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單位比較多,領料的時間不如排隊時間長。趁著間隙,任衛東悄悄地走到一塊玻璃裝裱起來的面積不小的光榮榜前,上面是梅莊煤礦去年表彰的先進人物。每個人都是半身大幅彩色紅底照片,身披紅紅的綬帶,上面鑲嵌著金黃色的“勞動模范”四個大字,胸前戴著一朵大大的紅花,紅花下面綴著紅色燕尾布條。
他們臉上個個都洋溢著勞動者幸福的笑容。照片下面是每個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隨意數了數,一共10名勞動模范,3名一線工人,3名班組長,2名副段長,1名段長,1名科室副科長,1名礦醫院護士長。
一上午沒忙完,下午又被帶著領了一些叫不上來名字的工具,只記得有的叫“煤電鉆”,還有一種像小時候吃過的麻花樣式的釬子,左在青把它叫作“鉆桿”,還有其他一些物品。
回到那個二層小樓,也就是采煤三段辦公室,每個人領了下井必須的用品和兩個橢圓型鐵牌——紅底白字的“礦燈領用牌”、綠底白字的“自救器領用牌”,這兩個小牌牌都有編號,一看編號竟然是一樣的,問其他新工人,也是一樣的。
左在青一邊發牌一邊叮囑,千萬保存好這兩個小牌,丟了就不能下井了,拾到的人就把礦燈、自救器領走了,誰丟的誰就要賠償。任衛東把這兩個牌牌和自己鑰匙弄在了一起,隨身帶著。
領完這些,左在青帶著大家來到職工澡堂辦公室,有位師傅給每個人辦理登記工作服箱子編號,而后領著大家來到各自印有編號的換衣箱位置,打開換衣箱,每人發給兩把鑰匙。這位師傅說:“一把鎖,四把鑰匙,一把留在我們澡堂值班室里,一把拴在值班師傅隨身帶的大圓盤上,在你們忘記戴鑰匙時,讓段里值班人員開個介紹信,就可以打開換衣箱,不耽誤下井你們掙錢。另外兩把,發給大家隨身攜帶。”
任衛東和大家一樣,把礦靴、毛巾、膠殼帽、工作服、腰帶和襪子放在換衣箱里,又從兜里拿出一張報紙放進去,鎖上門,而后又不放心地用手拽了幾下鎖,確認鎖好后,才放心地離開這個以后就要經常打交道的箱子。
辦完這些,回到段里。左在青又讓任衛東他們每個人挨個登記,要求如實填寫“梅莊煤礦職工登記表”,上面有“姓名”“曾用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籍貫”“政治面貌”等等一大溜空格。
還有幾個人沒有登記完,一個高個子、身材不胖的中年人來到左在青屋里,一屁股坐到沙發上,左在青站起來道:“來了,書記。”
這個被左在青稱作書記的人問道:“這些新工人辦的怎么樣了?”
左在青答道:“換衣箱辦好了,下井用的工作服領了,燈牌、自救器牌辦好了。這些人的身份登記表填一多半了。”
書記笑道:“你的意思是,這些人明天就可以下井了。”
左在青也回一笑臉:“是的,書記。”
兩人正說著話,只聽門外一聲大喊:“在青,左在青。”
“來了,來了。”左在青邊向外跑,邊小聲道:“段長來了,王書記。”
“在青啊,怎樣了?”聽腳步聲,就知道是誰進來了。一個身材高大,長相渾實,年齡和王書記相仿的人坐在辦公桌后椅子上,頭也不抬地問道。
“手續都辦齊了。段長,隨時可以下井。”左在青知道問的是新工人下井這個事辦得怎么樣了,畢恭畢敬地站著回道。
“段長,來這么早啊。”王書記進門就坐在被稱為段長的那人對面。
段長抬起頭一笑,道:“王書記,來,咱們商量商量這些新工人。礦上要求他們明天下井,那就下唄。雖然有點急,反正早下是下,晚下也是下,早晚的事。在青,去值班室拿過點名冊來,看看這些人如何分法。”
左在青應聲一路小跑去值班室,很快把點名冊拿來,雙手遞給段長。
不長時間,新工人分配方案已就,每人配上一位師傅。
段長道:“王書記,咱們先和新工人見見面,提提要求,讓他們在師徒合同上履行一下手續。明天班前會上,再讓師徒兩個人見見面,簽了字,跟著一塊下井,這個事情就算過去了。”
王書記道:“行,就這樣。在青,你去拿合同,帶上印泥,好讓他們簽個字,摁上個手印。段長,咱去學習室吧。”
在礦上,學習室也是會議室,工人學習的時候就是學習室,開會的時候就是會議室。
左在青拿著一沓師徒合同,率先來到學習室,組織新工人坐好。等一會兒,才把段長、書記請過來。
二人來到學習室,坐到會議桌前,王書記首先講話:“大家好!我叫王同堂,是咱們這個采煤三段的黨支部書記。首先我代表段里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他自己帶頭鼓掌,周圍的人隨即響應,掌聲一片雷動。王同堂指著身邊身材高大的人介紹道:“這位是咱們采煤三段的當家人——黎段長,黎玉振,大家呱唧呱唧。”隨后,率先舉起兩只大手,使勁拍起幾下,后面又是一陣掌聲。
黎玉振和王同堂分別講話,都是與安全、紀律有關的,什么上班要聽師傅的話,聽班長的話,聽段里的話,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在井下不要亂走亂跑,走丟了就找不著了,也就上不來井了,更不要提娶媳婦了。
和其他新工人一樣,任衛東傻兒吧唧、稀里糊涂地聽完兩人不知所云的講話,又在師徒合同上按了手印。
返回宿舍,晚飯后和幾個伙伴閑聊一陣子,上床休息。
床上的任衛東像烙燒餅一樣,輾轉反側,就是睡不著。
和很多的同齡人相比,自己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母親過早逝去,自己高考名落孫山,復讀無門。幸運的是踏出校門,很快就能找到工作,盡管是一個煤礦工人,但也并不是隨便什么人想來就能來的,很多人托關系找門路也來不了。
不管怎么樣,這讓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夢想。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煤礦工人,卻是人生第一次嶄新起航,承載著無限美好的未來。每個人,一生中都有無數個特殊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印記,這一次也不例外,當然高考失利那次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這一天,對任衛東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不管怎樣,以后總算可以為家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希望,已經播種在自己這片心中的土地上。夢想,已經開始揚帆起航。夢想總歸是夢想,要想成為現實還需要加把油,鼓把勁。人生旅途中可能遇見很多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這些是躲避不了的。既然無法躲避,那就敬請它們早點來吧!
我年輕,去追夢。我青春,心無懼。
究竟什么時候進入夢鄉的,任衛東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不同于以往的生活不期而遇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