來告訴他們:“牛問我:為什么要跟幾頭野驢一起出來溜達?”
99 出汗
有一天阿拉伯機智人物阿布·納瓦斯去看望一位以吝嗇出名的朋友,一進屋內發現醫生正在替他治病。最后醫生說:“不要緊,只要出一身大汗,他的燒就會退的。”
阿布·納瓦斯笑道:“這好說!今天咱們大伙兒都在他家吃晚飯,他一定會急出一身大汗來的。”
100 年齡差距
一位上了年紀、兩鬢斑白、滿臉皺紋的夫人,在公共場合總想把自己說得年輕一些。
有一次,她對一個新結識的朋友說:“你知道嗎?我和我妹妹加起來一共六十歲了。”
“哎喲喲,”這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把這么一個小妹妹丟在家里,能放得下心嗎?”
101 沉默
他:“你什么時候看見過,幾個聚在一起的女人沉默過?”
朋友:“是的,有那么一次,當一個男人問,她們當中誰最老。”
102 慶典
吝嗇的商務顧問萊維要慶祝他的公司成立五十周年,便對他的代理人克羅托納說:“您仔細聽著,我要慶祝本公司成立紀念日,必須搞得引人注目,職員們個個高興,不過,不得花一分錢。”
克羅托納接著說:“商務顧問先生,您上吊好了!這樣既引人注目,又不用花一分錢,并且您的職員鐵定個個高興。”
103 難看的面孔
林肯是美國歷任總統中最有幽默感的一位,甚至會自我解嘲。人們都知道林肯的容貌是很難看的,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
一次,他和史蒂芬·道格拉斯辯論,道格拉斯說他是兩面派,林肯答道:“現在,請聽眾來評評看。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話,您認為我會戴這副這么難看的面孔嗎?”
104 擦鞋
當林肯正在擦他自己的皮鞋時,一個外國外交官向他走來。
“怎么,總統先生,您竟擦自己的鞋子?”
“是的,”林肯回答,“那么您都擦誰的鞋子?”
105 實驗結果
美國政治家查爾斯·愛迪生(1890~1969年)在競選州長時,不想利用父親(大發明家愛迪生)的聲譽來抬高自己。在作自我介紹時他這樣說:“我不想眾人認為我是在利用愛迪生的名望。我寧愿讓你們知道,我只不過是我的父親早期實驗的結果之一。”
106 皇帝的主意
羅馬皇帝奧古斯特(公元前63~公元14年)下令把他的一個性情惡劣的年輕侍從趕出宮廷。年輕人苦苦哀求皇帝寬恕,并發誓改過自新。但奧古斯特主意已定,仍勸他回家。
“我怎么回家去呢?我怎么向我父親交待呢?”年輕人說。
“跟你父親說,你不喜歡我就得了。”皇帝給他出主意說。
107 泥土和國王
英格蘭國王威廉二世(1027~1089年)指揮軍隊攻進英格蘭東南的佩文西時,不慎被絆了一下跌倒在地。手下人大驚失色,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可是威廉很快就站了起來,高高舉起沾滿泥土的雙手,大聲喊道:“感謝上帝,賜予我應有的王國,英格蘭的國土就在我的手中!”
108 信仰
英國政治家約翰·威爾克斯(1725~1797年)有一次跟一個羅馬天主教的教徒為宗教信仰問題爭論了起來。天主教徒問:
“在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前,你的信仰是什么?”
威爾克斯反問說:“你早上洗過臉了嗎?”
天主教徒回答說洗過了之后,威爾克斯繼續問道:“那么,請你告訴我,你在洗臉之前,臉在什么地方?”
109 法官多嘴
弗雷德里克·埃德·史密斯(1872~1930年),英國律師和保守派政治家。從1915年起到1919年,任代理監察長,后升為大法官。
有一次,史密斯在一起由一個盲童做原告的案子里擔任被告一方的律師。主審法官想把小孩抱到一張椅子上,以便陪審員能看清他,而史密斯卻考慮到這樣會引起陪審員們的同情,他反對這樣做:“尊敬的法官先生,為什么不領這小孩繞陪審臺走一圈呢?”
法官指責這是不合理的建議。史密斯不客氣地說:“我是在聽了不合理的建議的前提下才這樣說的。”
為了讓對方不再糾纏,法官用了培根的一句話來對付年輕的律師:“年輕與謹慎是一對冤家。”
史密斯則反駁說:“尊敬的先生,培根也說過:‘多嘴的法官就像一根破音叉。’”
110 胸脯和白肉
在一次訪美期間,丘吉爾應邀去一家供應冷烤雞的簡易餐廳進餐。在要取第二份烤雞時,丘吉爾很有禮貌地對女主人說:“我可以來點兒雞胸脯的肉嗎?”
