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前言

中國是個重視孝道的國家,孝是我國傳統的美德。《孝經》則是討論孝道的一部書,傳為孔子所作。

“孝”是會意字,篆文的“孝”字,是“老”與“子”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與下一代融成一體稱為“孝”。《說文解字》在解釋孝字時說:“善事父母者。”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認為“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范。書中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施政者可以用孝治理國家,人民則能夠用孝來立身齊家。

《孝經》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系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并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孝經》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做了系統而詳細的闡發。它主張把“孝”貫穿于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它按照父母生老病死的生命過程,提出“孝”的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孝經》還根據不同人職責的不同,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天子之“孝”要求“愛敬盡于其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則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孝經》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受到高度的重視,歷代施政者對它都極力加以提倡。漢平帝時,地方學校設置《孝經》師。唐代規定,在官學中學習的人必須兼通《孝經》和《論語》。一些帝王還親自為《孝經》作注疏,并頒行天下,如梁武帝曾作《孝經義疏》十八卷、唐玄宗作《孝經注》一卷、清雍正皇帝作《御纂孝經集注》等。影響最大的注本則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南宋以后,《孝經》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自漢代至清代的漫長社會歷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綱常、社會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我們這次注釋的《孝經》,經文以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經注疏》本為底本,每一章都作了題解,對正文有詳細的注釋和翻譯,適合各種層次的人士閱讀。

除了《孝經》外,歷史上還有一部《女孝經》,為唐代鄭氏所撰。鄭氏是唐朝散郎侯莫陳邈之妻。侯莫陳是三個字的復姓。

《女孝經》前面有一篇“進書表”,稱侄女策為永王妃,因作此以戒。《唐書·藝文志》中沒有這本書的記載,到了《宋史·藝文志》才開始有記載。

《宣和書譜》載,孟昶時有石恪畫《女孝經》像八,則五代時乃盛行于世也。

《女孝經》模仿《孝經》,也為十八章,每一章開頭都假借班大家以立言。進表里面講到,這是作者不敢自專,因此以班大家為主人公。書中講述了后妃、夫人、邦君妻和庶人妻應該如何行孝。又對女子應該如何侍奉公婆、治理家庭、修養德行、勸諫丈夫、教導子女作了詳細的說明。是女子修身養德的一本好讀物。這本書和也是成書于唐代的《女論語》對后世的女德教育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本書還收入了《二十四孝》和《新輯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另有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編,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其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也有一些故事取材于《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籍。干寶的《搜神記》卷十一收錄三則鯉魚自動破冰彈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

楊伯峻在《經書淺談》中考證說:“元代郭守正將二十四位古人孝道的事輯錄成書,由王克孝繪成《二十四孝圖》流傳世間;清末,張之洞等人將之擴編至《百孝圖說》。應園先生邀請為其86歲父親慶壽,陳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圖》內容繪制了《二十四孝圖》卷,與之相比,徐操創作的《二十四孝史》則更具個性化。”

《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其中“郭巨埋兒”“王祥剖冰”,被后世人批判為愚孝,其行為以現代人的眼光確實難以理解,而其結果更是難以用今日的科學來解釋。然而,正如《孝經》里說:“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這種境界,只有真正將孝道盡到感動天地的人,才能夠完全體會。“慕賢當慕其心”,隨著時代的發展,孝的形式也許會有所變化,但是,孝道的精神,則是亙古不變的。

民國年間,郭立志從古人的孝道故事中選取二十四則,編輯成《新輯二十四孝》。分別由吳光宇、齊白石、吳鏡汀、王雪濤、陳半丁、胡佩衡等一大批著名畫家為此書作畫。題贊部分由傅增湘、張國溶、潘齡皋、邵章等一大批清季翰林、學人手書題寫,由清末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題簽。由于這本書存世極少,我們特將此書整理,一并出版。

由于注譯者水平所限,其中不免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雷山县| 双桥区| 荔浦县| 庐江县| 凯里市| 喀喇| 灵川县| 噶尔县| 南投市| 上杭县| 德江县| 封开县| 交城县| 海伦市| 玉田县| 左权县| 罗源县| 南召县| 大安市| 崇左市| 莱西市| 婺源县| 漳平市| 邹平县| 武穴市| 诏安县| 扶风县| 毕节市| 云和县| 哈巴河县| 唐海县| 广安市| 望城县| 凤台县| 温泉县| 万盛区| 吴堡县| 盐城市| 错那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