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尊一卑
- 田園閨事
- 尋歡
- 4934字
- 2014-08-15 20:56:52
大于氏沒有隨著寧氏去賞牡丹,扶著丫環的手,正要出了慈寧堂,才跨腳出來,就見兒子已經從回廊處向她走了過來。
大于氏稍稍往身后望了望,見寧氏帶著林菀兒還未及走遠。
“寒衣,你在這兒做什么?”
“母親。”
趙寒衣雙手下垂,肅立在母親的面前。
“剛剛奶奶叫人傳我,說是有話要對我說。”
“你奶奶這會兒子應該是沒有功夫了,正在里面說話呢。你先陪我去院子里,我正有急事要問你。”
“是。”
趙寒衣被大于氏說得含糊,有意的把兒子支開,不想讓兒子進去,怕老太太有意的拉攏些什么。
實在是大于氏覺得自己的兒子應該是娶了公主,這樣趙家才有所持仗,只是老太太的算計,她又不好當面駁了,也不好說透。
林菀兒不知道院外的官司,手里握著毛筆,隨意的在畫案上涂抹了幾筆,不怎么成樣子,也是心思凌亂,索性便擱下了筆,提著百花裙便在寧氏的懷里撒嬌。
“老太太便饒了我吧,實在畫不出來。”
寧氏見她撒嬌,一團玉一樣的模樣,那細嫩嫩的小臉蛋在手里,讓人一副愛不釋手。
“拿來我看看。”
指著畫案上的那張蘭萱。
寧氏身邊的伶俐丫環小心的端著畫紙,送了過來。
“你啊!”
寧氏雖然不會作畫,也看出來林菀兒此時的心思不在這上面,手擰著林菀兒的耳朵,做了做樣子。
“一味的懶著,看哪兒日讓你爹爹見著了,仔細你的皮。”
“噢。”
林菀兒知道自己的父親和趙秉德情如兄弟,而寧氏對自己父親更是視若親生。
“老太太,我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再跟我說說吧。”
“哎!”
寧氏搖了搖頭,嘆氣道。
“你父親年少的時候就極聰慧,寒衣他爹讀十遍才能明白的書,你父親只需要讀一遍,就能和先生講經了。雖然他對你們兄妹有諸多虧欠,但他的確是一個胸懷天下的人,你可莫要怨他。”
“我沒有,我連他長得什么樣子都不知道。”
林菀兒已經寥寥的提不起什么精神,在寧氏的懷里垂頭喪氣的臥著,深嘆了幾口氣,又胡亂的想起了自己的心事。
這金玉牡丹雖然珍貴,不過是皇宮中才養活了五株,而皇后特意賞了文候府里二株,可是,終歸是開了花的花罷了,看會兒后,林菀兒就覺得沒意思了。
雖然這樣,林菀兒也醞釀出了些恭維的話。
寧氏年歲大了,喜歡聽這些歡喜的話,讓林菀兒逗得笑可不停。
“你個丫頭。”
“可不是嗎,老太太自己瞧瞧,這花瓣的顏色我看著就和您的面色是一模一樣的。”
“那我不就成了老妖精了。”
寧氏捏著林菀兒的臉蛋,實在是愛得不得了。
“就這張嘴好。”
“哪兒有,哪兒有。”
林菀兒肯定不會承認,忙狡辯道。
“菀兒只是實話實說罷了。”
說這話的時候,林菀兒自己都覺得心虛,吐了吐舌,端正正的坐好,還做勢的整了整自己的衣服,作出了個端莊的模樣。
武候府里一共住著寧氏的四個兒子還有家眷,只是,寧氏喜歡清靜,若是她不叫,除了大兒子的兩個媳婦,還有林氏外,沒有人敢自己往慈寧堂里闖,所以,至到寧氏把她留在慈寧堂里吃過了晚飯后,林菀兒這才從慈寧堂里出來。
到了林氏的房里,正看到林氏在教自己的女兒趙雨晴打如意綹子。
“我來得不巧了。”