“丘吉爾先生,”女主人溫柔地告訴他,“我們不說‘胸脯’,習慣稱它為‘白肉’,把燒不白的雞腿肉稱為‘黑肉’。”邱吉爾為自己的言辭不當表示了歉意,可心里卻認為這是咬文嚼字。
第二天,這位女主人收到了一朵丘吉爾派人送來的漂亮蘭花,蘭花上附有一張卡片,寫著:“如果你愿把它別在你的‘白肉’上,我將感到莫大的榮耀——丘吉爾。”
111 不管配菜
“服務生,我的湯里漂著一只蟑螂,這是怎么一回事?”
“請原諒,我只管上菜,不管配菜!”
112 照章辦理
三個年輕人走進一家餐館喝啤酒。女服務生向他們要身份證,因為當地的法律規定,只準向對成年人供應酒。
其中兩人馬上拿出自己的證件,第三個人卻還不到法定許可喝酒的年齡,他摸了摸口袋,無可奈何地拿出一張借書證,問服務生能否通融一下。服務生對他笑笑,然后大聲招呼柜臺后邊的工作人員:
“兩瓶啤酒……外加一本連環漫畫書!”
113 正在仰泳
一位紳士正在餐館進餐,忽然發現菜湯里漂著一只蒼蠅。他揮手招來侍者,冷冷地說道:“請問,這東西在湯里干嗎?”
侍者彎下腰,仔細地看了一下,畢恭畢敬地答道:“先生,它正在仰泳。”
114 彼此彼此
一群愛開玩笑的人經常在同一家餐館里吃飯,每次總會開服務員的玩笑。他們時而把水倒進花盆里,并怪服務員沒有給他們送來,時而把餐巾藏起來……
每天他們都想出新的花樣,可是服務員從不抱怨。
后來有一天,他們吃完飯,給服務員一份可觀的小費并且說:“你是個好小伙子。我們多少次開你的玩笑,可是你從不抱怨,因此從今天起我們再也不這樣做了。”
“謝謝!”服務員回答說,“從今天起,我也不再往你們的咖啡里摻鞋油了。”
115 自動牙刷
推銷員向主婦推銷自動牙刷:“你只要接上電源,伸進口里,完全不用動手。價錢雖然貴一點,但方便極了!”他說得口沫橫飛。
主婦有點心動,但嫌價錢太貴了。推銷員毫不猶豫地取出另一把外形與剛才那把完全一樣的牙刷說:“這把也是自動的。它不但便宜,而且不用電,只需將它用手拿著,伸進嘴里,不停地擺動頭部就可以了。”
116 鄉村路牌
游客來到一條鄉村小路,見到一個路牌,上面寫著:“道路封閉,禁止通行。”他見前面沒什么障礙,自信旅游經歷豐富,便繼續前進。不久,他發現一座橋斷了,不得不回頭。當他來到剛才放置路牌的地方時,見到路牌背面寫著:“歡迎你回來,傻瓜!”
117 身居高位
約翰對朋友說:“我底下有幾千名辦公人員。”
朋友向他道喜,說道:“那你的職位一定很高吧?”
約翰從容不迫地答:“我的辦公室在二十九樓嘛!”
118 有此必要
“你怎么總是對人打拱作揖的,成什么樣子?”
119 毛病在此
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影星鮑伯到越南前線勞軍演出。他的搭檔問他:“你經常拿總統、議員、州長和其他大人物開玩笑,怎么從沒出過毛病?”
“沒有出過毛病?”鮑伯反問,“你想我怎么會一再到越南來的?”
120 專業術語
1963年2月的一天,白宮舉行了盛大的授獎儀式。為表彰著名的美國航空學家馮·卡門在航天科技上的巨大貢獻,美國政府決定授予他國家科學獎章。
當時的馮·卡門已有八十二歲,并患有嚴重的關節炎。當他氣喘吁吁地登上領獎臺的最后一級臺階時,踉蹌了一下,差一點摔倒在地上。給他頒獎的肯尼迪總統忙跑過去扶住了他。馮·卡門對肯尼迪總統說:“謝謝總統先生,物體下跌時并不需要助推力,只有上升時才需要……。”
121 2胸腔寄給我
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1845—1923年)在1895年發現了一種特殊射線,取名叫倫琴射線(就是我們常說的“X”光),轟動了整個德國。
不久,倫琴收到了一封向他郵購X射線的信,在回信中他幽默地說:“目前,我手頭沒有X射線的存貨,而且郵寄X射線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因此不能遵照辦理。這樣吧!請把胸腔寄來給我!”
122 注意觀察
德國著名內科醫生約翰·舍萊恩不但有著高超的醫術,他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同樣受人稱頌。
在一次實習課上,他給大學生們講述:“作為一個醫生應該具備兩種品質:第一,不苛求清潔;第二,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一些老醫生在診斷糖尿病時,往往親口嘗一嘗病人尿液的味道。”
說完,舍萊恩給同學們進行了示范——把一根手指浸入盛有尿液的小杯子里,然后伸到嘴里舔了舔。做完這個動作,舍萊恩問學生們:“誰來試一遍?”
