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磁兼容(EMC)原理、設計與故障排除實例詳解
- 張伯龍主編
- 1048字
- 2021-12-17 18:01:30
前言
電磁兼容一般指電氣、電子設備在共同的電磁環境中能執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狀態,既要求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干擾,達到“兼容”狀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使用的電氣、電子設備越來越廣泛。這些設備在工作中產生一些有用或無用的電磁能量,這些能量影響到其他設備的工作,就形成了電磁干擾。嚴格地講,只要將兩個以上的元件(或電路、設備、系統)置于同一電磁環境中,就會產生電磁干擾。
近年來,電磁干擾問題越來越成為電子設備或系統中的一個嚴重的問題,電磁兼容技術已成為許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十分重視的內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電子設備的密集度已成為衡量現代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大量的電子設備在同一電磁環境中工作,電磁干擾的問題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嚴重性;
2.現代電子產品的一個主要特征是數字化,微處理器的應用十分普遍,而這些數字電路在工作時,會產生很強的電磁干擾,不僅使產品不能通過有關的電磁兼容性標準測試,甚至連自身的穩定工作都不能保證;
3.電磁兼容標準的強制執行使電子產品必須滿足電磁兼容標準的要求;
4.電磁兼容性標準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限制進口產品的一道堅固的技術壁壘,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這種技術壁壘對我們的障礙更大。
為了幫助我國的工程師們盡快提高電磁兼容設計水平,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電子電路及電磁兼容測試經驗,編寫了這本書。
書中既全面介紹了電磁兼容設計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又結合實際介紹了電磁兼容測試的相關技術和標準,具體內容包括電磁兼容(EMC)標準知識、電磁兼容各項試驗要求、接地設計 、屏蔽設計、干擾濾波、電纜及連接器的設計、瞬態干擾抑制器件、隔離器件、產品整機及電路板設計、產品的電氣設計和裝配、電磁兼容故障的診斷及整改措施等。
電磁兼容測試檢測工程師們可以根據本書了解電子產品電磁兼容測試的深層意義,而電子工程師可以在產品設計之初就避免出現電磁干擾的問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本書中還詳細地講解了電子產品在電磁兼容測試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以及補救方法,這對沒有經過電磁兼容設計的產品測試是非常有幫助的。本書可供電子愛好者、電磁兼容檢測人員閱讀,也可作為中高等院校電子類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
全書由張伯龍主編,公倩、解東艷、張校珩副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還有張振文、張校銘、曹振華、趙書芬、王桂英、曹祥、焦鳳敏、張胤涵、孔凡桂、孔祥濤、曹錚、王俊華、張伯虎、藺書蘭等。在此成書之際,向有關作者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歡迎關注下方二維碼交流)。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