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性腦干出血外科治療
- 陳剛 楊進華 張洪鈿
- 639字
- 2021-12-24 11:45:49
第二節 學習思路
一、感性認識腦干
(一)表面解剖
1.腦干位于后顱窩,應熟悉腦干與間腦、小腦及脊髓的分界。
2.熟悉腦干自身的三個組成部分的分界以及各自的外形特征(圖3-2-1)。

圖3-2-1 腦干
從腹側面、背側面、正中矢狀斷層展示腦干的三部分及其界限。A.正中矢狀面觀;B.腹側面觀;C.背面觀。
3.與腦干連接的腦神經共有10對,需熟悉這些腦神經出入腦干的位置。
(二)內部分區
1.熟悉術語(頂蓋、被蓋及基底)的涵義。
2.根據頂蓋、被蓋及基底的分區來梳理腦干內感覺和運動;軀體和內臟;纖維束和神經核的分布特點,利于定位診斷。
3.通過斷層解剖學習,進一步加深對腦干內部結構之間毗鄰關系的理解。
二、理性認識腦干
(一)神經胚胎學的作用
1.對神經胚胎發育的理解,能幫助我們理解腦干的功能種類。
2.幫助我們理解腦干功能結構的分布特點。
(二)熟悉功能概念
1.神經系統功能概念非常多,結構聯系紛繁復雜,理解各功能概念是思路清晰的前提條件。
2.與脊髓相比腦干特有的功能(如:特殊內臟感覺、特殊軀體感覺、特殊內臟運動)。
3.熟悉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熟悉腦干在神經系統中扮演的角色。
(三)串珠
因為神經功能的實現是需要多個結構相互作用協作來完成的,我們頭腦里有清晰的結構特征和明了的功能概念之后,再以功能為主線,將功能相關的結構進行分組梳理,這樣方便記憶解剖,更方便臨床上的定位診斷及手術定位。這種方法類似于串珠。
(四)血供與斷層
腦干的血供有其獨特之處,其分布特點直接決定了臨床上的各個綜合征的表現。若將血供分布特點和腦干斷層解剖結合,定位則變得相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