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規模化栽培技術圖解
- 孟慶國 侯俊 高霞主編
- 2271字
- 2021-12-24 12:55:12
第二節 草菇栽培季節、場所、原料和方式
一、栽培季節
草菇在自然條件下的栽培季節,應根據草菇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溫度和當地氣溫情況而定。
草菇屬于高溫型恒溫結實性菌類,菌絲生長溫度20~40℃,菌絲體生長最適溫度為32~35℃,子實體分化發育的適合溫度是27~31℃。因此,草菇的栽培季節多在夏季,通常可以查閱當地氣象資料,找到日平均溫度穩定在草菇最適宜出菇中心溫度27~31℃的時間,往前推6~7天確定為下種的時間。確定了下種時間后,再以這一時間為基準調節各級菌種的制種時間。南方利用自然氣溫栽培的時間是陽歷5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6月上旬至7月初栽培最為有利,因這時溫度適宜、濕度大,溫濕度容易控制,菇的產量高、質量好。盛夏季節(7月中旬至8月下旬)氣溫偏高、干燥、水分蒸發量大,管理比較困難,獲得高產優質草菇難度較大。北方地區以6~7月栽培為宜,如利用溫室可以酌情提前或推遲;采用工廠化菇棚,可周年栽培。
二、栽培場所
草菇對栽培設施要求不高,磚混式食用菌菇棚、工廠化菇棚、種菜用的坡面夯土結構大棚或拱棚、種植雙孢菇用的土棚均可。
三、栽培原料及配方
根據草菇對營養物質需求量的多少,栽培原料分為主料和輔料兩大類。
1.主料
有稻草、麥秸、棉籽殼、廢棉、甘蔗渣、豆秸、玉米芯等,栽培過工廠化的杏鮑菇、金針菇的廢料亦可用來栽培草菇。
(1)棉籽殼 要選用茸毛多的優質棉籽殼、存放時間短的新鮮棉籽殼。栽培前,先在日光下暴曬2~3天。
(2)廢棉 廢棉保溫、保濕性能好,含有大量纖維素,是栽培草菇的優質培養料,但透氣性較差。栽培前,先將其放入pH值10~12的石灰水中浸泡一夜,撈出瀝干后堆積發酵。
(3)麥秸 要選用當年收割、未經過雨淋和變質的麥秸,麥秸的表皮細胞組含有大量硅酸鹽,質地較堅硬且蠟質多,不易吸水及軟化。栽培前需經過破碎、浸泡軟化和堆積發酵處理。
(4)稻草 應選用隔年優質稻草,要足干、無霉變、呈金黃色。這種稻草營養豐富、雜菌少。栽培前,將稻草暴曬1~2天,然后放入1%~2%石灰水中浸泡半天,用腳踩踏,使其柔軟、堅實并充分吸水,撈出即可用于栽培。
(5)甘蔗渣 新鮮干燥的甘蔗渣呈白色或黃白色,有糖芳香味,碳氮比為84 ∶1,與麥秸、稻草相近,是甘蔗主產區栽培草菇較好的原料。用時要選新鮮、色白、無發酵酸味的,一般應取糖廠剛榨過的新鮮蔗渣,及時晾干,貯藏備用。
(6)栽培過杏鮑菇、金針菇的廢料 將廢料從菌袋中倒出,趁濕踩碎,去掉霉變和污染的部分,為減少營養消耗,應及時曬干后貯存備用。
2.輔料
用于栽培草菇的稻草、麥秸等原料中,往往碳素含量高、氮素含量低,配制養料時必須添加適量的營養輔料,才能滿足草菇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條件。常用的營養輔料有麥麩、畜禽糞、尿素、過磷酸鈣、石膏粉、石灰等。
營養輔料的用量要適當,培養料中氮素營養含量過高,會引起菌絲狂長,推遲出菇,另外,容易引起雜菌生長,造成減產。麥麩、米糠和玉米面均要求新鮮、無霉變和無蟲蛀。
生石灰是不可缺少的輔料之一,除可以補充鈣元素外,還可以調節培養料的pH值,并可去除秸稈表面的蠟質等,使秸稈軟化。
畜禽糞作輔料,一般多用馬糞、牛糞和雞糞等,是氮素的補充營養料。使用畜禽糞時要充分發酵、腐熟、晾干、粉碎、過篩備用。
3.栽培料配方
栽培料配方是根據草菇生長發育對碳、氮、無機鹽等營養的需要,經多年栽培、比較、試驗和菇農實踐經驗總結,確定的主料、輔料和水的適宜比例。培養料配方是否適宜,直接影響到草菇的產量和經濟效益。介紹以下常用的配方供栽培者參考使用。
(1)稻草熟料袋栽草菇配方 稻草85%、麥皮10%、過磷酸鈣1%、生石灰4%。
(2)以廢棉為主要原料生產草菇配方 100kg廢棉加5kg石灰。
(3)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草菇配方 工廠化杏鮑菇廢料80%,牛糞5%,過磷酸鈣1%,石灰4%。
(4)采用整玉米芯栽培草菇配方 每畝玉米芯的用量是5000kg/畝(栽培早用料多、栽培晚用量少),雞糞的用量是8~10m3/畝,生石灰用量是2000kg,碳酸氫銨100~200kg。
(5)干稻草和廢棉混合配方 干稻草70kg、廢棉30kg、干牛糞粉10kg、麩皮5kg、石灰2kg。
四、栽培方式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草菇栽培方式,供參考。
1.稻草熟料袋栽草菇
第一種模式是熟料袋栽模式,這種模式利用預濕好的稻草裝袋、滅菌、接種,發好菌后脫袋出菇。生物轉化率約10%,轉化率低(圖2-3)。

圖2-3 熟料袋栽草菇
2.以廢棉為主要原料生產草菇
第二種模式是以廢棉為主要原料生產草菇,將廢棉充分預濕后上架栽培,生物轉化率約20%(圖2-4)。

圖2-4 以廢棉為主要原料生產草菇
3.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草菇
第三種模式是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草菇,選取新鮮的杏鮑菇菌渣充分預濕后即可上架,生物轉化率約30%。這種方法簡便易行,發展面積很大(圖2-5)。

圖2-5 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草菇
4.采用整玉米芯地栽培草菇
第三種模式是采用石灰水浸泡的整玉米芯栽培,栽培原料間縫隙比較大,有利于草菇菌絲生長,草菇產量很高,很多農戶栽培的轉化率能達到60%~80%。栽培后菌渣直接還田,不僅不會對土壤環境造成不利影響,還能培肥土壤、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和生物性狀,促進下茬作物生長(圖2-6)。

圖2-6 整玉米芯栽培草菇
5.周年化栽培草菇
周年化栽培草菇,可以有效利用設施,實現草菇生產的高產高效。生產出的草菇品質較好、不易開傘、保存時間長,菇型也好,適合鮮銷,售價比普通菇高。這種模式的使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圖2-7)。

圖2-7 周年化栽培草菇
6.“一料雙菇”栽培模式
“一料雙菇”模式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模式,采用當地資源豐富的玉米芯和牛糞,在栽培雙孢菇的棚內先生產一季草菇,草菇菌渣發酵后再栽培雙孢菇。這樣只用一茬的栽培料,就能實現草菇和雙孢菇的雙豐收(圖2-8、圖2-9)。

圖2-8 草菇

圖2-9 雙孢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