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兇手上前線作戰
1918年1月1日,列寧在參加一個群眾大會回歸途中遇到反革命恐怖分子的射擊,險些喪命。對此案的主犯嚴加懲處是理所當然的,從邏輯上來說,應立即槍斃這一謀殺案件的幾個主犯。
但是,在革命年代里,現實和邏輯之間卻有著非常突出的、令人難以預料的巨大變化和距離。當案件已經查清的時候,德軍向新生的蘇維埃俄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保衛社會主義社會成為全國人民的首要任務,著手動員一切力量來反擊德國人的進攻是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列寧發出了振奮人心的呼吁書《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
這時,那幾個暗殺列寧的兇手從斯莫爾尼宮看守所里發出了一封封信件,要求派他們上前線去參加反擊進犯之敵的前衛戰。“契卡”人員把這些信件的內容向列寧作了匯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列寧,當即作了批示:“停止此案,予以釋放,派往前線。”
這幾個經過審查,隨時可能被槍斃的要犯一下子成了和大家站在一起的積極合作者。他們為了作為先頭部隊去打擊德寇,便千方百計地設法裝備了第一批裝甲汽車,他們一個個作戰勇敢,勝利地完成了所承擔的任務,有兩個人后來仍在國內為蘇維埃政權服務,其中一人從事文學工作。
列寧從國家的大局出發,同意三個主犯的請求,派他們赴前線作戰,這種對曾經謀害自己的人也予以寬恕的胸懷、坦蕩的表現,在當時震動很大。這種做法,使消極因素變成了積極因素,是團結最多的人來打擊敵人的一個范例。
【獅子的忠告】
胸懷寬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去打擊敵人,爭取最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