雖然這么說著,林菀兒倒還是大大方方的走了進來,并且挨著趙雨晴的旁邊坐下。
趙雨晴喜歡穿青衣,尤其是青紗。
林菀兒坐下了以后,這才看出來趙雨晴今天又穿了件新衣。
“這衣裳真好看,還有這裙子也漂亮。”
“哪兒有你的好,金線,銀絲,緋紗,加上朱錦,除了如今的太子妃,還有誰能制這樣的一條裙子,你少說拿我這件平民百姓的說事,我這是荊衣布釵,你那才是綾羅綢緞。”
“怎么,看了什么書了,還知道荊衣布釵?莫不是《將軍如意傳》?前天我不過是看了幾眼,大哥就給沒了去了,倒再無處可尋了,把你的給我,我看完了結局才好。”
“我哪兒有。”
趙雨晴不承認,林菀兒作勢去癢她,林氏在一旁瞭了兩眼,只讓丫環把剪刀還有茶盞都收了,拿著女兒打了才不過小一半的綹子,細細的打著。
趙雨晴和林菀兒鬧了會兒,兩個人肩并著肩的倒在林氏的身邊,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兩個小丫頭模樣的咯咯的又笑成了一團。
趙雨晴斂了斂笑。
“不說了,不說了,昨兒我剛把你要的荷包繡好了,你自己打綹子去。”
“不打,我懶得動彈。”
林菀兒扭了頭,笑瞇瞇的道。
“你針線好是跟姑母學的,現在難得姑母給我制荷包,怎么嫉妒了?”
“我才沒有。”
趙雨晴偷偷的瞧著母親在耐心的打著絡子,悄悄的伏在林菀兒的耳邊說道。
“那本書我這里沒有,不過大哥的書房里,是有的,我見過。”
林菀兒拿帕子捂著嘴,輕輕的點了點頭。
兩個人又是一陣賊眉鼠眼的笑,不過是這個說你看過了以后,要拿來給我看,那個說知道,知道。
林菀兒和趙雨晴笑鬧了會兒后,趙雨晴被林氏讓丫環引了下去,洗漱。
直到這時候,林菀兒這才正了正臉上的神色,端端的坐在林氏的身邊。
“姑母,若是我不想嫁太子,能有法子嗎?”
林菀兒實在沒有別的法子了,她和大哥在京里做質子,雖然表面上風光,除了文候府里的三百兵勇做個擺設,便再沒什么其它可以撐腰直背的,實在還沒有武候府這個依仗更可靠些。
而武候府里,和她關系最親近的便是這個姑母。
“你不想做貴妃?”
”嗯。“
林菀兒才點頭,又聽出來林氏的話里有其它的意思,林菀兒這才小聲的說。
”我著實不想嫁太子。“
”不想嫁?“
林氏面色清淡,認真的看著林菀兒,沒有動怒,也沒有疾言厲色的說教。
”怕以后日子不好過?你是文候嫡女,有文候武候兩府做倚仗,就是皇后都得給你三分的顏面,更何況一個太子妃,她所持仗的不過是他父親的百萬兵馬,你怕了?“
”不是怕。“
林菀兒搖頭。
”深宮幽冷,再繁華,再富貴又能怎么樣?不過是熬到白頭,熬到死罷了,那樣的日子我不想要。“
”這是誰跟你說的?“
林氏這時才鄭重的看著自己的這個小侄女,十四歲,雖然懂了些人情世故,可是,這番話根本不可能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能說出來的,更不要說是悟出來。
”姑母說過,我父親和我母親是一生一世一雙人,菀兒也想要一個父親那樣的夫君,可是,太子不是那樣的人,也不會是那樣的人。“
林氏看得出來林菀兒心里想的只怕不會是一生一世一雙人,但是她不想嫁太子倒是肯定的。
”你可知道,你和雨晴都要嫁進太子府的,到時候,你和她互相扶持,日日作伴,不好嗎?“
”好嗎?“
林菀兒抬頭,看著林氏,目光堅定。
