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音頻學三字經
- 五更叔叔編著
- 982字
- 2021-12-24 20:49:39
13 了不起的大自然
經典原文

字詞解析
三才:天、地、人。
三光:日、月、星。
古文今譯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指的是太陽、月亮、星星。
趣味鏈接
《莊子》:“天無不覆,地無不載。”
釋義:上天是沒有什么不能覆蓋的,大地也是沒有什么不能承載的。我們做人就應該像天地那樣,沒有什么是無法包容和承載的。

五更叔叔說
每天上學、放學,出門在外,我們抬頭就能看見天,低頭就能看見地,不管你愿不愿意,想不想看,天和地每天就實實在在地呈現在你的面前。那么,天和地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hùndùn)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片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看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一把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天和地分開以后,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用頭頂著天,用腳蹬著地,一使勁兒,天繼續升高,盤古也跟著一起長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倒了。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了變化。他呼出的最后一口氣,變成了風和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泊;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盤古把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變成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話說有一天,女媧一個人行走在茫茫的原野上,眼前是山巒起伏,河流淙淙,草木茂盛,景色秀美。如此美麗的景色,誰能陪我一起賞游呢?這時候女媧一看地上的黃土,有了。她就用黃土照著自己的樣子捏出了很多人。捏人是很辛苦的活兒,女媧有些累了,后來她干脆找來繩子,蘸上泥漿,用力一甩,濺落在地上的泥漿都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人。
再說說太空吧!什么是太空呢?太空指的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咱們去認識三樣會發光的東西。
第一,太陽。只要是晴天,太陽每天都掛在我們頭頂。太陽底下我們能看見東西,這叫光。太陽底下,我們感覺到溫暖,這叫熱。感謝太陽,有了它,才有了萬物生長。
第二,月亮。我們知道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的,我們看到的月光,只不過是反射了的太陽的光。
第三,星星。星星當中,只有恒星會發光,還有一類行星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也和月亮一樣,反射了太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