一名勤奮的學生照樣嘗了嘗尿液的味道。
舍萊恩搖搖頭對他說:“同學,你的確沒有潔癖,這很好,但是,你沒有觀察力。你并沒有發現,剛才我把中指浸入小杯子里,而舔的卻是無名指。”
123 難道不可能
英國天主教神父羅德納·諾克斯(1888~1975年),有一次與科學家霍爾丹討論神學問題。霍爾丹推論說:“宇宙之間存在無數顆行星,難道就不可能有一顆行星上有生命嗎?”
“先生,”諾克斯說,“如果倫敦的警察在你家的大衣柜里發現一具尸體,你會對他們說:‘世界上有無數個大衣柜,難道就不可能有一個大衣柜里有具尸體嗎?’我看警察一定要研究一下是誰把它放在里面的。”
124 預測未來
眾高層人士圍著一嬰兒各抒己見。
國防部長:“這孩子將來會當將軍,你看他踢腳的動作就知道。”
總理:“他將來會當銀行家,你看他握拳的姿勢就知道。”
總統:“不對,他將來會當總統,你瞧他尿濕褲子還笑得出來的模樣就知道了。”
125 答記者問
1944年3月25日,富蘭克林·羅斯福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論壇報》的一位記者采訪這位第三十二任總統,就他連任總統之事問他有何感想。羅斯福笑而不答,并請記者吃一片三明治。記者覺得這是殊榮,很快就吃下去了。羅斯福請他再吃一片,記者覺得這是總統的恩賜,也就把它吃了。羅斯福又請他吃第三片,記者受寵若驚,雖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吃下去了。這時,羅斯福微笑著說:“現在我已經不用回答您的問題了,因為您已經有了親身的感受。”
126 自嘲自解
里根總統訪問加拿大,在一座城市發表演說。
在演說過程中,有一群舉行反美示威的人不時打斷他的演說,明顯地表現出反美情緒。里根是到加拿大訪問的貴賓,作為加拿大的總理,皮埃爾·特魯多對這種無理的舉動感到非常尷尬。面對這種窘境,里根反而面帶笑容地對他說:
“這種情況在美國是經常發生的。我想這些人一定是特意從美國來到貴國的,可能他們想使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聽到這話,尷尬的特魯多禁不住笑了。
127 失手的原因
美國共和黨創始人之一,反對奴隸制的領袖人物馬塞勒斯·克萊(1810~1903年),是一位思想激烈、信仰堅定的政治家。在內戰期間,他始終效忠于聯邦,經常與反對聯邦的肯塔基人決斗。
不過,雖然克萊有百步穿楊的好槍法,但在與肯塔基人的初次決斗中卻失了手。按規定他和對方各自對開三槍,但雙方均未打中對方。
事后有人問克萊,平時能在十步之外,五槍三中懸掛著的繩子,為什么此次沒打中。克萊解釋說:“繩子是不會長出一只手來,手里又握一把槍的。”
128 該向誰道歉
大衛·克羅克特(1786~1836年),美國邊疆開發中的傳奇人物,后入選眾議院。
有一天,克羅克特和朋友去華盛頓動物園參觀。當他們走到猴子邊上時,他指著其中一只猴子說它的長相、舉止很像某位國會議員。話剛說完,他就發現這位議員也在他身邊觀看。克羅克特笑著對他說:“我想我應該道歉。不過,我不知道究竟該向您道歉,還是向它(指猴子)道歉?”
129 小弟弟為何愛哭
“為什么你的小弟弟總是整天哭個不停?”一個小朋友問另一個小朋友。
“這有什么奇怪的呢?要是你也沒有牙齒,沒有頭發,又不會走路,不會講話,連大小便都要人家幫忙,你也會整天哭個不停的。”
130 我又不是母雞
母親再一次叫兒子起床:“雅克,好孩子,該起床了。你聽公雞叫了好幾遍了。”
“公雞叫與我有什么關系?我又不是母雞!”
131 古人取火
老師:“古代人是怎樣取火的?”
娜佳:“他們是用石頭互相撞擊產生火星的。”
老師:“那他們是用什么點火的呢?”
娜佳:“舊報紙。”
132 吝嗇鬼的客人
人們在談論某個吝嗇鬼時,有人問道:“誰在他家的桌子上吃過飯?”
