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心靈之門:自我心理調控手冊
- 袁紅 姜榮環 王昆主編
- 523字
- 2021-12-23 10:19:17
快樂密碼:態度決定快樂指數
長期以來,大多數心理學家更注重研究導致人們憂郁的因素,醫藥公司也因此成功開發了多種抗抑郁藥,以此來提升人們的快樂感受。但是近年來,積極心理學領域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如何通過改變人們的日常行為和思維方式來提升快樂的感受。
加利福尼亞州河岸大學心理學教授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在其新書《如何快樂》中說:抗抑郁藥不能讓人感到更加快樂,它們只是降低和抑制了消極情緒。既然40%的快樂可以由我們通過“有意識的活動”來控制,那我們就應當積極地改變自己的日常思維和行為。
何為“有意識的活動”?柳博米爾斯基認為,快樂的人會在生活中有更多積極、善意的舉動,這些行為使他們樂在其中,從而避免陷入痛苦和煩惱。比如,我的一位朋友,才51歲,是高層管理人員,查體發現肺癌。手術后進行了化療、放療,決定提前病退。從前他一直忙碌工作,不僅占用了鍛煉身體的時間,吃飯睡覺也沒有規律,讓身體透支。現在退下來,他投入了健康養生的領域,上網課學習營養學、心理學,經常鍛煉,關注健康知識,關注飲食健康,幫助養生機構起草一日三餐的科學營養搭配、日常生活作息等。積極快樂的心態,有效健康的活動,使他浴火重生,讓他忘記了自己曾經還是一個患者,提高了他的快樂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