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斷案智慧
- 石地
- 982字
- 2021-11-26 16:16:55
第二章 裴政依理察案
“官官相護”這句話,也不知出自何代、何年、何人之口,然而,卻道出了自古至今,尤其表現在斷案問題上,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
執法者秉公斷案,對待普通百姓還容易,一旦牽扯到與自己地位相似,或屬于自己的官員,就難了,因為這直接關系到自己的官運與仕途。
在中國,人治的歷史很長,茫?;潞?,佞臣頗多,但也涌現出一批不畏權貴,秉公理案之人,裴政就是其中的一個。
裴政是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人,從小就明察事物,博聞強記,經??v論時政,為世人所稱道。
北周文帝時,裴政官拜刑部下大夫。他在任時,察起案來干凈利索,決斷如流,使用法律寬厚公平,從沒有冤案和濫判。犯人中有被判為死刑的,都說:“是裴大夫判我死罪,我有什么遺憾的?!?/p>
隋高祖楊堅執政后,裴政曾進宮為散騎常侍,后來轉為左庶子,太子宮中凡有大事,都交給裴政處理。
當時的右庶子劉榮,專橫頑固,說話不太負責任。軍隊中有事,太子責令劉榮趕造帳子。過了一段時間,通事舍人趙元愷要到軍中去,就去辭別劉榮,順便領取帳子,劉榮還沒有造成。因為太子楊勇曾催促了好幾次,劉榮只好對趙元愷說:“你去口頭回答太子,就說不用造帳子了。”趙元愷去回復太子,太子問起造帳子的事,趙元愷回答說:“劉榮告訴我說不用造帳子了?!碧臃浅I鷼?,就去詰問劉榮,劉榮卻矢口否認,說他沒說過這樣的話。太子把這件事交給裴政審理,裴政還沒來得及察明這件事,有對劉榮獻殷勤的人先對太子說;“裴政想要陷害劉榮,推斷事情不按實情?!碧佑职雅嵴賮?,責問他。
裴政回答說:“凡是推斷事情有兩種方法,一是審查情況,一是根據證據,由這兩方面來斷定事情的是非曲直。根據我對劉榮的審查,他地位很高,責任很大,即使真的對趙元愷說過不造帳子的話,也只不過是工作上的過失。按道理說,不應該隱諱。趙元愷受劉榮的管制,他怎么敢以無根據的話誣告劉榮呢?而趙元愷讓崔倩等人作證,崔倩等人所說的情況與趙元愷說的相同。這樣我的推斷也有了真實的證據。我認為劉榮確實對趙元愷說過不造帳子的話?!碧訔钣侣犃艘院?,稱贊裴政察案公平正直。
【簡評】
秉公斷案,出于公心,還要講究方法,不主觀臆斷,注重調查研究,注重實物證據,不人云亦云,如此,才能作出公正的判決。裴政的可贊之處在于理案不畏權勢,不講人情,不講關系,且重實情,重證據,公正無私地了結了此案。為此,受到太子楊勇的稱贊,也應受到后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