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與父母對著干是典型的叛逆行為

叛逆期案例

君君媽媽發現:自從上了三年級,自己的寶貝兒子好像吃錯了藥似的,你喊他向東,他偏偏向西;你讓他穿衣服,他就偏偏去疊被子;你讓他吃飯,他卻專心致志地看電視,對自己的話充耳不聞。為此,爸爸無奈地稱君君是個“小倔驢”,沒少沖君君吹胡子瞪眼。但是君君面對面色微慍的父母,仍然我行我素,毫不悔改。

結果,在“十一”長假中,爸爸終于忍無可忍地對君君施行了“家法”,本以為在“武力”威脅下,君君的行為會有所收斂,誰知道君君的“倔驢”行為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變本加厲。以前君君對爸爸媽媽的話多少還能照著做,現在君君“明目張膽”地跟爸爸媽媽對著干。爸爸媽媽越是不讓他做的事情,他越是想方設法地去做。例如在早晨上學的路上,他故意掙脫媽媽的手,闖了紅燈,當時真的把媽媽嚇壞了。

面對君君的反常行為,爸爸媽媽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得向君君的班主任求救。班主任聽了君君父母的描述后顯得非常吃驚,她對君君父母說:“君君在學校是個很守紀律的孩子,對老師的話也都認真執行,完全沒有異常表現。”

聽了老師的話,君君父母更是疑惑了:為什么君君在學校能夠聽老師的話,做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怎么一到家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了呢?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孩子與父母對著干是典型的叛逆表現,媽媽要耐心疏導

天真活潑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正值“七歲八歲討人嫌”階段的孩子,除了天真活潑,似乎還夾雜著些許讓家長無可奈何的“叛逆”。家長越是不允許的事情,孩子卻偏偏要去“觸雷”:讓他穿鞋,他卻穿衣;讓他慢點兒走路,他卻一路小跑……孩子似乎有意地挑戰家長的忍耐極限,用反抗行為考驗著家長的耐心,常常惹得家長怒火中燒,最后不得不用“武力”來捍衛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實際上,步入小學階段以后,隨著知識的積累、心智的成熟,以及生活經驗的增加,孩子對于事情已經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當父母的命令引起孩子的不滿時,孩子就會出現情緒上的排斥,故意與父母作對,這是典型的敵視父母權威,以盲目反抗來發泄不滿的表現。

當孩子出現故意和父母對著干的行為后,一味地打罵孩子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大多數和父母作對的孩子不會懼怕父母的暴力,相反地,也許會導致越打越皮,越打越不聽話的后果。當這種情況出現后,家長再想走進孩子的世界就真的不容易了。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處理這類情況,家長不妨參照“巴納姆效應”解決難題。

巴納姆效應又稱暗示效應。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而孩子恰恰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群體。孩子與家長對著干體現了孩子的性格剛毅,而暗示效應正好起到“以柔克剛”的效果。讓孩子在無形的影響下,“融化”他的反抗行為,自發地改變思想,從而真正地改正其作對的行為。

叛逆期方法指導:

方法一:迂回式地指引孩子

在巴納姆效應中,情緒低落、渴望被理解的人是很容易被暗示的。當孩子出現故意和父母對著干的情況時,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是很掙扎的。所以,此時的家長應該試著理解孩子內心的困擾,用迂回的方式指引孩子,讓孩子的內心放松警惕,平易地接受父母的建議,而不是采用“以毒攻毒”的專橫方式解決問題。

虹虹盼望的暑假終于來了!在放學的路上她就幻想著每天早晨迎著太陽在公園里和好朋友小婉一起練習為國慶節編排的舞蹈,跳累了還可以在湖邊寫生,多美好的暑假呀!虹虹想到這些,心里真是高興極了。

剛進家門,虹虹媽媽就拿過一堆補習班的簡介,興沖沖地問虹虹:“閨女,你這暑假可不能松懈啊,咱們得多報幾個補習班了。”

“啊……”虹虹聽了媽媽的話,心里有些不太愿意,她小心翼翼地問:“那我每天早晨能和小婉練習完舞蹈再去嗎?我們都說好了的。”

“那可不行!這些補習班是從早晨七點半就開始了的。你哪兒有時間去練習舞蹈啊!先上補習班,其余的等寒假再說吧!”虹虹媽媽堅決地拒絕了虹虹的請求。這下虹虹可著急了,她急忙說:“這個舞蹈是要在‘十一’表演的!不能等到寒假再練習的!”“那也不行!和學習比,什么都得靠邊兒站!我跟你說,補習班一天都不許落下,你必須得去!”

