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注定?
-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 龍騰z無憂
- 2145字
- 2021-12-19 17:15:00
聽到這句話。
朱林嘴上答得篤定,心中卻是有種想要怒吼的沖動。
賦不比詩詞文章。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難的一種文體。
像軟飯小王子的長門賦,美人賦,獨得世間八斗才氣曹子建的洛神賦,蘇東坡的赤壁賦這些耳熟能詳的名篇也能記得個七七八八。
可在坐的不說是文人了,就是些個武將二代想必都讀過,是不可能拿出來的。
不然,那就等著出笑話了。
到時候打了老朱的臉面。
哼,哼,日子就不好過了。
可要是自己寫……
雖然朱林學的是中文專業,但想要將這種文體在一干當世大儒面前寫出彩,拔得頭籌。
這就像是讓一個業余選手挑戰世界冠軍。
難度可想而知。
朱林突然很想抽煙。
想要讓尼古丁沉浸在肺部刺激神經后帶來的眩暈感。
“那個,這大賦,咱也是知道的,你等不會的就退下一旁,好生看著。便占著位子,等下交了白卷,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朱元璋這話說得重,意思就是提醒在場的人別打腫臉充胖子。
不然,等下要你們好看。
那些個武將一同看,如蒙大赦。讓他們寫大賦,別開玩笑了。
一群人隨即就起身站在邊上。
當然,也不止武將,有些文臣也無奈的搖搖頭起身推開。
朱允炆看著參會的一百來人起碼起身三分之二,知道自己也不行。
索性也就跟著站起身來,退到邊上。
老朱一看,朱林這邊就他一個人坐著。而以劉三吾為首的文臣,也就不到兩位數。
于是下令道:“給十八皇子和在坐的翰林學士等人端來糕點和茶。咱知道這大賦難。當初宋濂也不曾留下一篇來。”
朱林不知道老朱這是什么意思。
也有可能是自己想多了。畢竟,這塊土地上,他說什么誰敢多半句嘴。
當然,這話也不是憑空亂說。
宋濂雖然是當世大儒。也是明初詩文三大家。
不過他只是開創散文先河,在賦上根本沒有留下足跡。
很快。
糕點端了上來。
坐在條案上的每人一盤,還有熱茶。
而站在邊上的,一個就分了一小塊。
就包括皇孫朱允炆也同樣如此。
“嗯,大家吃吧。吃飽了再寫。”
隨即,大家恭謝。
朱允炆拿著一塊糕點,臉色漲紅,顯得很是委屈。
這一刻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朱元璋拿著塊桂花糕吃了下去,看了一樣朱允炆。
四目相對。
朱允炆隨即深深的低下頭。
朱林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知道老朱極好面子。
要是自己給他搞砸了,會不會要挨板子?然后,一腳提出皇宮,隨便找個地方就藩。。
或者直接被弄到鳳陽去過那種圈養的生活?
雖然心里慌亂。
但朱林臉上卻沒有半點顯露出來,同樣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
這讓觀察他的劉三吾等人忍不住暗暗心驚。
此刻,要是他們知道朱林心里的想法。
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吃好喝好。
糕點撤下。
這就意味著比賽開始。
時間一分一秒的在流逝,整個御花園內沒有任何嘈雜的聲音。
足足兩個小時,朱林沒有落筆。
原本他想自己寫一篇。可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出彩和前面所寫的文章質量懸殊極大。那大家會怎么看?
不用說,甚至不用懷疑就能認定,此前那些詩詞是別人的。
所以,寧可不寫。也不能亂動筆。
哪怕是最后一字未寫,起碼保全了之前所累積的名聲。
否則,一旦露馬腳,那就全線崩塌,無法挽回。
又過來二個小時。
朱林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周圍的目光。
特別是便宜老爹,朱元璋是不是看過來的眼神。
此刻,他感受到了壓力。
這是來到這個世界,第二次深切體會的感覺。朱林心里非常抗拒,也很不爽。
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他不想坐下去。
起身走到湖邊。想讓這種不適感驅散。
氣氛變得有些凝重。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朱元璋的臉色有些不對。
這就是權利巔峰,所造成的巨大壓力。
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在每一個這樣的強者面前,那都只是有句笑話。
這種人除了無法對抗命運和歲月,其它的都不是問題。
朱林看著被封吹皺的湖面。
緊緊的握住拳頭。
如果今天不能完美的勝出,想要成功上位的可能性,已經無限接近為零了。
以前,他對于權力這種東西,還沒有什么感覺。準確的說并沒有什么貪戀和追求
但在得知自己是皇子,并一次次感受到這種無上力量的時候。
已經阻擋不住這種誘惑。
朱林不是圣人,他和大多人普通人一樣,同樣喜歡美食,美女,金錢……
考慮良久后。
朱林覺得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準備直接宣布退出。
這樣還不失為一種風骨。
不然拖到時間結束,別人的看法就會完全不一樣。
至于朱元璋怎么看,要怎么辦,那就不是自己能夠左右了的。
然而,就在轉身準備退出的瞬間。
朱林眼前出現了一排文字。
嗯!
他以為是自己眼花。
閉上眼揉了揉眼皮,睜開一看。
一行行文字如滾屏般顯現,然后逐漸消失。
作為一個中文系的高材生。
眼前顯現的文字,讓他頓時欣喜若狂。
快步走到條案前。
提筆疾書。
為了追求時間和速度。
這次朱林用的是書寫速度極快草書。
《秋蘭賦》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蕭曼以襲裾,復氤氳而繞鼻。雖脈脈兮遙聞,覺熏熏然獨異。予心訝焉,是乃芳蘭,開非其時,寧不知寒?
于焉步蘭陔,循蘭池,披條數萼,凝目尋之。果然蘭言,稱某在斯。業經半謝,尚挺全枝。啼露眠以有待,喜采者之來遲。茍不因風而棖觸,雖幽人其猶未知。
于是舁之蕭齋,置之明窗。朝焉與對,夕焉與雙。慮其霜厚葉薄,黨孤香瘦,風影外逼,寒心內疚。乃復玉幾安置,金屏掩覆。雖出入之余閑,必褰簾而三嗅。誰知朵止七花,開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貞吉。露以冷而未晞,莖以勁而難折;瓣以斂而壽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飆為之損威,涼月為之增色。留一穗之靈長,慰半生之蕭瑟。
予不覺神心布覆,深情容與。析佩表潔,浴湯孤處。倚空谷以流思,靜風琴而不語。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蘭獨不然,芬芳彌多。秋兮秋兮,將如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