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并購與市值管理(20)
從市值管理的角度看,并購重組是一種金融交易,通過企業產權、控制權的轉移和重新組合,來達到改變企業原有狀態、整合資源、增加或轉移財富的目的。在資本市場上,流動性較高和交易成本較低,并購重組這種外延式增長方式能夠使得公司市值迅速增長。
上市公司的估值明顯高于非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將非上市公司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就會獲得一個相對較高的流動性溢價,結果就是能夠快速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盈余,增加上市公司的市值總量。這樣就可以實現并購重組雙方的共贏,因此,并購重組一直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21)。
在并購重組中存在一個普遍的情況,在并購交易的當年,大部分公司的市值會有很大的躍升,但是在隨后的幾年里,部分公司出現了市值下跌的情況。并購交易當年市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投資者對并購給予的預期溢價;二是第一次合并報表,凈利潤、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盈余等財務數據都比并購交易前要好很多。

圖1-5 谷歌上市后市值變化(22)
隨后幾年市值出現下跌的原因也主要有兩種:一是一些公司的并購交易出發點本就是“偽市值管理”,進行忽悠式重組的資本套利,市值在資本大鱷套利退出后肯定暴跌。二是沒有做好并購后的整合。有效整合后的外延式增長,將使市值的增長有可能出現倍增的效應,但是若是整合不利,市值即使有一段時間的突飛猛進,隨之也很容易跌回原點甚至更低。
在成熟的美國證券市場,大量上市公司通過并購和整合,促進市值增長,為股東帶來更好的回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谷歌。
谷歌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市值約為226億美元,10年后的2014年,市值約為4000億美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谷歌市值已達82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四,萬億美元市值觸手可及。
在14年間,谷歌依靠什么實現了近40倍的市值增長?這里有一組數據,截至2018年底,谷歌共收購241家企業,其中上市后收購232家企業(23)。成功的并購和整合是谷歌跨越式增長的秘訣。對于谷歌市值管理和企業成長重要與精彩的收購包括Android、Youtube、DoubleClick、AdMob、摩托羅拉移動、Nest、Apigee。
2005年,谷歌以5000萬美元收購手機操作系統廠商Android。單論這筆交易規模,甚至都不排不上谷歌的前20位。但是,這筆收購對于谷歌和移動互聯網而言,可能是硅谷歷史上最重要的并購交易之一。在谷歌的手里,Android超越Windows,成為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統平臺。并購5年后,Android便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有33%的份額,截至2017年底,Android已占據86%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24)。但是在并購之初,Android只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當時,Android創業團隊遇到了資金問題,所以向三星和谷歌等大公司伸出橄欖枝。與拒絕投資的三星不同,谷歌直接給出了收購的方案,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達成了交易。更關鍵的是,收購結束之后,谷歌便拿出1000萬美元以專利的形式支持Android的努力(25)。如今,占據86%移動互聯網設備的Android承載著谷歌移動生態,為谷歌筑起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谷歌不僅在備戰即將到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還瞄準了視頻領域。2006年,谷歌以16.5億美元通過股票支付的方式收購了Youtube。這樁十幾億美元的大宗收購案距離Youtube成立僅僅一年,證明了谷歌選擇并購標的的慧眼如炬。收購Youtube的當年,網站已擁有1億個視頻,用戶2000萬。經歷12年的發展,Youtube月活躍用戶達19億,在視頻網站中穩坐全球第一。Youtube在谷歌的戰略重要性上甚至超過了搜索業務。除了巨大的互聯網流量和隨之而來的廣告客戶,Youtube成為展示谷歌生態的鏡子,引導客戶使用谷歌服務。這種經營協同效應,成為谷歌對抗Facebook、蘋果等競爭對手的重要武器。
在強項搜索和廣告業務上,并購成為谷歌鞏固競爭優勢的手段。2007年和2009年,谷歌分別以31億美元和7.5億美元收購在線廣告廠商DoubleClick與AdMob。前者是谷歌垂涎已久的資產,在和微軟、雅虎、AT&T的并購追逐中,谷歌給出了令DoubleClick難以抗拒的價格。這筆收購幫助谷歌在品牌廣告市場建立優勢,通過廣告聯盟建立了更多的合作關系,做大了谷歌的廣告市場蛋糕。而2009年,在谷歌自己的Android生態下成長起來的AdMob,也被納入囊中。在移動互聯網爆發之際,谷歌又搶先一步把移動廣告商據為己有。隨著Android在智能設備市場的攻城略地,谷歌的移動廣告服務日進斗金。
谷歌的并購決策隨著公司戰略不斷演進。第一階段,谷歌要做好一家廣告公司,Youtube帶來大量廣告客戶,DoubleClick和AdMob構建谷歌廣告聯盟。
第二階段,谷歌要做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谷歌選擇了軟硬件兩手抓。軟件布局先行,收購Android成為谷歌布局移動互聯網的神來之筆。而在硬件上,谷歌在2011年以125億美元收購處在困境中的摩托羅拉移動。這樁巨額收購案震驚業界的是,軟件公司谷歌親自下場著手硬件業務。如果谷歌也能在硬件市場分一杯羹,那毫無疑問,谷歌將是移動互聯網浪潮中最大的贏家。遺憾的是,谷歌在移動設備市場并未掀起風浪。在三年整合之后,谷歌決意止損,分拆摩托羅拉移動。谷歌保留2萬項核心專利,將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以2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聯想集團,為之前的125億美元收購畫上句號。2017年,谷歌再次試水硬件業務,以11億美元收購HTC的ODM團隊,為自己Pixel系列設備添磚加瓦。
第三階段,谷歌的戰略轉向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主要收購如下(26)。
(1)2013年,谷歌收購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研發出數款以動物和人為原型的機器人產品。
(2)2014年,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iPod之父”創辦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幫助谷歌初涉智能家居市場。
(3)2014年,谷歌以6.25億美元收購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2016年擊敗韓國圍棋冠軍李世石,并且在網絡圍棋對戰平臺與各國頂尖圍棋高手對戰中實現60連勝的AlphaGo就是該公司開發的程序。
(4)2014年,谷歌以5.55億美元收購家庭監控攝像頭廠商DropCam。谷歌將其整合入Nest智能家居業務。
(5)2015年,谷歌以3.8億美元收購Bebop。這一平臺將幫助谷歌獲得更優秀的軟件,享受到云計算時代帶來的便利。網頁和網頁搜索的重要性正在漸漸下滑,而谷歌的主營業務正是網頁搜索引擎和網絡廣告。在這一過渡階段,云計算業務的重要性變得不言而喻。
(6)2016年,谷歌以6.25億美元收購Apigee。對于谷歌來說,收購Apigee不僅增強了云服務在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管理上的技術實力,也為谷歌帶來諸多的優質客戶資源。

圖1-6 2006—2018年谷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27)
在前瞻性的公司戰略下,谷歌通過正確的并購決策與整合,捍衛了互聯網廣告市場,掌握了移動互聯網的全球流量,又在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占有一席之地。如圖1-6所示,上市以來,谷歌的營業收入從100億美元增長到1000億美元,市值從200多億美元增長到8500億美元。即使2017年谷歌凈利潤有所下滑,但資本市場依舊給了谷歌更高的市場估值。因為谷歌的并購和整合能力,在200余次的案例中已經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而高達23%的營業收入增長告訴市場:谷歌并未停下并購整合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