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視頻號運營從入門到精通
- 新媒體商學院編著
- 2581字
- 2021-12-24 18:06:03
1.2 平臺對比:視頻號優缺點一覽
短視頻行業基本已經是抖音和快手的天下,騰訊當初推出的微視未能打開騰訊的短視頻之路,如今卷土重來的視頻號能否擔此大任?下面將通過與抖音、Instagram進行對比,展示視頻號的優缺點。
?1.2.1 對標抖音:視頻號勝算有幾何?
微信以人、內容和服務為中心,構建了一個獨特的內容生態體系,而視頻號的戰略定位是補全微信的生態內容體系,即補齊微信短內容版塊。短內容創作的門檻相對較低,視頻號便是降低了創作的門檻,給不擅長公眾號圖文寫作的人一個創作的平臺和表達觀點的窗口。
因為抖音同樣是以短內容為主的平臺,所以視頻號被許多人視為是在對標抖音。那么,視頻號對標抖音,勝算幾何?接下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首先需要跟大家說明的一點是,抖音的算法推薦機制是根據用戶喜好推薦相關視頻,所以我們在刷抖音時會看到很多相同類型的視頻。而視頻號目前還在發展初期,算法推薦機制內測時還是官方統一推薦,不過隨著視頻號的發展,已經可以根據“用戶喜好”進行推薦。
了解了抖音和視頻號各自的算法機制之后,接下來就從視頻號和抖音的用戶、抖音的先發優勢、粉絲的遷移成本等來分析視頻號與抖音的各種情況。
(1)用戶群體的優劣勢
據統計,微信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10億,抖音日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在用戶數量上抖音比微信少得多,而視頻號作為微信推出的補全其短內容版塊的平臺,背靠著微信巨大的用戶量,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雖然抖音的用戶比微信少很多,但是抖音的用戶都是確確實實有短視頻需求的用戶。微信的日活躍用戶目前并沒有轉化為視頻號的用戶,并不能保證這些用戶是對短視頻有需求的,且最終能轉化為視頻號用戶。
(2)抖音的先發優勢
在筆者看來,抖音有三個先發優勢。
第一,抖音的生產端用戶有先發優勢。生產端用戶即內容創作者一般對于一個平臺的忠誠度并不高,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內容創作者在多個短視頻平臺都有賬號,發布的也是相同的內容。加上抖音的各種功能比視頻號更加成熟,所以視頻號開放之后,很多運營者都是直接搬運自己抖音發布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不排除部分視頻號用戶已經看過了,也就不能吸引到他們了。
圖1-17所示為某音樂博主在抖音和視頻號上發布的同一個視頻,可以看到這個視頻在視頻號上點贊數是5000多,評論數不足200;在抖音上該短視頻點贊數達到了5萬,評論量超過了2000。這并不是個例,而是視頻號所面臨的比較現實的問題。當然,微信視頻號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這樣的現象其實是正常的。
圖1-17 不同平臺上的同一個短視頻
第二,抖音平臺的工具和運營策略有先發優勢。抖音的各種功能和工具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已經日趨完善。就拿視頻剪輯器來說,“剪映”是抖音的官方視頻剪輯器,“剪映”的各種功能都和抖音緊密相連,從“剪映”可以直接進入抖音頁面,并且“剪映”還提供各種抖音熱門的視頻背景音樂的模板,用戶可以模仿著制作自己的視頻。
“剪映”非常適合普通用戶剪輯視頻,用戶不需要有很好的剪輯技能,所以很受抖音用戶,甚至是非抖音用戶的喜歡。視頻號暫時還沒有自己的官方剪輯器,雖然也可以用“剪映”剪輯視頻,但是官方和非官方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抖音的運營現在已經有了成熟的運營機制,不管是對內容的把控和引導,還是與“大V”和明星的合作,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而視頻號還在摸索階段。筆者認為,視頻號可以在借鑒抖音成功運營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特色,創造新的亮點。
第三,抖音的原創內容有先發優勢。抖音的內容產品包括短視頻、長視頻、直播等,相比于視頻號只能發布短視頻和9張以內的照片,產品要豐富得多。此外,抖音非常注重視頻的背景音樂,現在有很多老歌、新歌都是先在抖音上火起來,然后才在各個音樂網站流行。
例如,《學貓叫》《處處吻》《芒種》等都是抖音熱歌。對于短視頻來說,配樂會直接影響視頻的質量,可以說抖音在音樂的運營和推廣上有不可小覷的優勢。而視頻號目前似乎并沒有重視視頻音樂。
(3)用戶的遷移成本
用戶的遷移成本,換句話說就是,面對同質化嚴重的內容,用戶已經習慣了在抖音上觀看,要想把他們吸引到視頻號上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視頻號和抖音的內容界面不同,抖音上可以全屏觀看,視頻號上卻是非全屏觀看,用戶需要適應。
抖音雖然也屬于社交軟件,但實質更偏向視頻娛樂。而視頻號目前看起來比較像朋友圈的視頻版,社交性更強。
?1.2.2 對標Instagram:視頻號是其“國內版”?
微信創始人曾在演講上說:“朋友圈本質上是什么,朋友圈其實開創了一個新的社交場所,它不只是一個時間流,我把它比作一個廣場。你每天會花半個小時從廣場走過,然后在廣場里面你會迎面看到一堆人在那里討論不同的東西,聊不同的東西,有各自的主題。然后,你經過每一群人,這里面都是你認識的人,你可以停下來參與到任何一個小圈子的討論中,你會發現每一個小圈子也全部都是你認識的人。但是,這個廣場(朋友圈)因為封閉性,帶來了社交壓力,如果把這個廣場開放,依然是社交場所,但是社交壓力小得多,且內容會更豐富。”按照該創始人的這種期待,視頻號其實更像是Instagram,甚至有人說,視頻號就是國內版的Instagram。圖1-18所示分別為視頻號和Instagram的界面。
圖1-18 視頻號和Instagram的界面
關于視頻號對標Instagram,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來看。
(1)視頻號的形態
前面說了視頻號的形態更像Instagram,而且兩個的界面比較相近。此外,視頻號雖然叫視頻號,同樣是可以發圖片的。
Instagram以前其實是圖片社區,像視頻、直播、Story和IGTV等視頻功能都是后面慢慢開放的。現在的Instagram比較像我們國內的新浪微博,但是Instagram的社交性比較強,微博則屬于媒體平臺,社交性較弱。
(2)用戶“看熱鬧”的需求
現在國內大家比較常見的“看熱鬧”的App是新浪微博。不管是國際大事,還是生活瑣碎等各種新鮮事都可以在新浪微博上面看到。圖1-19所示為新浪微博熱搜頁面。有時候我們要用微信和朋友聯系,又想在微博上“看熱鬧”,就得兩個App來回換。但是,微信推出視頻號之后,用戶“看熱鬧”直接在微信上就可以了,相對方便很多。
圖1-19 新浪微博熱搜頁面
(3)滿足陌生人社交的需求
視頻號與Instagram比較相近的還有一點,就是兩者的社交性相對于其他平臺來說比較強,為素不相識的人提供了一個互相認識的平臺。
微信本就是一個即時的通信平臺,雖說視頻號是微信單獨推出的功能產品,但是視頻號始終都是微信內容生態的補全,和朋友圈一樣,不可否認它的社交性。而微信朋友圈需要加微信好友之后才能看到;視頻號則不需要加微信好友,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可能看得到你分享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