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瞳距、光學中心距、視線距的測量
一、瞳距測量的常見錯誤
瞳距不正確,是導致戴用屈光矯正眼鏡發生不適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原因。造成瞳距不正確的原因有以下兩種。
(一)測量方法不正確
新戴用的眼鏡發生光學中心距與瞳距不相符,幾乎百分之百是由不正確的測量方法所導致的。由此而產生的問題,常常會找不到問題所在。
1.被測者的注視點與眼鏡用途不符
最常見的測量錯誤就是:在瞳距測量中,檢測者讓被測者注視自己的鼻梁或放在鼻梁前的手指。倘若這是為近用眼鏡配制所量取的瞳距,還能說得過去。但這更多地用于配制遠用眼鏡,這顯然就是錯誤的。有的檢測者還會將一只手放置在自己頭的側方,這個位置也不遠,不過是比鼻前稍遠一些而已。圖2?44所顯示的就是兩種最常見的、錯誤的瞳距測量方法。不管使用哪一種錯誤的測量方法,檢測者都會自認為正確,并會告訴人們,他這樣測量從沒有產生過問題。

圖2?44 最常見的、錯誤的瞳距測量方法
應當說,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單純性屈光不正矯正眼鏡的配制,一般情況下確實尚不足以產生嚴重的問題。但是,人們必須得認識到這種方法測量的絕不應當叫遠用瞳距。只要使用這種方法測量的瞳距配制含有中、高度散光的眼鏡,就肯定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問題,倘若配制漸進眼鏡就一定會產生戴用的問題。
應用不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瞳距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2.觀察方法不正確
觀察方法不正確是指:驗光師通過同時睜開兩只眼進行觀察。這種觀察方法不正確的原因如下。
當驗光師們睜開兩只眼進行觀察時,雙眼的視覺方向將以中央眼(圖2?45)的正前方為準。這樣測量的話,就會使測量的結果比實際瞳距要小,被減少的長度應為:a-b。從圖中不難看出,被測者的遠用瞳距應等于a,而不是b。而睜開兩只眼測量的結果,顯然只能是b。

圖2?45 驗光師雙眼同時觀察的視覺方向
從圖2?45中驗光師中央眼與被測者雙眼的連線還可以發現:兩者的觀察視線也是存在一定偏差的。這又說明:使用雙眼同時觀察的方法測量瞳距時,也不應當是近用瞳距。
以上敘述可以充分說明,驗光師通過雙眼觀察法是測量不出正確的瞳距的,測量出來的只能是被命名為“瞳距”的一段距離而已。
(二)眼鏡裝配數據失當
眼鏡裝配數據失當是指:光學中心位置失當、鏡面角或前傾角在眼鏡裝配和調整不到位。這些配制與調整的不當,必然會導致鏡片光學區域在使用中的異位,必然會導致戴用的不適。
(三)忽視發育中瞳距變化的眼鏡定配
另一種導致光學中心距偏差的原因,則是忽視發育中瞳距的變化。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孩子眼鏡壞了,戴用眼鏡的孩子沒來配鏡,眼鏡店根據舊驗光處方接受定配鏡任務的情況下發生的。
視光學界普遍認為:戴用屈光矯正眼鏡的青少年應當至少每年復查一次,瞳距的變化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根據中國解剖學會體質調查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進行推斷:中國人在4~20歲期間,瞳距要增大8~10mm。其中,8~12歲期間的增幅最為明顯。在此期間每年瞳距的增長約為2mm。應當說,眼發育是造成戴用眼鏡過程中,光學中心距與瞳距不相符的又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二、瞳距、光學中心距與視線距
瞳距(PD)測量必須使用正確方法,測量的數據必須準確。要想對瞳距進行正確的測量并保證測量準確,就必須清楚應當量什么,應當怎樣量。為了說清楚這兩個問題,筆者將以圖2?46作為參照進行分析。

