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筆桿子是怎樣煉成的:公文寫作實戰作者名: 李永新本章字數: 2125字更新時間: 2021-12-09 15:56:10
第1節 舍得花精力,都能寫得好!
寫材料,不像搞門檻極高的高科技,只要舍得花精力琢磨、下苦功儲備,保持絕對專注度,都能煉成筆桿子。
一、寫材料與天賦、專業有無關系?
能否寫好材料,與天賦沒有絕對關系,與肚子里有沒有貨、有沒有文采沒有絕對關系。一般而言,只要能夠分清主謂賓定狀補,只要能夠找準句子主干、劃分長句成分,只要不是病句連篇、一逗到底,寫材料就完全夠用了。
能否寫好材料,與專業也沒有絕對關系。有的學工科的人,材料寫得非常棒。有的學中文的人,材料還沒有完全得到認可。
愚拙是學體育的,剛開始寫材料時蠢得要命,但絲毫沒影響信心。健康的身體底子、頑強的意志和不服輸的狠勁,一直支撐自己不斷奮進,逐漸能夠獨當一面。
其實,在機關里寫材料,不是在學堂里悶頭寫作文。即便是寫作文,如果沒有對生活的深度體驗和思考,也難以寫得足夠優秀。
寫材料,不是內在文采的流淌,不是無端想法的外化。材料應是聚焦實際問題、廣泛占有素材、深度工作實踐、全面兜清上情下情內情外情后進行輔政鼎新的工具。
從這個角度講,材料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廣泛調度調研、深度實踐思考的產物。
二、從“怕寫”到“怕不寫”
愚拙剛從學校走進機關業務處室時,很長一段時間主要是跑跑顛顛,沒多少材料可寫。過了一段時間,被領導關注到后,就經常被拉去敲鍵盤,深夜推稿子。剛開始感覺挺新鮮的,時間長了,或許厭倦了無盡的熬夜,或許興趣還不夠濃、能力還不夠強,就特別“怕寫”。這時候,雖然內心里“怕寫”,但由于長期跟著領導推稿子,也逐漸熟悉了各類稿子特別是講話稿、匯報稿的基本特點,培養了基本的公文語感。
幾年后,愚拙從機關業務處室調到了機關辦公室,負責文字綜合工作。來到這個崗位,心里充滿了敬畏、壓力、動力,開始有了那么一點“不怕寫”的意思。前一年半的時間,主要擬寫工作要點、工作目標責任制、工作推進方案、工作總結等基礎類文稿,得以在較短時間內熟悉了各方面業務。感覺成長最快的是2017年,那時候開始逐漸承擔主要領導的講話材料。領導曾是組工干部,其材料特點是思維靈活、視野開闊、語言精練、引經據典,且每季度要開一次全省調度會。這對我們材料組既是巨大挑戰,又是難得機遇。為了打好提前量,我不斷擴大有效閱讀量,不斷擴展和固化信息渠道。在服務領導的過程中,我的閱讀量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增大,擬寫急難險重綜合材料的能力不斷提升。
那時候,我經常思考:一個優秀的寫手,應該能迅速適應和服務不同的領導。于是,我的閱讀范圍及內容,除了根據領導個人特點適當調整外,更多是適應不同領導共性思維特點。隨著能力的提高和領導的信任,我承擔的任務更多了,工作節奏更快了。比如,以前三天一個大材料,現在變成一天三個,忙起來甚至沒有主動學習、主動閱讀的時間。但,一波大材料出手后,在狂補未讀報刊和文件時,竟然有種“怕不寫”的心理,怕一旦不寫,火熱的手感會冷卻下來。
那么,如何盡快從“怕寫”到“怕不寫”呢?結合自身經歷,同大家作以分享。
1.端正對“寫”的認識
態度決定一切!前面說過,在牛到一定程度前,全是態度問題。
每個人都想成長進步,而能“寫”是成長進步的捷徑。也許有人會說,能寫的不如搞關系的。
但愚拙要說,能“寫”也是分層次的。要寫就寫到領導絕對放心,就寫到單位人人盡知,就寫到別人寫不出的材料你能寫,就寫到別人能寫的材料你寫得更好!
現實中,也有人或許因種種原因偏佛系,無欲無求,畏寫、愁寫、躲寫、推寫。
但愚拙相信,大多數人心里還有夢想,還想有所作為。那干就完了,“寫”就完了!不必從眾,不必畏難,和愚拙一同以文輔政鼎新!
沒有基礎,可以在任務中慢慢夯實;沒有技法,可以在實戰中慢慢培養。
渴望成功、追求卓越、堅持不懈、爭強好勝、愿意吃苦的內在驅動力是最難得的。
只要你愿意8小時內保持絕對專注度,并拿出足夠多的業余時間,愿意花寶貴精力琢磨,甚至吃飯走路時都樂此不疲地思考,就離心中目標不遠了。
2.要練好苦功
材料這東西,不像搞原子彈那樣需要很高的門檻,不像打職業籃球那樣需要一定的天賦,只要你足夠努力,足夠專注,舍得花精力,舍得花時間,肯定能夠練出來。
平時的海量閱讀和思考深度,直接決定了戰時稿子的廣度、深度和厚度。
有活時要努力干活,無活時要及時練功,練積累功,練復盤功。
要把功夫下在平時,把任務散到閑時,爭取做到閑時不閑沉淀儲備、忙時不忙有糧不慌。
具體,可以在深度研究事、人、體、景上練好苦功,多搜集各方面材料,多掌握各方面情況,多琢磨共性的方法技巧,大集成地建構起自身寫作體系,不斷錘煉能時刻擔當起單位大材料的能力。
3.要有極端苛刻的工作標準
材料無大小,要利用好每次練兵的機會。
對待任何一個材料,都要多些敬畏,都要寫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最誠懇的態度。
在體制內,有很多朋友可能會抱怨,能力越大,寫得越多。可從愚拙和不同層級單位的很多筆桿子交流看,寫到一定程度,特別是進入領導視野之后,寫得就更“垂直”了,就能夠從一些事務性工作和中小材料中解脫出來了。
要樹立嚴苛的標準,杜絕簡單粗暴地抄來抄去,必須吃透上情下情內情外情,必須把進展兜全、把問題搞透、把對策寫細,必須求新、求全、求實,根據具體需要,寫出或者大而全或者小而美的精品。
愿我們都能夠從“怕寫”,到“怕不寫”,再到“不怕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