“蒼蠅。”一位詩人說道。
133 藝術家的工作室
法國第三共和國第八任總統阿爾芒·法利埃(1841~1913年)有一天訪問了大雕塑家羅丹的工作室,看到屋子里到處都堆滿了未完成的作品部件——頭、手、腳、軀干,總統風趣地說:“天哪!這些人走路太不注意了。”
134 耳聾的好處
美國科學家、發明家愛迪生(1847~1931年),童年生活非常困苦,常在火車上兜售糖果、點心和報紙。有一次,在火車上賣報時,一個心毒如蝎而力大如牛的火車管理員粗暴地打壞了愛迪生的耳朵,從此,愛迪生成了聾子。
之后,愛迪生常說:“我真得感謝那位先生,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上,是他使我清靜下來,不必堵著耳朵去搞實驗。”
135 最優美的氣喘
18世紀最著名的歌劇演員索非·阿諾爾德再也不能自在地運用她的嗓子了。盡管如此,她在舞臺上那種嫵媚的豐姿和迷人的身段,仍然吸引著大量的觀眾。
一次,意大利經濟學家加利亞尼(1728~1787年)出席了她的音樂會后,她問這位在音樂鑒賞方面相當具有權威的學者,她的演唱如何?加利亞尼說:“這是我一生中所聽過最優美的氣喘。”
136 使水沸騰的人
C·H·司布真(1834~1892年),英國浸信教會的負責人。他以超群的口才和文才俘獲了大批的聽眾,使他在二十歲時就成了一名著名的傳教士。當然這也就免不了成為輿論的焦點,不過,他都能淡然處之。
一次,他又被評定他的功績的眾多爭論者所包圍。一位朋友開玩笑地說:“我聽說您又掉入了熱水之中。”
“不止我一個人在熱水中,”司布真說道,“其他的人也都在熱水中,我不過是個使水沸騰的人。”
137 試驗兒子
威爾遜先生決定做個小試驗,看兒子長大后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在桌上放了三樣東西:一張十元的鈔票——代表銀行家,一本嶄新的圣經——代表教士,還有一瓶威士忌——代表外交官。然后,他躲在窗簾后面偷看。
兒子吹著口哨進來了,一眼看見桌上的東西,連忙四下張望,證實室內無人后,先把錢對著亮處照了照,然后翻了翻新圣經,接著打開瓶塞聞了一下,隨即敏捷地一把抄起三樣東西,把錢塞進口袋,把酒瓶挾在胳肢窩下,兩手捧住圣經,吹著口哨走了。
威爾遜不禁驚呼:“天哪!他要做政客了!”
138 外交家是什么
外交家,一個具備勸說天才的人,他能說服你心甘情愿地下地獄,并能使你躍躍欲試,巴不得立即上路。
139 將軍與大主教
一個英國將軍與大主教不和,他們經常利用見面的機會互相攻擊,互相譏諷。一天他們又在車站相遇了。
“值班員,請告訴我,”肥胖的大主教瞇著眼睛,佯裝不認識將軍,他用手指著將軍掛滿勛章的前胸問:“去多佛爾的火車幾時開車?”
“再過二十分鐘,夫人。”將軍回敬道:“您懷著身孕還要外出旅游嗎?”
140 聰明的指揮官
一次軍事演習正在進行。一位指揮官的吉普車陷進了泥里。他看見附近幾個士兵正懶洋洋地坐在地上,便叫他們來幫忙。
“很抱歉,先生,我們已經陣亡了,什么也不能干。”
指揮官轉向他的司機:“衛兵!趕快從這些死尸里拖兩具出來填到輪子底下,好讓我們快點上路。”
士兵們馬上從地上跳了起來。
141 馬是什么東西
三個犯人在一起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證明自己最早來到監獄。
第一個說:“我來監獄時,火車還沒有發明呢!”
第二個說:“我來時,人們還是騎馬旅行哩!”
第三個問:“馬是什么東西?”
142 病人從不開口
亞桑密大夫在門診值班時,一眼認出了患者是過去學醫時的老同學。久別重逢,十分高興,他們親熱地交談起來。亞桑密大夫問:
“你在做什么工作?”
老同學回答道:“我現在是獸醫。”
大夫不解地笑著說:“獸醫?你怎么干起獸醫來了,太可惜啦!你看我,真正的大夫……好啦!不談這些了,你身體哪兒不舒服?”
獸醫沒有回答大夫的問話,只是“哞哞”地叫了兩聲。大夫又問他一遍哪里不好受,獸醫又是“哞!哞!”叫了兩聲。大夫不耐煩了,急躁地說:“你不告訴我哪里不好受,我怎么能給你看病?”
