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學習成績的記憶法
- 張珍
- 1676字
- 2021-11-29 09:47:18
先激發興趣,然后才能提升記憶的效率
科學研究表明,人們一旦對某種活動或某個事物產生興趣,就會傾注熱情,就能提高從事這種活動的效率。記憶力的增強便是效率的提高的表現之一,人們面對有興趣的東西,往往會增加記憶的積極性,從而表現出很強的記憶力,因此,對于學生來說,要想提升自己對知識的記憶效率,就要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地激發自己的興趣,從興趣出發,記憶效果會更理想。興趣也是我們求知欲的體現,是記憶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發明家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由濃厚的興趣所產生的強烈的求知欲望。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哈佛教授曾說:“熱情的態度是做任何事的必備條件。任何學生,只要具備了這個條件,都能獲得成功?!笨茖W家丁肇中用6年時間讀完了別人10年的課程,最后發現了“J粒子”,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學金的華人。記者問他:“你如此刻苦讀書,不覺得很苦很累嗎?”他回答:“不,不,不,一點兒也不,沒有任何人強迫我這樣做,正相反,我覺得很快活。因為有興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比如搞物理實驗;因為有興趣,我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我急切地希望發現我要探索的東西。”
一個人愛好學習,勤奮讀書,就會學有所獲。任何人,只要具備了學習的熱情,無論外在條件多么艱苦,他們都能汲取到知識帶來的營養。而如果你被動地學習與記憶,那么,你就只能停留在知識的儲存和記憶上而不能正確地運用它,你的學習就會是低效或者無效的。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李開復說過,如果我們將學過的知識忘得一干二凈,最后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所謂“剩下來的東西”,是指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
同樣,生活中的學生們,你們只有對學習感興趣,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并集中在學習的對象上,使感官知覺活躍,注意力集中,觀察敏銳,記憶持久而準確,思維敏銳而豐富。你們只有激發和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才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人生路需要自己走,學習與記憶的過程同樣如此。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只有具備這樣的心態,把學習知識當成人生樂事,你才會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識,才能提升記憶力。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記憶力優秀或超常的人,他們的記憶能力是在強烈的學習興趣基礎上勤懇學習和練習得來的。為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學習的熱情,我們可以做到:
1.積極期望
積極期望就是從改善學習與記憶者自身的心理狀態入手,對于自己不喜歡的學習內容,告訴自己并讓自己相信它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會對它產生信心。想象中的“興趣”會推動我們認真學習它,從而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
2.從可以達到的小目標開始
在學習之初,確定小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不可定得太高,應從努力便可達到的目標開始。不斷的進步會增強學習的信心。
3.了解學習與記憶目的,間接建立興趣,培養熱情
學習與記憶的目的,是指你要明白,學習的結果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為什么要記住材料,這一過程多半都是要經過長期艱苦努力的,這種艱巨性往往讓人望而卻步,所以要認真了解學習的目的。如果你能對學習的個人意義及社會意義有較深刻的理解,就會認真學習,從而對學習發生濃厚的興趣。
4.培養自我成就感,以培養直接的學習與記憶興趣
在學習與記憶的過程中每取得一個小的成功,就進行自我獎賞,達到什么目標,就給自己什么樣的獎勵。有小進步,實現小目標,則給自己小獎賞,如讓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東西;有中進步、實現中目標,則給自己中獎勵,如買自己喜歡的一本書畫或一件樂器等;有大進步、實現大目標,則給自己大獎勵,如周末旅游等。這樣有助于產生自我成就感,不知不覺就會建立起直接興趣。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如果你對學習毫無興趣,那么,即使花再多的時間,也是徒勞,也難以記住那些知識點。要想建筑成功的大廈,就必須有先天的或經后天培養而成的興趣基礎。有了興趣,才有可能培養和形成敏銳的感覺與反應,累積可供運用和發揮的技術與技巧。有了興趣,才有無窮的動力使你在某個領域當中越鉆越深。有了興趣,才有勤奮,有了勤奮,才能成就輝煌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