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性腦干出血外科治療
- 陳剛 楊進華 張洪鈿
- 2288字
- 2021-12-24 11:45:49
第三節 神經胚胎學
一、神經系統的組織來源
整個神經系統都起源于神經板(neural plate),即羊膜囊底部外胚層(ectodermal)。為了方便理解,下面分別敘述神經胚形成、脊神經、腦泡及腦室系統和脈絡叢形成。
(一)神經胚形成(neurulation)
1.在受精后的第三周,神經板形成成對的神經褶(neural folds),神經褶皺向中間卷曲合攏形成神經管(neural tube)和神經管道(neural canal),(圖3-3-1)。神經褶的合攏過程開始于胚胎的未來頸部區域,并向頭尾兩端延伸。神經管的頭端和尾端敞開,即神經孔(neuropore),在第4周結束前閉合。從外胚層形成神經管的過程稱為神經胚形成(neurulation)。

圖3-3-1 神經板發育成神經管的過程
A.胚胎20天發育出3體節;B.胚胎22天發育出8體節。屬外胚層的神經板卷曲合攏成神經溝,進一步卷曲合攏最終形成神經管。
2.每側神經褶皺邊緣的細胞從結合線中遷移出來,并沿著神經管形成神經嵴(neural crest)。神經嵴的細胞類型包括脊髓和自主神經節細胞、黑色素細胞和周圍神經的施萬細胞。
3.神經板兩端發育不同,神經管的頭端部分變得更為寬大,將來發育成腦;而較為狹窄的尾端伸延生長得較快,則發育成脊髓。
(二)脊神經(spinal nerves)
1.神經管(neural tube)的背側部分稱為翼板(alar plate),腹側部分稱為基板(basal plate)(圖3-3-2)。

圖3-3-2 胚胎6周時神經管和脊神經示意圖
神經管腹側的基板發育成司運動功能的腹側神經根;背側的翼板發育成司感覺功能的背側神經根。
2.由翼板發育的神經元主要是具有感覺(sensory)功能的生長于脊神經節的背側神經根(dorsal nerve roots),而來自基板的神經元主要是具有運動(motor)功能的腹側神經根(ventral nerve roots)。在脊髓的適當水平,腹根也含有自主神經纖維。背根和腹根聯合形成脊神經,在間充質椎體(mesenchymal vertebrae)形成的神經弓(neural arches)之間的間隙中穿出椎管。
3.脊(背根)神經節的細胞最初是兩極的(bipolar)。它們通過在母細胞(parent cells)一側的兩個突起的結合而變成單極性(unipolar)。
(三)腦泡發育成腦
在第4周晚些時候,神經管(neural tube)的頭端部分(rostral part)在未來的中腦水平上發生了彎曲(圖3-3-3),這個區域就是中腦(mesencephalon);其輕度的收縮處是它與前腦(prosencephalon)和菱形腦(rhombencephalon)連接的標志。
1.前腦的翼板向兩側擴張(圖3-3-3),形成端腦(telencephalon)。在此基板(basal plate)殘留下來以形成間腦(diencephalon)。最后,間腦(diencephalon)的視覺產物(optic outgrowth)是視網膜和視神經的前體。

圖3-3-3 腦泡發育示意圖
A和B.右側面分別觀察4周和6周腦泡的發育情況,星號標注了小腦最初發育的部位。
2.間腦(diencephalon)、中腦(mesencephalon)和菱腦(rhombencephalon)構成胚胎腦干(embryonic brainstem)。
3.腦干隨著發育而卷曲,結果,中腦(mesencephalon)被帶到腦的頂端。菱腦(rhombencephalon)自身折疊,導致翼板爆裂,形成呈菱形(diamond-shaped)的第四腦室(fourth ventricle)。菱腦的頭端部分(rostral part)形成腦橋(pons)和小腦(cerebellum),尾端部分(caudal part)形成延髓(medulla oblongata)(圖3-3-4)。
(四)腦室系統和脈絡叢
1.發育成大腦半球的神經管(neural canal)擴張形成側腦室;側腦室與間腦內的第三腦室相通。兩個側腦室通過Monro孔(室間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與第三腦室(third ventricle)相通。第三和第四腦室通過中腦(midbrain)的腦導水管(cerebral aqueduct)(或Sylvius導水管)進行溝通(圖3-3-5)。
2.前腦(forebrain)和后腦(hindbrain)的薄頂被一簇毛細血管插入,形成第四腦室的脈絡叢(choroid plexuses)。脈絡叢分泌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在腦室系統中流動。腦脊液通過第四腦室頂板的三個孔流出第四腦室(圖3-3-6)。