獸醫微笑著說:“你看,當獸醫容易嗎?我的病人從來不對我講它哪里不好受……”
143 不含糊的回答
魯道夫·賓是一位善于經營劇院的奇才。他生于澳大利亞,1949年11月,魯道夫·賓乘船去美國擔任“大都會劇院”的經理。
船在靠岸前,一位記者急匆匆地趕來采訪他,對他說:“我想問您幾個不很得體的問題。”
魯道夫·賓應聲答道:“我會給你一些含糊其辭的回答。”
144 一應俱全
美國一家大百貨公司門口貼出告示,寫著:“無貨不備,如有缺貨,愿罰十萬美元。”一法國游人欲得此十萬美元,環繞公司一周后去找該公司經理,問:“我買潛水艇,在什么地方?”經理領他到十八樓,玩具攤里真的有潛水艇。法國人又說要外星人,經理領他到“未來世界”貨攤,果真有幾個外星人模特兒。法國人并不就此罷休,又問道:“可有肚臍長在眼睛之上的婦女嗎?”經理不慌不忙地對旁邊一位女售貨員說:“你來倒立一下給這位客人看看。”
145 咖啡不太熱
一位顧客走進咖啡館,要了杯咖啡。侍者拿來咖啡,又遞上了刀叉,卻沒有湯匙。顧客對侍者說:“我用手指攪拌,恐怕這咖啡太燙了。”
“對不起,對不起。”侍者說著,忙走進廚房。一會兒,他又端來一杯咖啡,對顧客說:“這杯咖啡不太熱。”
146 單腿站著喝酒
一位蘇格蘭人來到巴黎的一家酒店,問一杯白蘭地要多少錢。
“在涼臺上喝是兩法郎,”服務員笑道,“如果您是在柜臺旁邊喝,交一個半法郎就夠了。”
蘇格蘭人想了一會問:“要是在柜臺旁單腿站著喝呢?”
147 賣啤酒的訣竅
一個顧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轉身問酒店老板:
“你們這兒一星期能賣掉多少桶啤酒?”
“三十五桶。”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說。
“那么,”顧客說,“我倒想出一個能使你每星期賣掉70桶啤酒的辦法。”
老板很驚訝,急忙問道:“什么辦法?”
“這很簡單,你只要將每個杯子里的啤酒裝滿就行了。”
148 釣餌沒味了
父親:“莎拉,為什么還不結婚呢?”
莎拉:“爸爸,我交了好幾個男朋友,都不滿意,讓我再挑選一下。”
父親:“你年紀不小了,可要把握時間啊!”
莎拉:“放心吧!爸爸,在人生的大海里,魚多得很!”
父親:“孩子,釣餌放久了,就沒味了。”
149 坐你的椅子
麗莎參加一個舞會,由于沒有舞伴,只好干坐著,無聊極了。這時走來一個瀟灑的男士,麗莎高興極了。
那男子問道:“小姐,您要跳舞嗎?”
麗莎連忙站起來,很有禮貌地說:“謝謝!要的。”
“好極了!”那男士說,“我可以坐你的椅子了。”
150 愛情的差別
一個美國人和一個法國人在談論愛情。
“在我們國家,”法國人說,“年輕人向姑娘求愛都是彬彬有禮、含情脈脈的。之后,兩人相愛了。最初,年輕人開始吻姑娘的指尖,而后是手、耳朵、脖子……”
“我的上帝,”美國人嘆著氣說,“要是在我們美國,在這段時間,他們早已度完蜜月歸來了。”
151 “尋人”情書
安妮收到未婚夫的來信,只見信上寫著:“親愛的,我想念你!想念你那金色的鬈發,淺藍色的眼睛,高高的顴骨,還有你左手上的傷疤以及1·65米的身高。”
安妮的好朋友見了來信,說:“這封情書確實少見!你的未婚夫是干什么的?”
“他在警察局里專門寫尋人告示。”
“杰克,聽說你離婚了?”
152 妻子的前夫
“是的,沒想到這么順利。我把離婚申請書交給法官后,他只是粗略地看了看,便簽字同意了。”
“怎么這么快呢?”
“我后來才搞清楚原因,原來他是我妻子的前夫。”
153 父與母
夫:“孩子的事你不管,就知道看雜志,你應該看看寫燕子的那篇:辛勞的母燕子每天為幼雛送食三四百次……”
妻:“我更喜歡看寫海馬的這篇:雌海馬把卵排在雄海馬的育兒袋里,就再沒有海馬媽媽的事了。”
154 誰知道得多
一個小孩問他父親:“爸爸總是比兒子知道得多嗎?”
“是的。”父親答道。
“誰發明了蒸汽機?”孩子接著問。
“英國的發明家詹姆士·瓦特。”父親又答道。
“那為什么詹姆士·瓦特的父親沒有發明蒸汽機呢?”
155 一直在候機
媽媽帶著小湯姆外出旅行。在候機大廳的酒吧里,遇到了爸爸的同事黑格先生。臨登機時,小湯姆對黑格說:“再見,黑格先生,我們還會見面嗎?”
兩個月后,在同一個機場、同一個酒吧里,小湯姆又碰見了黑格先生,他頓時驚奇地喊道:“天呀!你一直在這兒候機?”
156 農場和汽車
哈謝克向朋友夸耀他自己農場的規模:“我的這個農場大極了!你要是坐上你的汽車從農場這頭到那頭,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
“怎么?難道我的汽車就那么糟糕嗎?”
