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以靜制動
具有辯才的人,不僅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要能夠用情緒來控制他人。既要能像演員那樣,做到哭中能笑,泣中能唱,又要像導演那樣,穩操舵柄,全面把握,游刃有余。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受帝國主義列強凌辱的土耳其人挺起了腰桿,同仇敵愾,團結一心,打敗了甘當英國傀儡的希臘。英帝國主義惱羞成怒,準備嚴懲土耳其。它糾集了法、意、美、日、俄、希臘等國代表,與土耳其在洛桑談判,企圖脅迫土耳其就范。
刻樽身材魁梧,聲如洪鐘,是名震一時的外交家,與英國外相相比較,土耳其派出的代表伊斯美則相形見絀了。伊斯美不僅身材矮小,耳朵還有些聾,在國內國際均屬無名小輩??涕桩斎徊话岩了姑婪旁谘劾?,談判中他態度驕橫、傲慢、囂張。其它列強代表也盛氣凌人。然而處在這種氛圍中的伊斯美卻從容不迫、鎮定自若,精心選擇著外交辭令,一板一眼,有條有理,有章有法,毫無懼色。特別是他的耳聾具有“特異功能”,對土耳其有利的發言他都聽見了,不利的話他好像全沒聽到。當伊斯美對列強們提出的苛刻條件概不理會,只顧提出維護土耳其的條件時,英國外相刻樽雷霆大發,揮拳怒吼,咆哮如雷。恫嚇、威脅不斷向伊斯美劈頭蓋臉壓來,各列強代表也氣勢洶洶、灼灼逼人,那種緊張的氣氛令人窒息。伊斯美雖然有些耳聾,此時對于刻樽盛怒之下發出的“超強度”刺激信號,當然是句句聽得清楚。但他仍坐在那里若無其事,耳聾一如既往。等刻樽聲嘶力竭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張開右手,靠在耳邊,將身子移向刻樽,十分溫和地說:“您說什么?我還沒有聽明白呢!”意思是請刻樽再重復一遍。氣得刻樽直翻白眼,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