”姑母你覺得大于氏和小于氏那樣姐妹倆人同侍一夫,好嗎?一妻一妾,一尊一賤,哪兒還有半點姐妹的情分可言。“
瞥了林菀兒一眼,林氏眉頭稍皺,連手里的活也都放下了。
”小于氏是妾室所生,是庶女,這與你和雨晴不是能比的。“
”姑母,若是我不嫁給太子,那么太子待雨晴又會是如何的一個情形?為了籠絡咱們倆家,太子無論如何也都要好好待雨晴妹妹的,不會比太子妃薄上一分的!若是有朝一日太子成了新皇,有了兩家的持仗,那么雨晴在宮中的地位又會如何?“
”這……“
林氏不是沒有想過這些,只是,林菀兒到底是他兄長的嫡女,也是唯一的女兒,這些事情林氏也不過是想想便罷了,今天林菀兒卻說了出來,而且言之鑿鑿,竟然是比她看得都要透徹。
“你讓我仔細想想。”
林氏已然是被林菀兒說動了的模樣,林菀兒見此,心中一動,眉目間便帶出來了些高興的意思。
林氏見狀,試探著的問林菀兒。
“你這意思和你父親說過了嗎?”
“還沒來得及,不過,這么多年姑母也知道,父親總覺得虧欠我們兄妹二人的,想必父親知道了也不會不答應的,只是未等到時間,姑母也知道文候府里雖是哥哥當家,卻做不了主,而且這事還要從長計議才好。”
林氏被林菀兒嚴肅的一張小臉,逗得笑了。
“才多大點的人,就知道從長計議了。”
“姑母,你取笑菀兒。”
林菀兒也是見好就收,做了個不依的姿態,扭了臉,像是有些抹不開面子。
”你啊!“
林氏伸手將林菀兒抱在自己的懷里,極疼惜的嘆了口氣。
”下午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那個公主實在嬌縱了些,想必皇后是不知道的,等哪兒天我入宮的時候,悄悄的說與皇后,讓她好生的管教一下公主,若是再不與皇后尋個說法,還不知道你們兄妹要受她多少氣呢。“
”姑母。“
林菀兒依在林氏的懷里,鼻頭稍有些酸。
但還是在林氏的懷里搖了搖頭。
”不必了。“
林菀兒嘆氣。
”那府里也和這武候府一樣,有皇上按插的耳目,若是皇上有心要管,早就管了,想必皇上沒這個心思。“
”可憐的孩子。“
林氏抱著林菀兒覺得她實在可憐,才不過十三四的孩子,竟能做到察言觀色到如此的地步,便知這平日里是怎么個多思多慮的心了。
”你若是想住,這里住上三五個月也是使得的,就跟你哥哥說是我留你的,可好?“
”不了,老太太說讓我陪她鄉下住一陣子,我想著必是老太太惦記著武候,這一住肯定是要一個月左右的,那里到底是鄉下,比武候府里也是要自在些的,若是姑母有閑了,也去一起,再帶上雨晴妹妹,這樣才好呢。“
”你啊,帶著雨晴吧,這府里我是抽不開身的,讓她與你一處做伴去吧。“
”嗯,那我和她都住在聽雨軒,也不分院子住了,像是上次一樣,閑了的時候,還可以一起捯飭做花蜜。“
林菀兒又說了幾件農莊里的趣事給林氏聽,林菀兒為的不過是討林氏的喜歡,讓雨晴陪著她罷了。
林氏抿唇笑著聽林菀兒說,手里打著絡子,等到絡子打好了以后,拿在林菀兒的面前。
”看看,中意不?“
林菀兒從林氏的懷里這才起了身,直了直身子,將腰上新得的一件鑲金絲的彩鳳荷包拿了下來,換上了林氏新打了絡子的這個繡袋。
”姑母,怎么樣?“
林菀兒將繡袋系好了以后,特意讓林氏看。
”嗯,挺好的。“
林氏才點頭,林菀兒卻打開了空空的繡袋。
