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沙場
- 陳勝利
- 2261字
- 2021-12-10 18:58:58
七、景獻太子之死
因共同策劃謀殺韓侂胄,皇子趙詢與楊皇后、史彌遠結成牢固的政治同盟。
韓侂胄被殺后,趙詢很快被詔立為太子。
在楊皇后、太子支持下,史彌遠坐火箭一樣被提拔,嘉定元年(1208)七月,兼參知政事。十月,在錢象祖升為左相的同時,拜為右相兼樞密使。南宋以右相為尊。這時,距離史彌遠當上禮部侍郎兼刑部侍郎還不到一年。
寧宗事后對矯詔的史彌遠沒有做任何處分,還聲稱要革除韓侂胄的弊政,廣開言路。在清洗韓黨的同時,將韓侂胄的政敵、已死去十多年的趙汝愚盡復原官,贈謚“忠定”。朱熹被賜予文臣最高榮譽的字謚,稱“朱文公”。韓侂胄專政時期的國史記載被修改。
寧宗這一系列的舉措史稱“嘉定更化”。
而正如有的史家所言,寧宗在南宋皇帝中最無作為,在位長達三十年,沒有做成一件像樣的事,所謂的“更化”,其實就是做做樣子罷了。
寧宗的身體也不太好。他走到哪里,都有兩個小太監扛著兩扇小屏作前導,一屏上寫“少飲酒,怕吐”,一屏上寫“少食生冷,怕肚痛”。晚年的寧宗很少去妃嬪處,并迷戀上了道教修煉之術。
另據南宋周密在《癸辛雜識》中記載,寧宗智力有問題,“不慧而訥于言”,有時候金使入見,他常常令宦官代他作答。
寧宗的這些情況都為史彌遠專權創造了條件。
史彌遠拜右相后不到一個月,其母去世,按例須丁母憂去位。如此,朝中將出現左丞相錢象祖一人獨相的局面。史彌遠不愿這樣,很快,指使臺諫官彈劾錢象祖,令他罷相。
在史彌遠歸里守喪的第五天,趙詢建議寧宗在臨安賜宅一座,命史彌遠就第持服,以便隨時咨訪。但史彌遠故作謙虛,仍居鄞縣。
寧宗派內侍請史彌遠回朝,出于對朝廷生變的擔憂,次年五月,史彌遠守制半年后回朝,重新出任丞相。三個月后,朝廷舉行冊立皇太子典禮,趙詢的太子地位完全確立。
軍官羅日愿等不滿史彌遠乞和弄權,準備埋伏人馬,在史彌遠渡錢塘江回臨安時截殺他,然后擁兵入宮,逼迫寧宗下詔宣布史彌遠等人的罪行。不料事泄,羅日愿被捕,處以磔刑。
史彌遠從吏部奪取官吏的任免權,宰執、侍從、帥守等要職,都由他推薦的人擔任。起用真德秀等理學人士只是裝點門面,史彌遠真正重用的是他的黨羽。他的死黨薛極和胡榘最受重用,名聲也最差,民謠稱“草頭古,天下苦”,說的就是這二人。
史彌遠接下來對臺諫官進行了清洗,把自己的黨羽插入其中。凡臺諫官所上奏疏,他事先都要看稿,覺得不中意便隨意涂抹,或令門客親信修改,直到他滿意了才肯放出,有些重要奏章甚至全文出自其手。
一時間,朝野上下皆言相不言君。一日宮中宴飲,伶人照例演出自編自演的小雜劇。只見一個伶人上場,拿著一塊拳頭大的石頭,用一枚大鉆去鉆,鉆了很久,累得氣喘吁吁,也未鉆進,他長嘆一聲說:唉,鉆之彌堅!這時,又一伶人上場,照著鉆石人的頭猛敲了一下,喝道:你不去鉆彌遠,卻來鉆彌堅,當然鉆不進去了!
又一日,史彌遠在相府開筵。一伶人演劇時念白說:“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另一人打斷他說:“非也,盡是四明人。”史彌遠故里鄞縣原屬慶元府,慶元府又稱四明。
史彌遠擅權遭到朝臣反對,權兵部尚書倪思多次向寧宗上疏,希望能革權臣之弊。寧宗不理。
許多人以為,韓侂胄被殺,史彌遠鏟除了政治對手,成了權相。
這只說對了一半。
事實上,在史彌遠擅權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對他極有利、助推他擅權的事——太子趙詢于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六日突然在臨安病死。
趙詢五歲入宮,死時已二十八歲,眼見不日就要接班,甚是可惜。寧宗養趙詢養了二十三年,費的心血自然不少。寧宗心情悲痛,贈太子謚號“景獻”,令厚葬,并詔刑部尚書徐應龍全權負責喪禮,他本人親自參加發哀。
太子是儲君,太子去世非同小可。而且,景獻太子也不是一般的太子,他是寧宗好不容易才選立的儲君。寧宗本不缺子嗣,后宮先后給他生下八子,蹊蹺的是,竟無一成年。寧宗不得不從宰執大臣所請,將宗子、太祖十一世孫趙與愿養在宮中,賜名趙曮(立太子后改名趙詢)。
太子突然離世,令宋廷的最高權力結構出現了微妙變化。
此前,朝中大權雖掌在史彌遠手中,但太子在,而且業已成年,一旦即位,斷不會像寧宗那樣當甩手掌柜。太子對于史彌遠無疑是一種隱形的、潛在的制約,現在,太子沒了,寧宗須另選接班人,南宋政壇又要來一番重組。
寧宗無子,但宗子很多,不用擔心接替的人選,寧宗很快另立皇弟沂王趙抦之子趙貴和為皇子,賜名竑,授寧武軍節度使,進封祁國公。又加檢校少保,封濟國公。
一切看似波瀾不驚。這畢竟是皇家自己的事情,由皇帝與少數幾個宰執大臣決定,臨安百姓對景獻太子去世以及趙竑繼任皇子并未給予過多關注。
按理,趙竑不日將晉升為太子,等寧宗去世后自然繼位。然而,若干年后,趙竑并未順理成章地登位,相反,由于與史彌遠交惡,趙竑以被廢、被殺的極端方式謝幕。
史彌遠一開始便留意新皇子的動向。
史彌遠探知趙竑好鼓琴,便花錢買來一位善琴的女子進獻,做他的線人。“英雄難過美人關”,皇子趙竑也沒能過這一關。這位貌美的女子不僅善琴,而且知書,深受趙竑喜愛,引為紅顏知己,從此,他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史彌遠手中。
趙竑年輕氣盛,對史彌遠專權頗不滿,言語中有所流露,被他的老師真德秀看出來,真德秀教他說:把太后伺候好,先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不要干預政事,位子不到,時候不到,急于行事,往往要壞事。
對這些金玉良言,趙竑不以為意。一日,他指著地圖上的海南島說:哪天得志一定要把史彌遠流放于此。又私下稱史彌遠為“新恩”,意思是將來要把他發配到嶺南的新州、恩州。還趁著酒醉把史彌遠進獻的玩巧打了個粉碎。
這些事情都通過琴女傳到史彌遠那里。
史彌遠既驚又恨,他史彌遠可不是吃素的,一個陰謀廢掉趙竑的計劃漸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