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的元問題
- 李小云
- 587字
- 2021-12-21 09:36:17
第二章 捐贈的困惑
為什么有人一擲千金、樂于行善,有人卻吝嗇摳門、一毛不拔?公益人每天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籌資,公益行業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籌資策略,我在不同的公益組織擔任理事,理事會討論的主要議題幾乎都圍繞籌資,而籌資與捐贈緊密相關,為什么有的基金會愿意成為資助型基金會,有的基金會則是自設議程(自己做自己的項目)。我在為小公益組織籌資時,總是告訴捐贈者,我只需要一點錢,因為我覺得如果向捐贈者“大張血口”,他們就感到為難,如果我只申請區區幾萬元,他們都很樂意提供支持。通過不同人的組合,我一般都能獲得需要的資金,這算是一種籌資策略。王石在河邊村捐贈了15個廚房,有人說他那么有錢你為什么不多要些,我說15個廚房的資金量已經很大了,王石是主動捐助,大愛無疆。總之,對于一個需要籌資的公益人來講,籌資始終是我的一個困惑。我們很難分析一個人的捐贈動機,有時候把愿意捐贈的動機歸結為吝嗇,并繼而進行“道德綁架”,在很多的時候,我們筑起了一座高高的“道德大山”,站在這座山上,俯視所有人,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站在這座道德高山上的小人。捐贈不僅是一個簡單捐出財富的行為,更是一個復雜的政治社會過程。捐贈涉及道德陷阱,也涉及捐贈人的個人權力、影響力、偏好,所有這些讓公益看起來是幫助他人的社會行動變得非常復雜。有時候我會問公益人,大家都在籌資,很多人都在批評他人吝嗇,難道我們自己就是慷慨大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