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登者: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哲學
- 鄭義林
- 2728字
- 2021-12-14 15:03:18
眾智經營法
征求并參考多數人意見的經營,是“依靠眾智的經營”。
發問與傾聽
松下幸之助常常向人發問。確實,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很自然地從中受到啟發。尤其是在今天這個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做一項工作、干一番事業的時代,傾聽多數人的心聲是極其重要的。
一次,松下電器空調事業部的一位年輕技術員來到松下幸之助位于京都的私邸檢修空調。他大概做夢也不曾想到松下幸之助會出現在房間里,進入房間的瞬間,他一下子僵住了。松下幸之助和善地招呼道:“不要緊,你檢修你的。”但年輕人仍然緊張得雙手直抖,改錐怎么也插不進螺釘的溝槽里。
松下幸之助開始向年輕的技術員發問:“近來,你們工廠都生產什么樣的產品?”“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鄉在哪里?”“你們事業部有多少人?”“工作好干嗎?”“最近工作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年輕技術員停下手中的活兒,正欲作答。松下幸之助趕緊說:“沒事,沒事,你可以邊干邊說。”于是,年輕人一邊干活,一邊放松著回答。
松下幸之助并沒有因為對方是年輕員工就隨便聽聽、敷衍了事,而是認真聆聽并做了記錄。大約過了一個月,有一天,空調事業部的部長前來匯報工作。大概30分鐘后,松下幸之助說:“明白了,你辛苦了。”接著話鋒一轉,“嗯,你們工廠的生產線情況如何啊?或者可以對工廠的環境做一些改變。可以在這方面多注意一些……”
事業部部長驚愕了,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只字未提,松下幸之助卻能一語道破。他立即答道:“明白了,我馬上解決。”離開的時候,部長心里一直納悶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嘀咕:“松下先生簡直就是神仙,自己還什么都沒說,他卻料事如神。”
事實上,松下幸之助不是什么神仙,他的提問及建議有一部分是參考了那位年輕技術員的話。這是他在充分了解了一線的信息后作出的判斷和指示,就這么簡單。
凡是被松下幸之助提問過的人都對他懷有好感。敞開心扉、真誠地詢問遠比囂張地炫耀知識更令人仰慕,受人尊敬。而且,擺出想要傾聽的姿態,自然會有信息源源不斷地送上門來,親自跑來跑去收集信息固然重要,但如果信息能自己送上門來,豈不是更好?松下幸之助在任何時候都以肯定的態度傾聽他人建議:“這個建議不錯。”“這個很有意思。”“你的話太值得參考了。”他總是贊美他人,毫不吝惜。
事實上,向人詢問是一件令人仰慕之事。在人們千變萬化且復雜的內心活動中,也存在一些相通的一般性原則,如受到他人贊美會欣喜不已,期待得到他人的認可,為自己有用武之地而感到開心。
博采眾長
松下幸之助把向眾人詢問的智慧稱為“博采眾長”,基于“博采眾長”的經營哲學稱為“眾智經營法”。
相反,不聽取部下意見,對下屬信息反饋無動于衷的上司,是失職的上司。對于部下來說,向上司匯報工作及反饋信息是緊張的瞬間。因此,當部下努力匯報、發表意見后,如果你對他們說:“你講的這些沒有什么價值。”“這些事以前就在做,沒什么用。你難道沒有調查過嗎?”“你說的這些我早就知道,沒必要聽了。”部下會做何感想呢?大概再也不會主動帶著信息來上司這里了吧。上司也就再也獲取不到任何信息了。部下對其敬而遠之,最后還可能導致經營的失敗。
傾聽是一門學問,領導者傾聽的更應該是部下的“熱情”,而不僅是內容本身。松下幸之助認為,部下提出的幾次建議中能有一次是不錯的,那就足夠。松下幸之助是這樣感悟的:“與內容相比,尤其要對部下來找上司交談的姿態、行動予以肯定或稱贊。具體做法是肯定部下來找自己的熱情,部下所言的內容、建議可以放在其次。這樣才能激勵部下不斷地學習,和上司交談,提供信息,提建議,出主意。思考如何能讓部下講真話,并愿意主動反饋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松下幸之助在推廣自己的想法時,總是盡力了解多數人的意見、建議、想法,集眾人之智。其中也會有反對意見,但松下幸之助對此并不介意。他把這些反對意見看作是員工向他指出需要推進、致力解決的地方。所以,越是反對意見,松下幸之助越會認真地傾聽。認真聽取不同的意見,可以規避危險。松下幸之助終其一生都未曾在事業上有過大的失敗,這就是因為他積極地向人發問、傾聽,實踐著“眾智經營法”。
“眾智經營”與“多數表決經營”是截然不同的。“眾智經營法”是歸納眾人想法后,“不偏向、不拘泥、不受限”,以素直之心傾聽并參考多數人的意見、建議,得出最終的結論。松下幸之助把一切意見、建議、諫言裝在心里運謀,因此會認真地傾聽。
“眾智經營”離不開經營者,但“多數表決經營”并不需要經營者。如果是因為大家都這樣說,或大多數員工都這樣說,或學者們都這樣論述,而決定這樣做,則無須經營者、領導者。
將多數人的意見、諫言、提議放進“思考的熔爐”,對自己最初的想法進行留存廢棄作業,并實施最終的結論,經營者的絕對責任由此形成。這才是松下幸之助的“眾智經營法”。
深圳市鑫信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為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硬件等提供一站式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的企業。在10年時間里,鑫信騰公司迅速成長為服務于電子行業的智能裝備生產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創始人鄭國榮多年來一直實踐著“眾智經營”的理念,凝聚了一批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核心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
鄭國榮先生對“眾智經營”理念的實踐,是通過每周五開設的“董事長開放日”來實現的,這一規定和執行“雷打不動”。
根據“董事長開放日”的規定,公司任何員工或團隊,可提前預約與董事長鄭國榮面對面交談,交談的內容不限,可以是個人的夢想、興趣、愛好,或是家庭、個人規劃,也可以是反饋公司存在的問題、團隊管理的問題,所有在董事長開放日上的信息反饋,鄭國榮都會認真傾聽、記錄,并給予反饋,有的意見甚至成為推動公司制度改革的原動力。
不少報名參加“董事長開放日”的是“90后”“95后”,甚至“00后”,他們年輕,敢想,敢表達,公司的開放文化讓他們不僅有表達的機會,還有表達的安全感,很多年輕員工甚至因此被提拔、重用;相比那些等級森嚴、“老氣橫秋”的企業,鑫信騰公司新員工的流失率低很多,大大降低了公司用人成本。
鄭國榮曾說過,我曾經在一年之中收到將近100份員工建議,在公司適當方向引導下,員工給出的答案讓我更堅定兩個理念:一是企業一定要有培養‘開放包容的土壤’,給予年輕人機會。管理人才80%靠培養,20%靠外招,雖然不一定能完全實現,卻給人才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穩定了人心。二是職業經理人向事業合伙人的逐漸演變,這讓公司萬眾一心,具備沖鋒陷陣的凝聚力,從而樹立團隊在業界的核心競爭力。
“眾智經營”理念的底層哲學思想是認為“人是偉大的存在”“每個人都是鉆石”“一切經營的出發點是對人的尊重”等。一個人需要“博采眾長”,一家企業需要“眾智經營法”,如此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下去。就如松下先生所說:“作為經營者,沒有比向部下發問更劃算、更快、更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