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經典原文

字詞解析
一:數字的開始。
而:連詞。到,及。
十:古人認為,數生于一,成于十。
古文今譯
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后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無窮無盡。
趣味鏈接
祖沖之:“遲序之數,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釋義:天體運行的規律,不是什么神怪的、不可捉摸的東西,有形體可供觀察檢驗,有數據可以計算推測。

五更叔叔說
什么是進制呢?進制,其實就是進位計數制,比如,X進制,就是表示某一位置上的數,運算的時候,是逢X就進一位。比如十進制,逢十進一;十六進制,就是逢十六進一;二進制,當然就是逢二進一。進制有很多,還有四進制、七進制、八進制等。咱們主要來說說十進制。
十進制是中國的一大發明。考古人員發現,在殷商時期,我們的先人就開始使用十進制計數法了。從已經發現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當中可以看到,當時人們已經能夠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這十三個數字,計算十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這些計數文字的形狀、寫法,雖然在后世有所變化,一直演變成了今天的樣子,但計數的方法卻從來沒有中斷過。十進制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著名的英國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教授曾對中國商代計數法予以很高的評價,他說:“如果沒有這種十進制,就幾乎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商代的數字系統比同一時代的古巴比倫和古埃及更為先進,更為科學。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還是很有智慧的。
當然也有不帶進位的計數方法,比如古人發明的結繩計數法。在原始社會,人們捕獲了很多獵物,吃不完就得先養起來。養了多少只呢?心里得有數啊,對不對?不能睡一覺醒來,少了三只我也不知道,那肯定不行啊!所以就需要計數,十個手指頭顯然不夠用,怎么辦呢?于是就找來繩子,看見一只羊就在繩子上面打一個結,再看見一只羊就在繩子上面再打一個結。這就叫結繩計數法,沒有任何的進制在里面,一個結一個結地這么累計著。但這種方法肯定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萬只羊,打一萬個結,那也別說核對了,看一眼就直接暈掉了。
在日常生活中,小到買菜,大到裝修,我們都需要計算。如果你蓋一個雞窩,那可能用不上太精確的計算,直接蓋就行了。但如果你要蓋一座摩天大樓,離開數學恐怕寸步難行。數學更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工具,很多學科也都離不開數學。所以我們要認真地學好數學,為將來學習其他知識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