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加花

別名 白簕花、三加皮花、三葉五加花。

基原 為五加科植物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的花。

產地 主產于中南至西南各地。

采收加工 8~11月采摘,洗凈,鮮用。

植物形態 攀援狀灌木,高1~7m。枝細弱鋪散,老枝灰白色,新枝棕黃色、疏生向下的針刺,刺先端鉤曲,基部扁平。葉互生,有3小葉,稀4~5;葉柄長2~6cm,有刺或無刺;小葉柄長2~8mm;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倒卵形,中央一片最大,長4~10cm,寬36.5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脈上疏生剛毛,下面無毛,邊緣有細鋸齒或疏鈍齒,側脈5~6對。成熟果黑色。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花藥性狀 傘形花序3~10,稀多至20個組成頂生的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直徑1.5~3.5cm;總花梗長2~7mm,無毛;萼筒邊緣有5小齒;花黃綠色,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mm,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3mm;子房2室,花柱2,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核果漿果狀,扁球形,直徑約5mm。

化學成分 主要有黃酮類、咖啡酸單寧、多糖、皂苷、揮發油等。

藥理作用 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歸脾、肝經。

功能主治 解毒斂瘡。用于漆瘡。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湯洗。

驗方

(1)治背瘡:白簕花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2)治跌打損傷:白簕花40克,水煎或浸酒服。

(3)治風濕關節痛:白簕花30~60克。酌加酒水各半,燉服。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5卷[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777.

[2]修程蕾,胡心怡,屠宇帆,等.五加屬植物白簕活性成分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亞熱帶植物科學,2016,45(1):90-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昆山市| 呈贡县| 志丹县| 延庆县| 邳州市| 武夷山市| 慈利县| 富民县| 射阳县| 鄂尔多斯市| 栾川县| 云安县| 蕲春县| 青浦区| 宁夏| 昆山市| 汾西县| 元氏县| 始兴县| 北宁市| 家居| 靖西县| 奈曼旗| 宜黄县| 农安县| 会理县| 黄浦区| 林芝县| 衢州市| 色达县| 隆化县| 华容县| 英吉沙县| 林甸县| 来凤县| 同德县| 邯郸市| 高淳县| 灵山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