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鄰居
在美國東部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學府,它的名字幾乎為全世界的知識分子所知曉,它的入學需要平均90分以上的成績,它一門課的學費,可以相當于普通家庭整月的開銷,它的學生常穿著印有校名的T恤在街上招搖……
但是,這個學校有著嚴重的困擾,因為它緊鄰一個治安極壞的貧民區,學校的玻璃經常被頑童打破,學生的車子總是失竊,學生在晚上被搶已不是新聞,女學生甚至遭到強暴的命運。
“我們這么偉大的學校,怎能有那么糟糕的鄰居。”董事會議憤怒地一致通過:“把那些不上路的鄰居趕走!”方法很簡單——以學校雄厚的財力把貧民區的土地和房屋全部買下,改為學校校園。
于是校園變大了。但是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變得更嚴重了,因為那些貧民雖然搬走,卻只是向外移,隔著青青的草地,學校又與新貧民區相接,加上廣大的校園難于管理,治安是更糟了。
董事會失去了主意,請來當地的警官共謀對策。
“當你們與鄰居相處不來時,最好的方法不是把鄰人趕走,更不是將自己封閉,反而應該試著去了解、溝通,進而影響、教育他們。”警官說。
校董們相顧半響,啞然失笑,他們發現身為世界最著名學府的董事,竟然忘記了教育的功能。
他們設立了平民補習班,送研究生去貧民區調查探訪,捐贈教育器材給鄰近的中小學,并輔導就業,更開辟部分校園為運動場,供青少年們使用。
沒有幾年,這所學校的環境治安已經大大地改善,而那鄰近的貧民區,更眼看著步入了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