157 我也一直站著
這天,美國第十三任總統柯立芝正埋頭辦公,忽然一位崇拜柯立芝的夫人闖了進來,對他前一天的演講表示祝賀,并說:“那天大廳里人山人海,我根本無法找到一個座位,一直站著聽完了您的全部演講。”
這位夫人用略帶委屈的口氣說了這話,顯然想以此換得幾句安慰話。不料,柯立芝冷漠地說:“并不是只你一人受累,那天我也一直站著。”
158 左右不讓人
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林豐·貝恩斯·約翰遜(1908~1973年),二十六歲時被任命為美國青年總署得克薩斯州分署署長。他在任期內對手下人十分嚴格,喜歡講他們的不是。
一次,他走過一個同事的座位,看到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文件,就故意提高嗓門說:“我希望你的思想不要像這張桌子一樣亂七八糟。”這樣,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這位同事費了好大的勁,才在約翰遜第二次巡視辦公室前把文件整理好,并清理了桌面。約翰遜又來到辦公室時,一看原來亂糟糟的桌面變得空空蕩蕩,于是說:“我希望你的頭腦不要像這張桌子一樣空蕩蕩的。”
159 屁股和腦袋瓜
在一列開往紐約的火車上,美國紐約《論壇報》的創辦人——政治家霍勒斯·格里利(1811~1872年)的鄰座在讀一份《太陽報》。格里利對人們去買對手報紙的動機很感興趣,便同他閑扯了起來。轉到正題上之后,格里利問他:“你為什么不買《論壇報》呢?《論壇報》的內容比《太陽報》更豐富,消息也多。”
“我也買《論壇報》,”那位看上去一副粗相的男子說,“不過只用它來擦屁股。”
“噢!如果你堅持這樣做的話,要不了多久,你的屁股會比你的腦袋瓜更有智慧。”
160 在陰涼處作戰
公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萊奧尼達斯率領斯巴達三百名勇士在色摩比利山與波斯的軍隊進行最后的決戰。波斯派了一位使者來到斯巴達,想勸萊奧尼達斯放棄抵抗。“我們的士兵是那么的多,我們的箭飛起來能遮蔽太陽。”使者夸口說。
“越多越好!”斯巴達國王答道,“到那時,我們可以在陰涼處作戰了。”
161 給皇帝刮胡子
一七八一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1741~1790年)到法國旅行時,比仆從先到達貝塞爾鎮。小客店的主人是一位愛嘮叨的婦女,她問他是不是皇帝的隨員。
“不是。”他回答說。
不久,這位主婦走過約瑟夫二世的房門口時,看到他正在刮胡子,她又問他是不是受皇帝雇用的。
“是的。”約瑟夫二世答道,“有時我給他剃胡子。”
162 自由進出皇家公園
約瑟夫二世擬將維也納的皇家公園對民眾開放。聽到這一消息,有位貴族驚恐不安地叫道:“如果連普通百姓也允許自由進出皇家公園,我,還有和我同等的人,到哪兒去散步呢?”
皇帝說:“照你這樣說來,我只得到托缽僧的地窟(專門埋葬帝王的地方)里去散步嘍!”
163 哲學的責任
出生于俄國的美國哲學家莫里斯·拉斐爾·科恩(1880~1947年),在美國哲學界和教育界都很有聲譽,曾任紐約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
一次,在他上完哲學導論課后,一名女學生向他抱怨:“科恩教授,聽完您的課,我覺得您在我深信不疑的每一件事上都戳了一個洞,可是又沒有提供替代品來填補,我真有點無所適從了。”
“小姐,”科恩嚴肅地說,“你該記得,大力神赫爾克里斯干過許多差事,他清洗了奧吉亞斯王三千年未打掃過的牛廄,難道非得再用什么把它填滿嗎?”
164 趣答問路人
古希臘寓言作家伊索(約公元前6世紀在世),一天遇見一個行人向他問路。
行人:“我到城里需走多長時間?”
伊索:“你走哇!”
行人:“我是得走,我是問走到城里需多長時間?”
伊索:“你走哇!你走哇!”
行人想這人真可惡,于是就氣憤地走了。
片刻,伊索向他喊:“二小時——”
行人問:“為何剛才不告訴我呢?”
伊索:“我不知你走得快慢,怎知需多長時間呢?”
165 不知道
伊索曾當過奴隸。
有一次,主人派伊索進城。在半路上,他遇見一位法官。法官嚴厲地盤問他:“你要去哪兒?”
