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在需要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
- 楊岳城編著
- 1496字
- 2021-11-18 17:53:56
理性分析創業失敗原因
近來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創業,不少青年人認為,給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板,充斥在他們周圍的,也是很多創業者成功的案例;然而,他們把問題想得太樂觀了,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遠低于一般企業的創業成功率。
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高校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而不僅限于資金。
那么,為何大多數人創業失敗呢?
1.對前景預測過于樂觀
一般創業者在投資前,都要對企業的前景、未來利潤和經營狀況進行預測。只是他們的預測大多是根據競爭對手的現狀,靠想當然來完成,沒有科學的依據。這樣容易讓創業者對前景盲目樂觀,而忽視了潛在的威脅和障礙。其實,對創業前景的預測是需要下一些功夫的,要為每一個決策找到科學的市場依據。這就需要對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消費者的需求演變、競爭對手的經營能力等眾多的市場要素和經營要素進行綜合的分析和研究。
2.缺乏計劃
創業投資的基礎,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計劃。計劃里要針對自己、針對市場作一個周密的分析: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整理一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社會關系,估計一下資金如何運轉,再了解一下市場的需求以及類似創業的大致情況。
只有你準備充分了,你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賺到錢。如果要賺到更多的錢,那就要看你對利潤的把握。市場是由市場規律和國家調控來達到平衡的。投資大,風險大,自然收益也大。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職業,是最為關鍵的。
3.資源不足
資源不足,是很多人在初次創業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條件欠缺,使創業成功率降低,然而,想要在創業之初就有完全充分的資源是不可能的。初次創業時,你至少要保證自己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進入一個行業的基本條件,這樣你才能立足行業;二是具備獨特性資源,這樣你才能在同行中有自己的吸引人之處。
4.照搬照抄
照搬照抄的創業者,一般不會深入研究市場,只是看別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因為他們看到的和學來的都是表面現象,自己的內部管理和經營理念等深層次的經營要素跟不上,所以別人能夠成功,自己卻只能失敗。千軍萬馬來擠獨木橋,其結果是擠垮了一個原來很有前景的行業。
5.不熟悉投資環境
任何一項生意,都有相對復雜的投資環境。要全盤考慮區域經濟環境、企業社區生存環境、市場環境、競爭環境、居民消費環境。這些投資環境在促進一些投資項目發展的同時,也可能會對另一些項目產生制約。投資者在選定一個項目后,要在何地經營,就先要對該地的投資環境作好考察,看投資環境是否適合經營,看投資環境能為企業發展帶來哪些契機,又潛伏著哪些威脅,從而作出正確的決策。
6.市場運作盲目跟風
市場運作盲目跟風,一般是由于經營者缺少市場運作能力造成的。比如一商家打折酬賓,滿大街的商家都跟著打折酬賓。這種盲目跟風的行為,只會讓自己陷入惡性的價格戰,最終的結果是所有的企業都無利可圖。
7.缺乏市場營銷意識
做任何生意都離不開營銷,或是營銷產品,或是營銷服務。要研究市場,研究消費,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經營什么。只有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創造出投資者的經營利潤。
8.缺乏創業精神
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就是創業精神。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創業尤其如此。在創業期間,其困難和挫折是無法預料的,一個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諸如銷路、質量、管理、資金、人員等問題。一個沒有創業精神的創業者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生活中的人們,或許你已經經歷過創業失敗,那么,你是否反省過為什么失?。渴聦嵣希瑒摌I中,真正的財富都來源于深入了解和分析,絕不是憑運氣獲得,這就需要我們做足準備、做好計劃,然后穩扎穩打地進行了解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