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機構投資者一樣思考:散戶逆向投資策略實戰(zhàn)指南
- 黃佛森
- 840字
- 2021-12-09 11:47:10
1.1 “反”—逆向投資獲利才最豐厚
“反”字,即相反相和。生活中,你會發(fā)現相反的一對放在一起是最和諧的,如物理中的陰陽兩極會互相吸引,陰陽相交則通,通則無咎。我覺得其對股票投資的啟示就是“逆向投資”,關注大家不關注的,或者大幅下跌的。在實踐中,逆向投資往往是獲利最豐厚的,特別是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逆向投資可以很好地規(guī)避流動性風險,在市場熱度高時退出可以賣個好價錢,在市場冷淡時買入可以買個好價位。
縱觀那些成功的投資者,多數都有著逆向思維,如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后文均簡稱為巴菲特)、塞斯·卡拉曼(Seth Klarman);耶魯大學基金、奧本海默基金及高瓴資本等一些QFII,國內的淡水泉、重陽投資、高毅資產。
2015年開始我也對兩融投資者參與交易的活躍度進行了統(tǒng)計,該數據與換手率差不多,只是它觀察的是市場上兩融投資者的參與交易的活躍度情況。如圖1.1所示,A股兩融賬戶活躍度見底的時間與股市見底的時間幾乎是對應的;兩融賬戶活躍的見頂時間與股市見頂的時間也幾乎是一一對應的。這也再次證明市場是反人性的,在市場參與者都一致性地不愿交易或者極度悲觀的時候,市場其實已經見底;反之亦然。
當然,逆向投資之所以獲利豐厚,是因為其要面對巨大的挑戰(zhàn)。首先,逆向投資者在受到市場普遍質疑的時候能堅定信心,否則可能會倒在黎明前;其次,逆向投資者低估的股票仍有可能進一步下跌,多數市場老手死在抄底的路上。正如耶魯大學基金首席投資官大衛(wèi)·斯文森(David F. Swensen)在其《機構投資的創(chuàng)新之路》中所說的“逆向投資者并不意味著讓投資者一味地逢低買入,但越是不被看好的投資,越要對基本面進行認真分析”。
因此,逆向投資并不是盲目地逆勢而動,而是要順勢而為,只不過這個“勢”是市場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但它并未被市場上所有的參與者發(fā)現和認可。要看清這個“勢”,就必須認真分析基本面,如本書隨后所說的“要建立在認識周期的基礎上”,認識宏觀周期、行業(yè)周期以及公司的生命周期,避免倒在黎明前。

圖1.1 A股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兩融賬戶活躍度
【數據來源: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