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事不用今天的你操心
人們總是喜歡將最好的東西留到最后享用,可往往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無論哪種最好,它的存在都有一個保質期,會隨著保質期的到來,慢慢變質。
為什么人們總是喜歡選擇變質的生活呢?他們不知道這會讓生活質量降低嗎?
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從來沒想過換一個選擇會讓生活變得更好。
例如,你家隔壁小花園開滿了漂亮的花,你不去好好欣賞,反而在想明天摔碎了碗怎么辦。然后今天的時間全用來擔心明天的碗,等到你想欣賞花時,花已經悄悄凋謝了。
例如,身邊的戀人對你好,你不和人家好好過日子,反而想著未來某天,他可能會窮兇極惡地對待你。你越想越生氣,就跟人家鬧分手,覺得他不配擁有以后最好的你。然而等你所謂的最好到來,這份感情卻已經進入了冰河期,對方早就因心冷而不再愛你。
這不是傻是什么?
總是將最好的東西藏著掖著,天真地以為能放個大招,結果將每個時間段里最好的擁有都放壞乃至變質。
這不是傻是什么?
拿一袋蘋果舉例,讓我們來看看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沒有好果子吃。
如果說一袋蘋果每天只允許吃一個,有一種人,會每天選擇吃最好的蘋果,那么他能吃完大多數好蘋果;而另一種人,每天找出爛了的蘋果吃,他想將好蘋果留到最后,但好的蘋果也會腐壞,所以他吃到最后,連一個完好的蘋果都沒有吃到。
今天爛了一個,吃這個爛的,明天又爛了一個,又吃那個爛的,周而復始,直至最后,他也享受不到最好的那個蘋果。
這滿滿一口袋的蘋果,其實就是人生。
明明可以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好好學習,卻天天玩游戲、睡懶覺;明明可以選擇吵架后和好,卻各不相讓;明明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卻不主動改變。
這些消極對待工作的人,就是吃爛蘋果的人。
有個在工廠打工的小伙子,一直找不到女朋友,工友就幫著介紹了一個姑娘。姑娘去小伙子住的地方一看,到處都是臭襪子以及亂堆的衣服。姑娘有點受不了,趕緊找了個借口離開,從此再沒有跟小伙子往來。
小伙子卻認為自己只要有了對象,就能變得干凈,然后改掉懶散的毛病,于是天天等著開始戀情,再把最好的自己留給對方。
為什么非得要等到某時候,或者有了某東西之后才去改變呢?現在就讓自己有一個好的方式生活不好嗎?現在就讓自己吃上好蘋果不好嗎?
為什么非得把所謂的好留在最后呢?做事是如此,談戀愛也是如此。難道你不知道過了保質期,任何東西都會變質嗎?
大多數人都沒時間去等待不確定的事情。
你怎么就確信會有人等你變好?
時間那么寶貴,不去琢磨怎么過好當下,反而整天空想未來,難道就不覺得可笑嗎?
我小時候特別愛看動畫片,但是家里管教嚴,不讓我看電視,以至于我錯過了好多動畫片。那時候的我暗暗發誓,長大了一定要將動畫片看個遍。類似的情況還有買玩具,我還說以后要將小時候買不起的玩具都買個遍。
然而,真到長大以后,當我興致勃勃地將以前的動畫片找出來,卻一部也看不下去。我已經不會再為看到這些動畫片而歡欣雀躍了。即使我在網上找到以前想買的玩具,也發現再不需要它們了。
我才突然醒悟,每個時間段都有每個時間段想擁有的東西。在這個時間段里你不去得到它,不去使用它,等過了這個時間段,它就對你沒有絲毫意義。因為你的心境、感覺都已經發生了變化。
你當初認為很好的事情,隨著歲月推移,已經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了,那我們為何不趁著歡愉還在,早早享受它們帶來的快樂呢?
許多老人的生活過于節儉,我雖然能理解他們在過苦日子時養成的這種好習慣,但并不完全認同他們的做法。因為他們總是將買來的水果、肉類藏著而舍不得吃,在冰箱里放了又放,直到放壞。
可每天還是要保證一日三餐的質量的啊。
打個比方,家里買了一個星期的新鮮食材。明明每天可以吃新鮮的,舒舒服服到最后吃完。但他們寧愿吃剩飯剩菜,等吃完,原本新鮮的食材又變成剩飯剩菜,又繼續吃,所有新鮮食材最后都成了殘羹冷炙。
何苦為難自己呢?明明可以將每一天過得更好,每一天都能吃上新鮮飯菜,為什么非要等到過期變味才吃呢?
那些最好的擁有,捂在手里成為最差、最爛的存在,難道不覺得可惜嗎?
雖然緣由來自每個不確定又心驚膽戰的未來,但這種不確定并沒有在今天發生。
我知道一些人容易焦慮:明天過得不好怎么辦?后天過得不好怎么辦?未來某一天過得不好怎么辦?
但最好的青春留不到最后,最好的感情留不到最后,最好的生活也留不到最后。
我們應當明白:今天的時間屬于今天的你,你的責任是將它過好。而明天的時間屬于明天的你,無須今天的你過度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