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經理產品質量管理
- 石地
- 1385字
- 2021-11-26 11:21:54
六、不合格品控制法
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產出不合格品是難以避免的。ISO標準不僅要求供方應有一套防止將不合格品提供給需方的書面程序,還規定了在生產過程的任何工序中,一旦檢出不合格品,該工序便不能再進行。對不合格品控制的程序描述如下:
□ 標識
通常,生產流程中的任一次檢驗都可能檢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一經發現,應用適當的編號或標記進行明顯地標識,以便于識別。同時,應保證不合格產品的編號和標記不被去掉或因工作的疏忽被擦掉。
□ 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品的處理
當生產過程中發現不合格品時,應考慮是否停止該工序的進行。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產出更多的不合格品。因此,為證實產品的合格狀況,有必要對不合格品發現之前的一批產品進行100%的檢驗。處理產品不合格問題,必須依據產品的特性及缺陷的程度而定。
□ 隔離
供方應有一個使不合格品與合格品隔離開來的程序。應設置一個用以存放不合格品的隔離區域,并對該區域進行嚴格控制,以防止在決定處置之前這些不合格品被使用。
□ 評審
由具有專門職權的部門對所有不合格的原料、零部件和產品進行評審,評審后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1)目前狀況下的認可。不合格品的不合格程度較小,且不會影響最終產品的性能,可視該產品為合格。若供需雙方有合同約束,此項決定應征得需方的同意。
(2)返工。有的不合格品經返工后能達到產品規定要求。例如,某一軸的直徑超過了公差允許范圍,就可通過返工使其直徑在公差范圍之內。
(3)返修。對一批或數量較多的不合格品可采用返修、再加工方式,使其達到規定要求。例如,對農藥配方的重新調制。若供需雙方有合同制約,返修過程應征得需方的同意。
(4)降級。產品雖達到一定質量要求,但被定為低質品類,此類產品可注上次品標記降價出售。
(5)報廢。若上述四項處理措施都不能采用,不合格品只能作為廢品拋棄。
□ 獲取讓步接收的程序
不合格品被直接使用或經重新加工后被接收,該過程稱為讓步接收。若供需雙方有合同制約,供方應就不合格品的性質、數量上的影響和整改計劃等內容向需方提供一份正式申請。通常要求獲取讓步的建議有標準的格式。無合同約束時,供貨公司應在指定職權范圍之內征得評審委員會的同意后才能獲得讓步接收。
□ 處置
對不合格品進行評審后作出的決定應迅速實施,以使生產過程所受的影響最小。對返工和返修的產品,在進入下道工序和投入流通之前,供方應對返工、返修和重新檢驗的操作過程作詳細描述,以便對其合格程度進行正確評估。
□ 通告
對不合格品進行有效控制,有賴于書面程序中提出的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措施。有關不合格品的不合格程度和決定由誰承擔處理等內容應通告書面程序中的有關部門。尤其應立即通知生產部門,以便盡快采取補救措施阻止不合格品的產出。
上述評審、處置和通告幾項內容同樣適用于與中間的有關不合格品識別的契約。中間商與供方的合同中應把具體內容表述明確。
□ 文件
不合格品通常在檢驗、試驗過程中發現。檢驗、試驗報告中應記錄不合格品偏差的大小。為控制不合格品,必須匯總一份包括詳細列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不合格品對產品數量的影響和不合格品發現后所采用的措施的單獨報告。為此,應按以下內容設計一專門的表格:
(1)不合格品的標記是否完善,對產品數量影響多大。
(2)不合格品在那一階段發現的。
(3)有關缺陷或不合格情況的詳細材料。
(4)評審委員會的建議和對不合格品的處置決定。
(5)有關返工、返修的詳細材料和實施結果。
(6)防止不合格品重新產出的糾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