圖3-3-4 腦泡衍生出的神經結構

圖3-3-5 神經管發育成神經系統示意圖
整個神經系統均發育自神經板,神經板卷曲形成神經管,圖中顯示頭側神經管壁發育成端腦、間腦、中腦、后腦,尾側神經管壁發育成脊髓。與此同時,神經管腔相應發育成腦室、導水管、脊髓中央管,它們相互溝通。

圖3-3-6 發育中的后腦后面觀
A.胚胎8周時,第四腦室背側發育出小腦;B.胚胎12周時,第四腦室隱于小腦腹側,第四腦室頂板出現3個孔。
(五)總結
1.神經系統最初為由外胚層形成的細胞神經管,并包圍成神經管道。一條細胞帶沿著神經管向兩側遷移,形成兩側的神經嵴。神經管的尾部形成脊髓。神經嵴形成脊神經節細胞,將背神經根送入脊髓的感覺性翼板。脊髓的基板含有運動神經元,它們發出腹根,通過連接背根來完成脊髓神經。
2.神經管的頭端形成三個腦泡(brain vesicles)。其中,前腦(prosencephalon)形成背側的大腦半球(端腦)和腹側的間腦(diencephalon);中腦(mesencephalon)形成中腦(midbrain);菱腦(rhombencephalon)變為后腦(hindbrain)——即腦橋、延髓和小腦。
3.頭端神經管擴張(neural tube expands),形成腦室系統。腦脊液由脈絡叢分泌,該脈絡膜毛細血管叢內陷腦室頂。
二、神經胚胎發育的啟示
(一)感覺運動分布規律
1.神經管發育過程中,具有腹側運動、背側感覺的特點,到成人的脊髓同樣有這樣的規律。
2.腦干背側由于開放(第四腦室),背側的感覺核到了兩側,運動神經核位于正中溝兩側,在發育過程中,感覺核和運動核由溝緣劃分。
3.成人仍可見沿第四腦室側壁的溝緣(即界溝),從腹側將運動核與背側感覺核分開。
(二)從發育角度理解脊柱和腦干的細胞功能柱
1.在腦干內,功能類別相同的腦神經細胞集中在一起,形成細胞功能柱,在胚胎早期,功能柱本為長條灰柱縱向排列,以后長柱斷裂,分隔成各個長度不等的腦神經核(圖3-3-7)。

圖3-3-7 原始和成人脊髓以及腦干中的細胞功能柱
原始脊髓、成人脊髓和腦干的細胞功能柱雖然各有特點,但其排列的共同點為:腹側運動背側感覺,由于腦干背側裂開,背側的感覺柱排列在外側。
2.7類腦神經纖維當然有7類腦神經核。
3.由于特殊內臟感覺(味覺)和一般內臟感覺細胞存在于同一細胞功能柱(孤束核),所以腦干內只有6個細胞功能柱。
4.6個腦干細胞功能柱斷裂形成18個腦神經核,但腦神經核的排列還是按功能柱的分布特點(界溝以內為運動,界溝以外為感覺)排列。
(三)腦干內腦神經核及腦神經的特點
1.腦神經核側重記憶其功能(一核一功能)。
2.腦神經側重記憶其分布或支配的組織器官(一神經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