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極簡演講:簡潔有力,把演講精練到極致作者名: 施艷麗本章字數: 2201字更新時間: 2021-11-29 09:48:26
極簡演講,言簡意賅才是靈魂
雖然在一些演講中,長篇大論、妙語連珠的演講也很受聽眾的歡迎,但對于極簡演講來說,則全程以簡短為貴。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極簡演講就要求演講者盡量做到言簡意賅,把內容濃縮起來,直奔主題。千萬不要長篇闊論,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讓演講更加言簡意駭。
多使用概括性語言
做為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耶魯大學校慶300周年的盛大典禮,校長的致辭卻只有154個字,短得讓現場的每一個人叫絕,不禁為其扼要的精彩而掌聲不絕。臺上這位滿頭銀發、西裝革履的老人,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滔滔不絕,把耶魯大學從創建、發展再到名揚世界的過程總結重復一遍,做一場最少兩小時的演講。只用一分鐘的時間,便把這座大學三百年的輝煌歷史進行了高度的濃縮、總結和回顧。
使用概括性語言,是極簡演講的精髓,正確而科學地運用概括性的語言,會讓演講更加精練,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聽起來更加簡潔明了。極簡演講貴在言簡意賅,演講中注意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比如鄧小平提出的“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生動地詮釋了“一國兩制”的深刻內涵,準確把握住事物的本質,通俗易懂,客觀準確,不在細枝末節上糾結。二是聽起來更加邏輯清晰。演講中多使用概括性的語言,能夠增加演講的條理性,概括性的語言起到“大綱”的作用,把內容歸類于框架中,表達起來更加清晰而有層次感。三是聽起來更加有文采。極簡演講雖短,但卻不能因此而少了文采。概括性的語言能夠體現演講的“簡潔美”“質樸美”和“精準美”,讓演講更加生動。
巧妙對比能以少勝多
聽到這樣的報告,剛開始現場一片寂然,隨后,立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翟秋白先生沒有苦口婆心地進行詳細的指導和報告,而只是運用一個“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文學故事進行對比,形象地指出北伐戰爭中宣傳工作的重點和核心,加深了人們對宣傳工作的理解。
“有比較才有鑒別。”運用對比的手法,在極簡演講中能夠突出事物的特征,非常形象,進而達到“用最少語言”表達“最重要內容”的效果,發揮以少用多的作用。因為一個真正優秀的演講者,絕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表達,而應升華至概念的層次之上。這樣,在演講中要表明情感、立場和傳達觀點,說清楚自己支持什么、反對什么、歌頌什么,這些都需要對比的運用。高山與小草、滄海與溪流、勇敢與膽怯、正義與邪惡、偉大與渺小、慷慨與吝嗇、高尚與丑陋等,這些元素一經對比則無須多言,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用詞簡潔精益求精
濮存昕的這段講話,沒有一句大話、假話和空話,都是生活中大家非常熟悉的大白話,給人感覺實實在在,卻感情真摯,踏踏實實,這就是簡潔的作用和魅力,能夠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多的內容。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兩個前提:一是認真領會演講內容。對于演講的內容,能夠預先進行認真地思考與領會,抓住核心、弄清邏輯,從而進一步明確中心,這樣在演講中才不會紊亂無序,拖泥帶水。二是注意用詞要精益求精。要對演講的內容進行推敲和錘煉,盡量用一些非常短的句子,結構簡單,字數比較少,這些句子可以無主語,或者是獨詞句也可以,這可以有效縮短演講的篇幅,讓演講聽起來更有節奏、鏗鏘有力,造成活潑明快、跳躍起伏的效果,增加演講的說服力,令人更加信服。
盡量避免無謂的語句
在演講中要盡量避免使用比如“嗯”“啊”“啥”“基本上”“你知道”“然后”“于是”等一些無謂的語句,這些詞本身并沒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卻能夠拖延演講的節奏,讓人聽起來更加混亂。如果你不是因為出現緊張和忘詞等現象,千萬避免使用這些詞語,可以適當停頓一下,給自己1~2秒的思考時間。同時,也注意不要說“對不起”“我不想這樣說”之類的話,因為在演講中進行無謂的道歉,只會讓人感覺你沒有為演講做充分的準備,敷衍了草,這種態度簡直是在浪費時間。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對于這個主題,你根本沒有資格談論。所以,你的演講也就失去了信服力。如果你在演講中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那就忽略它,接著往下說,一定要避免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