虹虹看著媽媽怒氣沖沖的樣子,心里委屈極了,眼淚也不自覺地流了下來。可是媽媽依然不理睬虹虹。

第二天,媽媽親自送虹虹去補習班。可是回家的時候,媽媽和虹虹說什么她都裝作聽不見。媽媽喊她洗手吃飯,她就故意用小臟手拿饅頭;早晨起來虹虹也不按時起床,補習班的課每天都會遲到。媽媽知道,虹虹是在跟自己賭氣呢。她想:小孩子,使使性子也就過去了。可誰知道,虹虹的性子一直沒使完,等開學時,虹虹還在故意和媽媽作對。這下,虹虹媽媽心里可后悔極了。

在虹虹的例子中,其實虹虹媽媽完全可以避免虹虹的反抗行為的。虹虹媽媽可以說:“虹虹真是個多才多藝的好姑娘。學習上如果能夠在暑假更上一層樓,那就太好了。你覺得用業余時間報個補習班怎么樣?學習和舞蹈雙優的虹虹,肯定會讓老師和同學們大吃一驚的!”這樣既沒有強制性地阻攔虹虹跳舞,又能建議虹虹上補習班,試想一下,在這番話語描述下,虹虹又怎么會拒絕呢?

因此,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家長也應該注意一下技巧,有時候直截了當不是達到目的的最佳途徑,迂回式的暗示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方法二:感同身受,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居高臨下地命令孩子。孩子在思想和心智逐漸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斷。盡管這些判斷會顯得有些幼稚或不足,但是孩子還是強烈地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當家長命令孩子時,往往會因為孩子的不執行而惱怒,甚至給孩子扣上“犟驢”、“死擰”的帽子。這時,家長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太過專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使得孩子沒有感覺到自己是被愛、被理解的,這才引發了孩子的反抗行為?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輕松、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那么孩子必定不會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因此,家長應該時常地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這樣才能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從而避免孩子出現反抗情緒。

方法三:信任——對孩子的最大肯定

孩子故意與父母對著干,也可能是因為父母對他不信任。孩子會想:既然你這么不相信我,我何必做得那么好呢?還是破罐子破摔吧。這樣就會使得事情適得其反。反之,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就能有效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減少他的逆反行為。

牛牛媽媽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有了小偷小摸的習慣。剛開始,牛牛總是要零錢買零食,媽媽怕吃太多零食影響牛牛的健康就不給他零用錢了。后來,家里的零錢罐中的零錢總是莫名其妙地減少。牛牛媽媽還以為是他爸爸拿去買東西了。后來,牛牛爸爸也感覺奇怪的時候,他們才想到:會不會是牛牛拿的呢?

下午,媽媽故意把五元錢放到零錢罐旁邊,偷偷地觀察。果然,牛牛看了看周圍,悄悄地把錢裝進了口袋。當時牛牛爸爸可氣壞了,他怒氣沖沖地想要找牛牛“算賬”。媽媽急忙攔住爸爸,故意很大聲地問:“咦?我剛剛放的五塊錢怎么不見了?”爸爸一愣,會意地點點頭說:“不知道啊!不會是牛牛拿了吧?”媽媽堅定地說:“不可能!牛牛不是那樣的孩子!他不會不經過同意就隨便拿家里的錢的,那是小偷才會干的事!牛牛絕對不會的!肯定是我把錢放在別的地方了,我再找找,你可不能冤枉牛牛呀!”

說完,爸爸媽媽就回了房間。等他們再出來的時候,零錢罐邊上赫然放著五塊錢。從那以后,牛牛再也沒有私自拿家里的錢了。

對于孩子來說,還沒有很準確地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的內心還很脆弱,一頓嚴厲的批評可能會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有時候,給予充分的信任是能夠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絕好辦法。如果牛牛的爸爸發現牛牛偷拿零錢的行為后,打罵牛牛,那么他很有可能會故意和父母對著干,繼續偷拿家里的錢,這反而會強化牛牛的錯誤行為。

孩子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處理問題不當而引發的后果。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純潔的化身,而信任孩子是父母對孩子的最大肯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南安市| 洛宁县| 丽水市| 鲜城| 榆林市| 苍山县| 开远市| 镇宁| 利辛县| 晋宁县| 环江| 清丰县| 翁源县| 重庆市| 阳春市| 肥东县| 射阳县| 浏阳市| 大渡口区| 扎囊县| 营山县| 浦北县| 建宁县| 若羌县| 衢州市| 育儿| 公安县| 朔州市| 炉霍县| 共和县| 绥中县| 团风县| 梁山县| 古蔺县| 西畴县| 巴塘县| 北流市| 当雄县| 个旧市|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