“不知道。”伊索回答說。法官起了疑心,派人把伊索關進了監獄。
法官辦完事,又到監獄來審問伊索。
“法官先生,要知道,我講的全是實話。”伊索說,“我確實不知道會進監獄。”
法官無可奈何,只好把他放了。
166 上吊的繩子
著名的劇作家蕭伯納個子長得很高,卻瘦削得似一片蘆葦葉,而契斯特頓既高大又壯實。他們兩人站在一起對比特別強烈。
有一次,蕭伯納想拿契斯特頓的肥胖開玩笑,便對他說:“要是我像你那么胖,我就會去上吊。”
契斯特頓笑了笑說:“要是我想去上吊,一定用你做上吊的繩子。”
167 把死者除名
英國作家拉迪亞德·吉卜林(1867~1936年)是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他訂閱的某家報社的報紙錯誤地報導了他逝世的消息。不久,編輯收到一封吉卜林的親筆信:“我剛獲悉我去世的消息,請別忘記把拉迪亞德·吉卜林的名字從你們的訂戶名冊上刪掉。”
168 木匠和紳士
英國詩人喬治·英瑞出身于一個木匠的家庭。他在上流社會中從不隱諱自己的出身。
有個貴族子弟嫉妒他的才華,在眾人面前想出出他的洋相,就高聲地問道:“對不起,請問閣下的父親是不是木匠?”
“不錯,您說得很對。”詩人回答。
“那他為什么沒把你培養成木匠?”
喬治微笑著,很有禮貌地反問:“對不起,那閣下的父親想必是紳士了?”
“那當然!”這位貴族子弟傲氣十足地回答。
“那他怎么沒把你培養成紳士呢?”
169 饑荒發生的原因
一天,瘦削的蕭伯納碰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商人譏諷道:“看見你,人們會以為英國發生了饑荒!”
蕭伯納回擊道:“看見你,人們就會明白饑荒發生的原因。”
170 貴婦的歲數
一位年過半百的貴婦問蕭伯納:“您看我有多大年紀?”
“看您晶瑩的牙齒,像十八歲;看您蓬松的鬈發,有十九歲;看您扭捏的腰肢,頂多十四歲!”蕭伯納一本正經地說。
貴婦人高興得跳了起來:“您能否準確地說出我的年齡?”
“請把我剛才說的三個數字加起來!”
171 一個人打賭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一七八八~一八六〇年)某年住在法蘭克福的旅館出租套房里。緊靠旅館有一家小飯館,他常去那里吃飯,那也是英國軍事人員常去的地方。
一個飯店侍者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
每次飯前,叔本華總要把一枚金幣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飯后又把金幣收回自己的口袋里。
有一天,這位侍者忍不住問這位哲學家他在干什么。
叔本華解釋說:“我每天在心里與那些軍官們打賭,只要他們哪一天除了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還能談點別的話題,我就把金幣放進教堂的奉獻箱去。”
172 獨身的解釋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終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兩個朋友。
一個朋友問他:“你不為你的獨身主義后悔嗎?”
斯賓塞愉快地答道:“人們應該滿意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我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寬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173 富翁的價值
英國哲學家、詩人貝恩斯(1823~1887年)在泰晤士河上看見一個富翁被人從河里救了起來。那個冒著生命危險營救富翁的窮人,竟只得到一個銅元的報酬。圍觀的人被這富翁的吝嗇激怒了,要把他再扔到河里去。
這時,貝恩斯立即上前阻止,說:“放了這位先生吧!他十分了解自己的價值。”
174 了解和親昵
在阿拉曼戰役之前夕,丘吉爾召見了他的得力將領蒙哥馬利將軍。在談話中,丘吉爾提議他應該研究一下邏輯。疆場勇士蒙哥馬利擔心自己會陷入糾纏不清的邏輯命題中,便找了個借口推托。他對丘吉爾說:“首相先生,你知道,有這樣一句諺語:‘了解和親昵會產生輕蔑。’也許我越是研究邏輯,便會越加輕視它。”
丘吉爾取下煙斗說:“不過我要提醒你,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親昵,什么也不會產生出來的。”
175 廁所里道歉
英國政治家比弗布魯克男爵(1879~196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已成為丘吉爾戰時重要的內閣成員。他一向仗義執言,對政治和時事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這當然免不了給他帶來一些尷尬和不快。
有一天,比弗布魯克男爵在“倫敦俱樂部”的廁所里碰到了愛德華·希恩,當時希恩還是下議院的年輕議員。比弗布魯克覺得很窘迫,因為幾天前,他曾在報上攻擊過希恩。他很不好意思地對希恩說:“親愛的年輕人,我想那件事就讓它過去吧!那是我的過錯,現在我向你道歉。”
“謝謝啦!”希恩咕噥著說,“不過下一次,我希望你在廁所里攻擊我,而在報紙上向我道歉。”
176 各付各的款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歐洲處于驚魂未定、疲憊不堪的時期,法國政治家阿里斯梯德·白里安(1862~1932年)為維護國際間的和平與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926年9月,白里安和德國政治家古斯塔夫·斯特萊思曼就戰爭善后問題舉行了成功的會談,他倆并因此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即使是如此重大的主題,他們也都在談笑間進行。
為了避開外界的干擾,妥善地處理戰后賠款事宜,他們特地選擇法國汝拉省的一個小鄉村進行會晤。
一次,在鄉村的飯店里共進午餐后,兩位政治家為付賬問題互不相讓地爭了起來。
白里安站起來說道:“不用爭了,我來付飯錢,你來賠款。”
177 誰敢得罪他
在一次政府會議上,赫魯曉夫聲色俱厲地指責斯大林的錯誤。突然,聽眾席上有人打斷了他的講話。
“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詰問者大聲喊道,“為什么你當時不阻止他呢?”
