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學習成績的記憶法
- 張珍
- 1744字
- 2021-11-29 09:47:20
聯想思維,讓你的記憶思路更清晰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聯想記憶法在我們學習中的運用,聯想記憶法運用的就是聯想思維。所謂聯想思維,是指人腦記憶表象系統中,由于某種誘因導致不同表象之間發生聯系的一種沒有固定思維方向的自由思維活動,其主要思維形式包括幻想、空想、玄想。其中,幻想,尤其是科學幻想,在人們的創造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用接近聯想,從在時間上或空間上與回憶目標接近的事物開始憶起,易找到回憶目標。
下面是某位成績優異的中學生的記憶心得:
任何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靠的不僅僅是天賦。很多中小學生疑惑:“學習,真的僅僅依靠死記硬背嗎?”從這位學生的話中,我們能得到答案。
這里,我們首先要掌握聯想思維在記憶中的幾種形式:
(1)接近聯想,用相互接近的事物進行聯想。例如:歷史上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明治維新。
(2)相似聯想,用相似的事物聯想。例如:伊拉克的地圖像靴子。
(3)對比聯想,由相反事物的一方想到另一方。例如:民主和專政是辯證的統一。
(4)歸類聯想,從同類事物中來聯想。例如:……
(5)因果聯想,從原因想結果或從結果想原因。例如:遺傳與變異。
(6)創新聯想,人為創造一種聯系進行聯想。例如:萬有引力與庫侖定律。
而根據聯想記憶法的內容的特征,我們又可以將其分為三種:
1.一點式記憶法
對于這種要記住的陌生的知識點,我們要做的就是編給它一個形象,或者在它的真實含義與其他事物之間人為地創造一個聯系。這種方法適用于對一個人名、地名,或其他形式的抽象的或不可理解的、無意義的材料的記憶。
請試試以下幾個:
WTO(世界貿易組織,即原來的關貿總協定。)
綠色食品(無污染、符合一定環保指標的食品。)
2.兩點式記憶法
這種方法需要我們在兩個事物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使用時見此知彼、見彼知此,例如英語單詞和漢語詞匯之間,作品與作者之間,國家與首都之間,年代與歷史事件之間,某些事物與有關數據之間。
以英語單詞England——英國為例,可找內在聯系:英格蘭(England)本是英國的主體,所以習慣上以英格蘭代表英國。
3.多點式記憶法
當需要記憶的知識要素超過2個時,我們要在3個或更多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系,比如記憶56個民族,列舉魯迅的作品,記憶一個簡答題的要點等。
在記憶時,除了進行聯想之外,還應輔之以這樣一些技巧:循環記憶、嘗試回憶、高強度學習、卸磨殺驢、限定時間、結合理解。另外,還應該注意確定切合現實的目標,不能指望什么都要一字不漏地原文背誦。
為此,我可以采用這樣幾種方法來記:
1.口訣法
就是從要點中取出關鍵字(有時可以不止一個),通過諧音變形、順序調整,組成一段有形象、有意思的話。(這句話如果能用5個或7個字來表達則最為理想,因為這樣,像古詩一樣朗朗上口,好讀易記。)然后將這句話中的形象與題干掛鉤。
比如每個要點取出一個字,分別為:理、學、族、王、文、物、宇。通過諧音變形分別轉換為:鯉、雪、族、王、文、物、魚。通過順序調整組合成:王族文物雪鯉魚??勺魅缦侣撓耄哼@本書所謂的“婆”不過是發現了一件曠世國寶——一件古代王公貴族(也許是秦始皇的三弟或者私生子什么的)的玉雕鯉魚,因其晶瑩剔透、潔白如雪而美其名曰“雪鯉魚”。
2.故事法
就是以要點關鍵字詞作為基本情節要素,串成一個故事,各個要點的出場順序可以隨意調整以便于聯想。
3.居室法
類似于前面提到的羅馬居室法,不同之處在于這里不必給居室中的事物確定次序。我的“居室”用的是我的老家的臥室,其中常用的“鉤子”有:床、枕頭、被子、書架、寫字臺、臺燈、插座、方桌、方凳、衣櫥、窗戶、兩個甕(因為臥室也兼作糧倉)。這些如果還不夠用時,還可以臨時調用房梁、老鼠洞進來湊數。
4.擬物法
此法和居室法相似,不過這里是把題目和一個臨時指定的事物掛鉤,把要點與事物的零件掛鉤。居室法的居室可以反復使用,可以掛上許多個題目,而在居室法中,每記一個要點,都要在三個點之間建立聯系。而在擬物法中,只要在零件和要點之間建立聯系即可。
總之,掌握以上幾點,巧妙地在記憶知識時運用聯想思維,能幫助我們在大腦中對知識形成清晰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