”姑母小氣,這繡袋都做了,里面也不放點香料或者金瓜子,空蕩蕩的就給了菀兒了。“
”你個小財迷,哪里少了這些東西。“
林氏見林菀兒撒嬌,伸手擰了擰林菀兒的鼻子,然后隨口就叫了小丫頭。
”去,拿五個新打的小金魚來,再拿兩個荷花樣的,算了,再拿兩個蓮子的過來,把昨天的蕓香和龍涎香的香料也都拿來吧。“
小丫環不一會兒就捧了幾個做工極精致,樣式可人的小金魚和荷花樣的小元寶,另外還有兩上已經用綢緞包裹好的香料包子。
趙雨晴這時候挑簾子走了進來,身后就跟了一個小丫頭。
”娘,你又偷偷的給菀兒什么好東西呢?“
林菀兒正在擺弄這幾樣小金綻,見做工極佳,魚兒活靈活現的可愛,便拿到趙雨晴的面前。
”來,見者有份,這個金魚分你兩個。“
趙雨晴拿在手里,擺弄了兩下,又拿了一個金蓮花也擺弄了兩下,俱都又放下。
”你拿著吧,我不要,這是娘給你的。“
”這個給你。“
林菀兒也不貪便宜,將這里面的東西分了一半出來,然后又對趙雨晴說。
”我還帶了幾樣哥哥剛給我玉墜和珍珠,都單是單單給你留的,就是前幾天哥哥給我打的金釵,我都特地的給你留了一份,你可別嫌棄,這是哥哥特意請了工匠,幾個工匠花了三四個月才掐出來兩個,都沒敢讓公主瞧見,我就拿了來了,你我各一支。我都想好了,等進宮賞花的時候,你和我一人一支。“
”巧了。“
趙雨晴這時候也笑。
”前兒母親才給了兩個如意金鎖,說是你一個,我一個,就只有背面的字不一樣,連花紋的紋路都是一樣的,你的是長樂,我的是無央,正巧是一對。“
”好啊。“
兩個小丫頭湊到了一處,眉眼都是笑的,林氏仔細的瞧著,竟然有些恍惚,像是覺得這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生了的似的。
到了夜里,趙府二爺趙秉正回了房,林氏無意間的說起來,把這話也說了出來。
”可惜我身子不爭氣,就得了這么一個女兒,若是再有弟弟妹妹,想必也是今天這般的光景。“
趙秉正見發妻又在嘆著自己膝下無兒的事情。
只得道。
”原是我命中無子,你又何須這般嘆息,菀兒雖不是你我親生,卻在你我膝下長大,若說是自家女兒也就是現下這般光景,昨天太常寺的長使周敏還問我扇子上的提字是誰寫的,我不好說是菀兒,只說是家里的孩子給制弄的扇子。周敏當下便十分的羨慕說是武候的兒子竟也是文武雙全的,他一時錯解了,我也沒理他的話,可是,想著總覺得心里面高興,畢竟菀兒也算是在我膝下長大的,也是一樣的。“
”哎,可是,畢竟是要嫁人的,就連雨晴都是留不下的,何況是菀兒。“
趙秉正未答話,只是面色有些深沉,林氏仔細的看著,轉眼試探著的道。
”我瞧著娘的意思,竟是十分的想把菀兒配給咱們家的大少爺,若是這事成了,我到時候就是把自己的嫁妝都給菀兒添了妝,也是要樂醒了的,只是不知道這事是不是能成。“
”老太太糊涂了,你卻不能再順著她說,菀兒眼見著就比咱們家的雨晴出落得大方,處事也越發得體,已經有風聲說皇后像是都等不及了,若不是顧忌著太子剛剛娶了太子妃,不好太著急迎娶側妃,只怕這菀兒咱們都留不到年底。“
”哎!“
林氏嘆了聲,想著這是命中定了,卻又有些不甘心,便試探的問了丈夫一句。
”真是沒有可能了嗎?“
趙秉正并不言語,面色極沉重的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