圖2?46 瞳距、光學中心距與視線距的示意圖
(一)遠用瞳距
遠用瞳距是指:雙眼在注視無限遠時,雙眼瞳孔中心的距離(PDLPDR)。當單眼的視線分別與被測者雙眼視線(OLPDL、ORPDR)重合時,才能測量到PDLPDR這一距離。倘若通過雙眼觀察,人們只能量取到比CLCR略大一些的、不能正確反映與瞳孔有清晰關系的一段距離。一般情況下,遠用瞳距的大小與眼鏡的光學中心距是一致的。因此,將遠用瞳距作為遠用眼鏡配制中的光學中心距使用,是正確的。
(二)近用眼鏡的光學中心距
近用瞳距可以作為近用光學中心距使用嗎?答案是否定的。假定圖2?46中的檢測距離為327mm,恰好被測者眼鏡前表面到注視點的距離為30cm。那么,PLPR就應當是被測者的近用瞳距,而被測者雙眼所使用鏡片的光學中心距則應為CLCR。顯然,CLCR<PLPR。這就可以說明:要想使近用眼鏡的光學中心與被測者注視方向一致的話,兩只鏡片的近用光學中心距就不應當是PLPR,而應當是CLCR。
(三)視線距
視線距是我國當代眼屈光學的先行者徐廣第先生反復強調的概念。在對遠用瞳距與近用光學中心距的敘述中,眼鏡的光學中心一定在視線上。倘若,從視線的角度來判定光學中心距的話,光學中心距當然就應當叫做視線距。盡管這一稱謂尚未被廣泛使用,但應當肯定:徐老對視線距的表述是正確的,徐老教導我們的視線距測量方法是更符合于視覺生理現實的,是可行的。在本書敘述到瞳距測量的方法時,筆者將以徐老多次的教誨和囑咐來介紹視線距的測量方法??紤]到更多的讀者還習慣于將這一距離稱為瞳距,因此在敘述視線距的測量時,特將其表述為“瞳距”。
三、正確測量“瞳距”
“瞳距”測量是眼鏡驗、配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但是,“瞳距”測量又是眼鏡驗、配工作中一項最容易出現錯誤的操作。尤其對于佩戴漸進眼鏡者,“瞳距”測量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要對“瞳距”測量進行必要說明的原因。
(一)“瞳距”測量的實質
1.瞳距的定義與測量
瞳距,就是人雙眼瞳孔中心的距離。從理論上講,瞳距應是圖2?47中的PD。但是,在實際測量中,用肉眼進行瞳孔中心點的精確定位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就采取了一個變通的方式進行測量,即測量從一只眼瞳孔的外緣到另一只眼瞳孔外緣的距離。

圖2?47 瞳距示意圖
應當說,在雙眼瞳孔橫徑相同的情況下,用這種變通方式所測量的數值與瞳距是一致的。但是在圖2?48中,這種變通方式就會出現誤差。圖中測量②<測量①。對這樣的情況,只能取測量①和測量②的平均值,兩者的平均值才是真正的瞳距測量值。

圖2?48 瞳孔大小不同產生的測量誤差
2.瞳距測量的意義
測量瞳距的意義是什么呢?人們要以這個數據作為配制眼鏡的參照數據,以這個數據作為眼鏡左、右透鏡光學中心距。一般情況下,眼鏡透鏡的光學中心是被測者在視遠時視線必須通過的點。這也可以說明,測量瞳距實質上就是測量雙眼視線通過鏡平面上的那個點。這正是徐廣第先生反復強調要測量視線距的原因。
(二)瞳距儀測量法
使用瞳距儀進行瞳距的測量,是當前瞳距測量幾種常用方法中極少出錯誤的一種。有條件的地區應當盡可能使用這一儀器進行測量。瞳距儀的外部結構如圖2?49所示。

圖2?49 瞳距儀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1—模擬注視距離調節鈕;2—模擬注視距離視窗;3?L—左眼照準調節鍵;3?R—右眼照準調節鍵;4—瞳距(PD)顯示視窗;5?L—左眼單側瞳距視窗;5?R—右眼單側瞳距視窗;6—被測眼注視窗口;7—鼻托;8—額托架;9—檢測者觀察窗
瞳距儀的測量程序如下。
① 檢測前須通過模擬注視距離調節鈕將模擬注視距離視窗中的數值調節到∞的位置。
② 將瞳距儀置于被測者的平視位。
③ 請被測者注視儀器窺孔內圓環的中心區域。
④ 檢測者通過撥動位于瞳距儀上方的遮擋撥桿,對右眼、左眼依次進行遮蓋,并調節左眼照準調節鍵和右眼照準調節鍵將照準垂線分別對準雙眼的瞳孔中心。
⑤ 將遮擋撥桿置于無遮擋位,再確認照準垂線于雙側瞳孔中心的位置。
⑥ 讀取瞳距顯示視窗、左眼單側瞳距視窗、右眼單側瞳距視窗中的數據。此時所顯示的瞳距就是被測眼的遠用瞳距,這一數據也是漸進眼鏡配制所必須使用的數據。
(三)瞳距尺(直尺)測量法
瞳距尺(直尺)測量法,是一種最簡單、實用的“瞳距”測量方法,又是一種出錯率最高的“瞳距”測量方法。
1.瞳距尺和持尺要領
使用瞳距尺(直尺)進行“瞳距”測量,是眼鏡行業最頻繁的一項操作。但是,這也是一項最容易出現缺陷的操作。要想說清楚“瞳距”測量的方法,還得從充分認識瞳距尺說起。
瞳距尺的結構如圖2?50所示。瞳距尺的上方為一直尺,是測量雙眼“瞳距”時用于測量與計量的部位。從長度上講,測量“瞳距”時“X”部位完全夠用了。之所以還要延長到“Y”,是因為“X+Y”還可以用于眼鏡架的相關測量。

