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與人的對話
- 姚建明
- 459字
- 2021-12-10 16:08:30
1.2 天文學是天地人和諧的產物
人類的記憶模式中,有一類叫做“情景記憶”,看到什么特定的場景或事物,大腦中才會產生與之一致的記憶。科學的發展許多也是如此,我們所說的“天人合一”不就可以說是——看到天,想到地,再想到人嗎?
天文學取得的許多成就,過程也是如此。就我們下面要具體談到的事例而言,哥白尼最初的想法不就是感覺天空、宇宙是那么的偉大浩瀚,不可能它的構成會像托勒密的“地心說”那么瑣碎復雜,再加上天文觀測手段的進步,更精確的天象記錄的利用,從而順理成章地產生了“日心說”。這也可以說是歷史進步的必然產物,有了社會的、科學的、現實的基礎,在當時哥白尼所處的年代,即使不是他發現總結了“日心說”,也會有“張白尼”“李白尼”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愛因斯坦的名言就說,科學的就是簡單的,事物總是越簡單越美。還有那個“蘋果砸中牛頓腦袋”的故事,真的確有其事嗎?據說牛頓的姑媽還出面證實,她親眼看到一個大大的蘋果砸中了牛頓的腦袋……其實,我們真的不會在意這件事情的真假,在意的是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必然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絕不會憑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