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日本的原始藝術

大和民族為了建立自己旭日東升的帝國,土著居民阿伊努人被驅趕到了東北部及北海道東部的群島上。自此,大和民族的起源也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使我們今天無法辨別也無從推斷大和民族的藝術源泉。他們或許是阿卡德人,在跨越東南亞沿海時,注入印度和韃靼諸民族血統的后裔;或許是經滿洲、朝鮮最早到達印度洋太平洋群島上土耳其游牧民的一個分支,或許是受到印度象征主義影響的雅利安人后裔。他們在跨過克什米爾地區時吸收藏族、尼泊爾族、閃族、巴爾曼族等中亞諸民族血液,最后移居到長江流域。其實以上種種說法都無確鑿的證據,不過是考古學家們的推測而已。

大和民族在人類拉開歷史序幕之時,已初具雛形。他們戰時勇猛,和平時期精于技藝。他們性格溫雅,在太陽神傳說與印度神話的滋潤孕育下,熱愛詩歌,尊崇女性。他們信奉“神道”,以非常簡樸的儀式祭祀祖先。在神秘的靈山高原,就像在太陽女神的奧林匹斯山一樣,祭祀萬物神靈,其中包括祖先之神。日本人都認為當太陽神的子孫降臨在這個島上的時候,這些萬物神靈的后裔便隨之誕生了。日本以“萬世一系”的天皇為中心, 其國民精神得以不斷強化。人們都說我們來自“天”,但是誰也不知道這個“天”究竟是指天空、指大海還是指那遙遠的喇嘛之國。今天我們僅靠供奉神木、銅鏡、古劍三件神物這種極其原始簡樸的祭祖儀式是找不到任何答案的。

這個豐富多變的群島極為適合培育人的個性。稻田隨風蕩漾,四季循環,色彩柔和,天空銀光閃耀,瀑布懸掛青山,海岸蒼松茂林之間回蕩著大海的浪濤聲。所有這一切都使日本的藝術精神生來柔和古樸,浪漫純潔。它既區別于宏闊且單調的中國藝術,又區別于豪華絢爛的印度藝術。

日本人天生喜愛清潔寧靜,創造出許多在中國大陸也極為罕見的精巧的工藝美術,盡管它也有不利于創造宏大藝術的一面。

伊勢神宮注35和出云大社注36的鳥居注37以及圍欄,令人想起印度的塔門。為了清潔無垢地祭祀祖先,伊勢神宮和出云大社每二十年都要進行一次“造替”,即依照原型重新修復,使之永遠保持著太古的純樸姿態。

日本古墓的形狀與婆塔原型淵源深遠,它暗示著古人對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古墓內精美的石棺上有藝術高超的雕刻,棺內有用青銅、鐵以及各種彩石制作的工藝水準很高的祭祀用具或裝飾品。此外,墳墓周圍擺設的殉葬品“埴輪”注38也顯示了原始大和民族的藝術水平。

在大和民族發展的初期,中國漢代成熟的文化藝術傳入日本,日本開始全面吸收大陸的新文化,由此我們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活力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我們難以設想,如果日本文化沒有接受漢代以及后來的印度佛教影響,它會向何處發展。正如古希臘文明的誕生倘若沒有埃及、波斯文明的歷史背景,那么不管它本身如何充滿藝術生命活力,都不可能達到世界之巔峰。同樣,如果離開了基督教,斷絕了與地中海民族拉丁文化的接觸,條頓藝術將是多么乏味無趣。在此,我們要申明,日本在吸收大陸文化的過程中,始終沒有失去其具有頑強生命活力的原始藝術精神。比如,奈良時代在中國式樣的建筑物的房頂上使用了纖細宛轉的春日式曲線,藤原時代的作品里蘊含了女性優雅閑情的趣味,在足利時代,純粹的武士精神被注入到莊嚴的藝術品之中。我們大和民族的精神就像落葉底下的涓涓細水,它時而閃閃發亮露出地面,但最終會慢慢滲透到地下深層滋養培育樹木花草。人們或以為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已決定了其命運,它在文化上不過是從屬中國的某一地域或印度的殖民地而已。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大和民族堅若磐石,承受著亞洲兩大文明的沖擊,千百年來傲然屹立,國民精神從未被壓倒過。我們絕不以模仿來取代自由創作,不論外來的影響有多么強大,我們都能將其吸收過來并充分消化使之變為養分。日本通過與亞洲大陸的接觸,不斷產生新的活力,獲得新的靈感源泉,這是亞洲的驕傲與榮耀。日本在生活、思想和藝術上始終保持著未曾被征服過的自豪。它不僅具有政治上的意義,同時也是我們自天而降的大和民族最神圣的榮譽。正是基于這種無畏的精神,勇武的神功皇后才敢面對強大的大陸帝國,毅然率兵渡海,保護朝鮮半島諸國,才敢于把權勢赫赫的隋煬帝稱為“日落之國的天子”。當成吉思汗越過烏拉爾山入侵莫斯科獲得全勝之時,大和民族也不曾屈服于他的威懾。

今天,當日本直面各種新的問題時,我們同樣要以這種無畏和自豪的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新河县| 常宁市| 恩平市| 津市市| 盐源县| 商洛市| 高雄市| 慈溪市| 张家界市| 红安县| 勐海县| 天柱县| 平凉市| 砚山县| 天镇县| 彩票| 皋兰县| 平武县| 广平县| 合作市| 无棣县| 河津市| 福贡县| 五河县| 登封市| 萝北县| 荔波县| 镇赉县| 得荣县| 通榆县| 千阳县| 嘉祥县| 无为县| 嘉黎县| 宁安市| 营山县| 涿州市| 潜山县| 鹤峰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