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獨坐敬亭山

李白

原文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②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二十五歲離蜀,長期漫游各地。天寶年間被詔供奉翰林。“安史之亂”中,曾入永王李璘幕府,因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困苦,卒于當涂。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了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后人譽為“詩仙”。

③獨去:獨自去。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

④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厭,滿足。

譯文

山中的群鳥高飛遠去,無影無蹤,蒼茫天空中的一片孤云自在悠閑。

我與敬亭山相對而視,相互久看不厭,看來懂得我內(nèi)心的只有敬亭山了。

賞析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秋,當時李白仕途失意,在長安對朝政極度失望,并預感到將有動亂發(fā)生。于是他離開長安,來到宣城。在懷才不遇和看透世態(tài)炎涼的孤寂中,他獨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此詩表面是寫獨游敬亭山的情趣,實則是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中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擬人化,而達到感情上的融合交流。由此能讓我們感知,詩人越是寫山的“有情”,越是表現(xiàn)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顯露出來。

可以說,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無言之景,抒內(nèi)心無奈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津市市| 河西区| 昂仁县| 巴南区| 丽江市| 台中市| 普宁市| 兴城市| 南部县| 巩留县| 洪江市| 彭州市| 金沙县| 航空| 中方县| 永兴县| 南宫市| 固安县| 盈江县| 舟山市| 临安市| 乌审旗| 定边县| 五家渠市| 彭水| 定结县| 沧州市| 全椒县| 南平市| 平潭县| 黔江区| 福贡县| 杭锦旗| 普洱| 马鞍山市| 梁河县| 赣州市| 棋牌| 彝良县|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