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對夢改裝問題的認識
如果我現在就說所有的夢都是愿望的達成,我相信可能會招致最強烈的批評。
那些批評我的人會說:夢可以被解釋為愿望的達成的說法,其實并不是創舉,在這以前如拉德斯托克、弗爾克特、普金吉、格利新格爾等均都已這樣講過,但要說除了以愿望達成為內容外,沒有其它夢,那就太偏激了。
這種謬論輕而易舉就能推翻,反之,充滿不愉快內容的夢,卻屢見不鮮。悲觀哲學家特曼是最反對這種夢是愿望達成的論調的。在他那潛意識的哲學的第二部里,他說:“…夢,可說是晝間活動中,除了理性上、藝術上較開心的享受之外的所有煩惱,一起帶入睡所造成的產物。”
甚至還有一些不太悲觀的觀察者,都認為夢里痛苦不祥的內容,都遠比愿望達成的情形多見。有兩位女士——烏依德和哈拉姆曾用她們自己的夢,以統計數字表示出夢較多失望沮喪的內容。她們發現58%的夢是不快樂的,只有28.6%才是愉快的。
除了那些進入夢境的痛苦感情外,仍有一些令人不能忍受,以致驚醒的焦慮的夢。就是這種夢使我們常發現:小孩睡覺時,把他們嚇得大哭大叫地驚醒的夢魘,未必不能找到愿望達成,但要找出最明顯的愿望達成的夢,也是在小孩才能找到。因此,夢并不都是千篇一律的愿望達成。
我們從焦急不安的夢的實例來分析,即足以推翻以前所提的一些夢,而且也可因此指斥愿望達成的說法無稽之談。
想對以上這種似乎振振有詞的論調予以反駁,并不難。因為,只要我們注意到我們對夢的解釋并不是就夢的表面內容作解釋,而是以研究夢里所隱藏的思想內容作探索。
還是讓我們比較一下夢的顯意和隱意吧。
夢的顯意,的確往往是痛苦不堪的,但有誰會花功夫去找那隱藏在里頭的更深一層的意義呢?如果沒有下過這種功夫,那所持的兩種反對論調,就站不住腳。因為我們那些痛苦恐怖的夢,如果經過精心分析,又有何人敢說,它不是蘊涵著愿望達成的意義?
在科學研究中,當一個難題解不開時,不妨再加上另一道難題,一起考慮反而能找到意外的解決辦法。就像把兩個胡桃湊在一起敲碎一樣,比一個個分別敲打就容易了。所以,我們不只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痛苦恐怖的夢,怎樣解釋為愿望的達成。
還應該再合并考慮另一個我們以前提出的問題:“為什么那些乍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夢需要經過層層抽絲剝繭才能看出也是愿望達成的意義呢?”
就拿伊瑪打針的夢這件事來說,這不是一個痛苦的夢,而且一經過解析,便可充分看出,確實是愿望的達成,但為什么一定得經過這段解釋過程呢?難道就不能直接看出它的意義嗎?
其實,伊瑪打針的夢,沒有分析之前,不論是讀者們還是我也看不出竟是夢者愿望的達成。如果把“夢是需要解釋的”認為是一種夢的特征,而稱為“夢的改裝現象”,那么下一問題就會是“夢的改裝之來源是什么?”
有關夢的許多問題都有可能被提出來。比如,有人說睡覺時一個人是不能對自己的夢中想法有真切表達的。或說,夢的分析可能找出另一種解釋。所以,我將在此再提出,我自己的第二個夢,當然,也會把自己的一些私事鹵莽地提出來,以便能做清楚的解釋工作,但是我認為這樣做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