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不能沒有仁心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①?人而不仁,如樂何②?”
——《論語·八佾篇·第三節(jié)》
詞語注釋
章句理解
國學啟示
禮的作用是規(guī)范人的行為,樂的作用是調(diào)和人的性情。禮與樂,必須是以仁為依靠,否則禮和樂就失去了所承載的意義而徒具形式,禮便不能再規(guī)范人的行為,樂也不能調(diào)和人的性情。
本章重點在自省與自覺,要反躬自身是否心內(nèi)有仁。人如果有仁德,處事方法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鍛煉來彌補的;如果沒有仁德,他處事的方法即便再有技巧,也不會長進了。
趣味故事
故事一:虛偽的“音樂家”
威廉酷愛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每當碰到好的唱片,他都會買回家反復聽好多遍。他聽完了,就到處給別人演奏,別人都稱呼他“音樂家”。
有一個不懂古典音樂的人問威廉:“這些古典音樂,嗚里哇啦的,有什么好聽的呀?”
威廉斜著眼睛看了一眼這個人,說:“嘁,這古典音樂可了不得,能陶冶人的情操,洗滌人的心靈,提升人的品位。”
一天,威廉哼著他心愛的音樂在街上走,哼到高潮處,他覺得自己高尚了起來,他的心像長了翅膀,在陽光里翩翩起舞。
這時,前面有一個破衣爛衫的乞丐,餓得奄奄一息了,他用微弱的聲音向威廉求助:“先生,給點吃的吧,我已經(jīng)三天沒吃上一口飯了。”
威廉不耐煩地繞開了這個乞丐,嘴里說:“討厭,打斷我音樂的思緒,耽誤了我升華心靈,著實可惡。”威廉走開了,扔下了可憐的乞丐。
威廉哼著音樂繼續(xù)往前走,陽光和煦,他宛若一只輕盈的蝴蝶,自由沐浴在陽光里。“音樂的魔力真大呀,我感覺自己比前一分鐘又高尚了呢。”威廉心里想著。
前面跑來幾個小學生,其中一個用殷切的眼神看著威廉,嘴里說:“先生先生,我們在為收養(yǎng)流浪動物做募捐,先生能捐獻幾塊錢嗎?”
威廉摸了一下口袋,嗯,錢還在。他這才看著小學生,不耐煩地喊道:“走開!沒看到我在享受音樂嗎?我的心靈剛得到升華,就被你們打斷了。可惡!”
威廉哼著音樂繼續(xù)前行,扔下了失望的小學生。威廉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掉進了水坑里。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顆仁愛之心,再優(yōu)美的音樂也無法使他高尚。
故事二:可笑的強盜
從前有一個人叫王霸,為了讓別人認為他心懷仁德,他就偽裝自己,無論做什么事都遵循禮法。在家對父母偽裝得很孝敬,在外對鄰居偽裝得很和善。在這一層保護色掩飾下,他跑到外地搶劫。
王霸見到一個瘦弱的人背著一個包裹,包裹看上去很沉。他心里暗喜:嗯,這個包裹里面肯定有不少金銀財寶吧。
他攔住了背包裹的人,躬身施禮,然后說道:“你好,你能把你的包裹送給我嗎?”
行人大吃一驚,反而把包裹緊緊抱在胸前,說:“不行,這個包裹里面的錢,是我要帶回去養(yǎng)家糊口的。我不能給你。”
王霸嘴里一副不好意思的口吻說:“哎呀,你不給我,偏偏我又是個懂禮尊禮的人,又不能硬搶,怎么辦呢?”
王霸說著,舉起了手里的木棍,對著背包裹的人說:“這樣吧,我把你打暈,然后你的包裹就散落在地上了,我再拿了就不算搶,只能算是撿到的。你看如何?”
行人被嚇壞了,就舉起包裹要遞給王霸,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你不要傷害我,包裹你可以拿去。”
王霸高興了,說道:“哈哈,這可是你送給我的,可不是我搶的。”
行人心想:這還不是搶啊,分明是硬搶。可是行人打不過高大魁梧的王霸,為了自保,只能任憑王霸拿走了包裹。
王霸拿過包裹,又對行人躬身施禮:“謝謝你給我包裹,祝你一路平安。”
后來,王霸被捕快抓獲了,他大喊冤枉:“我沒有搶劫,我是一個很懂禮儀的人,怎么會搶劫呢?那些財物都是他們甘心送給我的。”
縣官說:“呸,真不知道羞恥。你強迫別人給你財物,就是搶劫。”王霸被判刑充軍了。
心里沒有仁念,表面做得再守禮,也是虛偽的。
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