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局部望診
局部望診是在全身望診的基礎上,根據病情和診斷的需要,對患者的某些局部進行深入、細致地觀察,以測知病情的一種診察方法。人體任何一個局部都是整體的一部分,都與內臟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對局部進行望診,既能診斷局部相應具體的疾病,同時也有助于了解整體的病變。
一、望頭面
主要觀察的是頭部形態、囟門、面部以及頭發的情況。
(一)望頭
對于頭部的觀察,主要是大小、外形和囟門。
1. 頭形
頭的大小測量,是用卷尺從雙眉上方,通過枕骨粗隆繞頭一周。新生兒頭圍一般為34cm,隨著年齡的增長頭圍也隨之有相應的變化,6個月時約42cm,1周歲時約45cm,2周歲時約47cm,3周歲時約48.5cm,5歲以后接近成人。

2. 囟門
囟門是嬰幼兒顱骨接合處尚未完全閉合所形成的骨間隙,分為前囟和后囟。前囟門為菱形,在出生后12個月到18個月閉合;后囟門呈三角形,在出生后4~6個月閉合。囟門的異常包括囟填、囟陷和解顱三項內容。

(二)望發
頭發的生長與腎氣和精血的盛衰關系密切,故望發可以診察腎氣的強弱和精血的盛衰。正常人的頭發有三個特點,黑、密、澤。即中國人的頭發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黑色的,而且頭發要比較多,還要有光澤。


(三)望面部
望面部應從色澤、形態入手,此處重點觀察顏面的形態異常。


二、望五官
(一)望目
目為肝之竅,心之使,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因而目與五臟六腑皆有密切聯系。古人將目的不同部位分屬于五臟(五輪學說)(圖1-2),故通過眼睛不同部位的變化,可以診斷相應內臟的疾病。其中,瞳仁屬腎為水輪;黑睛屬肝為風輪;白睛屬肺為氣輪;胞瞼屬脾為肉輪;兩眥血絡屬心為血輪。

圖1-2 五輪學說示意圖
1. 目色
正常人眼瞼內及兩眥紅潤,白睛色白,黑睛褐色或棕色,角膜無色透明。異常改變的眼睛顏色,也不外乎五色。

2. 目形

3. 目態
正常人的瞳孔圓形,雙側等大,直徑為3~4mm,對光反應靈敏,眼球運動隨意靈活。目態的異常有瞳孔縮小、瞳孔散大、目睛凝視、昏睡露睛和胞瞼下垂5項內容。

(二)望耳
腎開竅于耳,膽的經絡分布于耳朵的周圍,而肝膽是表里關系,所以耳病和腎、肝、膽相關。耳的望診分為色澤、形態和耳內病變。

(三)望鼻
鼻部位于面部比較明顯的位置,望診也比較容易。鼻為肺之竅,與足陽明胃經也有聯系。望鼻可診肺、脾、胃等臟腑的病變。鼻部望診應觀察鼻部的色澤、形態以及鼻內的變化。


(四)望口與唇
望口與唇的異常變化,可以診察脾與胃的病變。望口唇注意觀察其形色、潤燥及動態的變化。
1. 望口


2. 察唇
唇部色診與望面色基本相同,但因唇黏膜薄而透明,故其色澤變化比面色更為明顯,易于觀察。正常人唇色紅潤,是胃氣充足,氣血調勻的表現。


(五)望齒與齦
齒與齦主要反映胃和腎的病變。胃和牙齦、牙齒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經絡上,足陽明胃經分布于此處。腎主骨,而齒為骨之余。牙齒的生長、松動、脫落都和腎氣的盛衰有關系。
1. 望牙齒

2. 望牙齦

(六)望咽喉
五臟六腑病變可反映于咽喉,但肺、胃、腎的病變更為突出,也更具診斷意義。望咽喉主要觀察咽喉的紅腫疼痛、潰爛和偽膜等情況。
健康人咽喉色淡紅潤澤,不痛不腫,呼吸通暢,發音正常,食物下咽順利無阻。


三、望頸項
觀察頸項應注意其外形和動態變化。
正常人的頸項直立,兩側對稱,氣管居中;矮胖者略粗短,瘦高者略細長;男性喉結突出,女性喉結不顯;頸側動脈搏動在安靜時不易見到。頸項轉側俯仰自如,左右旋轉30度,后仰30度,前屈30度,左右側屈各45度。
1. 外形變化

2. 動態變化

四、望軀體
(一)望胸脅
望胸脅可以診察心、肺的病變,宗氣的盛衰,以及肝膽、乳房等的疾患。
正常人的胸廓呈扁圓柱形,兩側對稱,左右徑大于前后徑(比例約為1.5∶1),小兒和老人則左右徑略大于前后徑或相等,兩側鎖骨上下窩亦對稱。


(二)望腹部
望腹部可以診察內在臟腑的病變和氣血的盛衰。腹部望診主要觀察其形態變化。正常人腹部對稱、平坦,直立時腹部可稍隆起,約與胸平齊,老人和小兒腹略呈圓形。臍腹過度膨隆或凹陷均為異常。

(三)望腰背部
望腰背時應注意觀察脊柱及腰背部的形態變化。正常人腰背部兩側對稱,俯仰轉側自如,直立時脊柱居中,頸、腰段稍向前彎曲,胸、骶段稍向后彎曲,但無左右側彎。

五、望四肢
兩上肢和兩下肢總稱為四肢。望四肢可以診察五臟和經脈的病變。望診時應注意觀察四肢、手足、掌腕、指趾的外形和動態變化。
(一)外形

(二)動態

六、望二陰
前陰病變與腎、膀胱、肝關系密切;后陰病變與脾、胃、腸、腎關系密切。
(一)望前陰
前陰病變與腎、膀胱、肝關系密切。

(二)望后陰
后陰病變與脾、胃、腸、腎關系密切。患者取側臥位,望診時應注意觀察肛門周圍有無膿腫、痔瘡、裂口、瘺管外口、脫垂、息肉及肛周濕疹等。

七、望皮膚
望皮膚可了解邪氣的性質和氣血津液的盛衰,測知內在臟腑的病變,判斷疾病的輕重和預后。
望皮膚應注意觀察皮膚的色澤、形態變化。正常人皮膚榮潤有光澤,是精氣旺盛,津液充沛的征象。常見異常表現如下。
(一)色澤異常
皮膚色澤亦可見五色,與五色診法基本相同,其常見而有特殊意義者,為發黃、發赤與發黑。

(二)形態異常


(三)皮膚病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