“誰在這樣問?”赫魯曉夫怒吼道。會議廳內一片極度不安的寂靜,沒有人敢動彈一下。最后,赫魯曉夫輕聲說:“現在你該明白為什么了吧!”
178 奴隸與詩人
一天古羅馬將軍西比奧(公元前237~前183年)去拜訪他的一個朋友——詩人昆塔斯·恩紐斯。敲開門后,詩人的奴隸仆人告訴他說主人不在家。恰在這時,西比奧卻瞥見了詩人正閃進后面的一間小屋里。他沒有詰問那位奴隸,只是一言不發地走開了。
沒隔多久,詩人恩紐斯也來拜訪西比奧。當詩人到門前時,西比奧站在屋里大聲說:“西比奧不在家。”
“你別指望我會相信這話——我已聽出了你的聲音。”詩人在外面大聲地說。
“好個混蛋!”西比奧回擊說,“我連你的奴隸的話都相信,你卻不相信我。”
179 外交家的辭令
考尼茨·里特伯格(1711~1794年)是奧地利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對東歐的外交起過支配作用。女皇瑪麗婭·特里薩對他極為信賴,但卻不滿意他的品行。一次她指責里特伯格竟然騎馬帶著情人在維也納大街上招搖過市。
“夫人,我來這里是商討您的大事的,不是我的小事。”
180 下地獄后再說
英格蘭大法官愛德華·瑟洛(1731~1806年)和一個主教輪流執掌授予圣職候選人神父職位并給予相當俸祿的大權。
有一次,在授予權該輪到誰的問題上,瑟洛和主教爭執不下。最后,主教派他的秘書去見瑟洛。秘書轉達了主教的問候后說,主教相信下一次的授予權該輪到他了。愛德華·瑟洛回答說:“也請你向主教大人轉達我的問候,并告訴他,在他獲得授予權以前,我要看到他下地獄。”
秘書的臉色刷地變得蒼白了:“老爺,把這樣的口信帶給主教可是令人非常不愉快的。”
瑟洛思索了片刻,改口說:“你說得不錯。那么,請你告訴主教大人,在他得到授予權以前,我要下地獄才行。”
181 消除這個差別
1976年,法國大英雄拿破侖(1769~1821年)被任命為征討意大利的軍事總司令。在整頓這支從裝備到紀律都一塌糊涂的部隊時,身材矮小的拿破侖望著個子很高的奧熱羅將軍說:“將軍先生,你不會看不出,你的個子高出我一個頭,但如果你不聽指揮的話,我馬上消除這個差別。”部隊中激烈的爭吵立刻平息了下來。
182 坐在炸藥桶上
I·普特南(1718~1790年),美國獨立戰爭時的重要將領之一。早期參加過法國和印度之間的戰爭。
在法印戰爭期間,一位英國少將向普特南提出決斗。普特南知道對方的實力和經驗,如真干起來,自己取勝的機會很小。于是他邀請這位英國少將到他的帳篷里采用另一種決斗方式。
兩個人都坐在一個很小的炸藥桶上,每個炸藥桶里都有根燒得很慢的導火線,誰先移動身體就算輸。
在導火線開始燃燒時,英國少將顯得極度不安,而普特南則悠然地抽著煙斗。
看到旁觀者都紛紛走出帳篷,少將再也堅持不住,從小桶上跳了起來,承認自己輸了。
這時,普特南才對他說:“這桶里裝滿了洋蔥,不是炸藥。”
183 河面上的告示
英國哲學家威廉·休厄爾(1794~1866年)是一位幽默能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劍橋的卡姆河只是一條被用作城區排水的排水溝。有一次,女王訪問劍橋,在河上的一座橋上停了下來,對簇擁著她的劍橋大學的要人說,河里漂著的廢紙太多了。威廉·休厄爾接口說:“陛下,它們并不完全是廢紙,它們的每一頁上都寫著告示,告知來訪者這條河是不適于游泳的。”
184 文豪與出版商
一個英國出版商想得到大文豪蕭伯納對他的贊譽,借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他想:要得到蕭伯納的贊譽必須先贊譽哪個人呢?于是,他去拜訪蕭伯納。當他看到蕭伯納正在評論莎士比亞的作品時,就說:“啊!先生,您又評論莎士比亞了。是的,從古到今,真正懂得莎士比亞的人實在太少了,算來算去,也只有兩個。”
蕭伯納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想讓他繼續說下去。
“是的,只有兩個人,這第一個自然是您蕭伯納先生了。可是,還有一個呢?您看他應該是誰?”
蕭伯納說:“那當然是莎士比亞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