圖2?50 瞳距尺及瞳距尺持拿示意圖
瞳距尺的下方,兩個矩形缺口分列于半圓形凹陷的兩邊。半圓形凹陷放置于被測者鼻梁上,使瞳距尺在檢測中保持左右位置穩定結構。兩個矩形缺口是進行單側“瞳距”檢測時的觀察窗口,缺口上方的刻度是單側“瞳距”的計量刻度。
那么,瞳距尺應當怎樣使用呢?這就得從兩個方面說起。一方面是瞳距尺在檢測中應當處在什么位置,另一方面就是怎樣才能待在上述位置上。
(1)正確位置:瞳距尺在檢測中的測量位置應當與屈光矯正眼鏡所待的位置相同。這就要求在測量中,必須保證瞳距尺與眼的位置處于下列狀態。
① 檢測距離:12mm。
② 檢測傾角:10.5°±4.5°。這一角度大小與眼鏡用途有關。
假如不能使瞳距尺與眼保持上述狀態,則會導致測量數據的偏差,而且這種偏差是在檢測者毫無覺察的情況下產生的。這正是不少使用瞳距尺測量數據配制屈光矯正眼鏡經常發生戴用不適的原因。
(2)保持正確位置:這就涉及持尺的方法,圖2?50中尺右側部分中的虛線框和八角矩形就是正確的持尺示意。兩個虛線框表示的是檢測者放在瞳距尺遠側面的右手食指與中指所在的位置;而八角矩形則是右手拇指在瞳距尺近側面的位置。只要三指捏緊,食指與中指略做回勾,瞳距尺就可保持良好的傾斜狀態。還可以用右手的無名指與小指抵住被測者太陽穴部以保持瞳距尺的穩定性。熟練者只需使用大拇指和食指就完全可以完成持尺的動作要求。
(3)正確觀察:瞳距尺位置正確,還不能保證測量就一定正確。要達到測量正確,還必須做到如圖2?51所示意的用單眼在被測者的視線上進行測量。

圖2?51 正確的觀察方向
2.瞳距測量的步驟
從驗光師角度看,具體測量程序如下。
(1)確認測量零點:步驟如下。
① 與被測者正面相對而坐;
② 請被測者用雙眼注視自己的左眼;
③ 右手持尺,將尺置于被測者眼前12mm的位置;
④ 閉上自己的右眼,調整瞳距尺的零點位置,使自己左眼的視線、被測眼右側瞳孔的外緣與瞳距尺的零點成為一條直線(圖2?52)。

圖2?52 瞳距零點對準
(2)確認瞳距長度:在保持上述瞳距尺位置不變的情況下,繼續進行瞳距測量的下列步驟:
① 閉合自己的左眼,睜開自己的右眼;
② 請被測者用雙眼注視自己的右眼;
③ 用右眼觀察自己注視被測者左側瞳孔內緣的視線通過瞳距尺的刻度位置。視線通過瞳距尺位置的刻度值(圖2?53)就是被測者的瞳距。

圖2?53 讀取瞳距測量值
這一測量方法的數值不一定特別精確。它會因檢測者與被測者瞳距的不同,產生一定的誤差。這一誤差比圖2?45所示方法的誤差要小得多。
從青少年屈光不正矯正眼鏡多年配制的實踐看,只要遵照上述方法進行測量,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戴用效果。
(四)反光點測量法
反光點測量法,實際上是一種經過改造的瞳距尺測量法。這種方法需要筆式手電作為輔助工具。測量中,驗光師觀察的不再是瞳孔的邊緣,而是被測者角膜中心對筆式手電投射光的反光點。
操作中(圖2?54)一般是左手持筆式手電,并將其先后垂直置于自己左眼、右眼的四白穴。打開電源,令電珠發射的光投射到被測者的角膜中心。驗光師分別用自己的左眼、右眼觀察被測者右眼、左眼角膜中心的反光點,以右手持尺,測量、確定被測者兩眼角膜反光點的距離。該距離就是配用MC專用青少年近視眼控制漸進眼鏡時可以使用的遠用瞳距。

圖2?54 反光點測量法示意圖
關于反光點測量法的其他注意事項,均同于瞳距尺測量法。
正確測量瞳距對于漸進眼鏡的驗、配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操作。假如在MC專用青少年近視眼控制漸進眼鏡的驗、配中,使用了不正確的瞳距數據,戴用不適的發生率就會明顯增大。假如戴用不適比較嚴重的話,要想達到預期的矯正與控制效果,則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四、近用光學中心距
近用光學中心距(NCD),是配鏡工作中要測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目前很多兒童、少年、青年為有效控制近視的過快發展,已經接受了配用近用眼鏡這一措施,因此正確測量近用光學中心距顯得尤為重要。行業中習慣上將其稱為:近用瞳距。實際上“近用瞳距”的稱謂是很不科學的。在獲取這一數據時,以下兩種方法是嚴禁使用的。
① 用遠用瞳距(PD)減2~3mm作為近用瞳距的方法。這種方法的錯誤在于:眼鏡的加工、配制使用的不是近用瞳距,而是近用光學中心距,將遠用瞳距(PD)減2~3mm得出的數據作為眼鏡定配近用光學中心距使用是不正確的。而且,在定配單上設置“近用瞳距”欄目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嚴謹的事情,眼鏡加工、裝配涉及的只是眼鏡架、眼鏡片,它們之間只有架與片的關系。
② 檢測者睜著兩只眼在距被測雙眼極近的距離測量近用瞳距的方法。此方法測量的一定不是近用瞳距,也一定不是近用光學中心距。人在睜開雙眼時,對空間兩個點的距離進行精確的數字定位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這也是“PD-2~3=近用瞳距(光學中心距)”錯誤的原因。
(一)看圖知理
注視遠距離目標時,圖2?55中的PDL、PDR分別為左、右眼瞳孔中心,兩點的距離就是瞳距(PD),瞳距顯然等于OLOR。

圖2?55 近用光學中心距測量位置示意圖
注視近距離目標(N)時,左、右眼瞳孔中心分別為PL、PR,CL、CR分別是矯正眼鏡左、右鏡片的光學中心。
即OLOR>PLPR>CLCR
顯然,配制眼鏡需要明確的數據應當是CLCR,而PLPR與眼鏡的配制則并無直接關系。
從圖中可知:
△NOLOR∽△NCLCR,即OLOR∶CLCR=EN∶MN
這也就是說,知道EN、MN、OLOR的長度就可以計算出CLCR的長度。
CLCR就是近用屈光矯正眼鏡的光學中心距(NCD)。
被測者的注視距離減去角膜到鏡片的距離就等于MN,即MN=d-12。
被測者的注視距離加上角膜至眼球旋轉中心的距離就等于EN,即EN=d+15?!?/p>
倘若近用光學中心距為30cm。只要將這一距離加上27mm(鏡片與角膜的距離為12mm,角膜前表面距眼球旋轉中心的距離為15mm,兩者之和為27mm)就可以得到:EN=327mm。
NCD=
這個公式進一步可以轉化為:
NCD=
將上式進一步簡化,就可以得出一個新的公式:
NCD=0.9174×PD,約為NCD=0.92×PD。
NCD=0.92×PD就是在知道遠用視線距(瞳距)的情況下,得出近用光學中心距(NCD)最簡捷的途徑。
例如被測者遠用視線距(瞳距)為65mm,將其代入上式,NCD=0.92×65mm=59.8mm≈60mm。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近用視距,計算常數是不同的。而0.92,只是30cm視距的計算常數。
(二)不同注視距離的光學中心距(近用瞳距)
不同注視距離光學中心距(近用瞳距)的計算常數是不一樣的,計算起來相對比較麻煩,而且當著被測者進行計算也欠妥。為了使驗光師在驗光中盡快、準確獲取不同瞳距在不同視距情況下的近用光學中心距(NCD),筆者特將兒童、少年、青年不同的瞳距在不同的近用注視距離下進行計算,并將遠用瞳距(45~70mm)在25、28、30、40、70cm,1m視距時所對應的NCD值列出(表2?11、表2?12),以供各位同仁參考和查閱。
表2?11 奇數遠用瞳距與不同近用距離所需近用光學中心距對照表

表2?12 偶數遠用瞳距與不同近用距離所需近用光學中心距對照表

注:以上兩表中近用距離的計算方式,是以眼鏡到注視點的距離為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