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在需要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
- 楊岳城編著
- 1462字
- 2021-11-18 17:54:01
培訓真的能提升工作技能嗎
近年來,中國培訓市場特火,尤其是那些職場人士,不少人遇到事業的瓶頸期之后,就開始參加培訓,認為培訓能提升職業技能,所以,各種培訓課程開始“閃亮登場”。各種開課的廣告狂轟濫炸,內容都寫得十分勁爆,非常具有蠱惑性,好像參加一次培訓后就可以脫胎換骨。不少人也真的中招,激動地跑去聽課,聽課時也像打了雞血似的格外興奮。參加完課程后,卻發現上課時激動萬分,下課后一無所獲。于是,他們開始產生質疑:培訓真的有用嗎?
對此,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位職場人士的經驗:
劉先生是一位科技公司的銷售主管,這天,有兩個人來敲他辦公室的門。坐定后,二人說明了來意,說他們是著名的管理學大師××的學生,來找劉先生是為了推銷××大師課程的票,票價是一千多元。一邊說著,他們一邊拿出了關于課程的資料。
劉先生是一位管理人員,對這類課程必定是感興趣的,而且,他有時也會翻看相關的書,所以,雖然他在這一行業工作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也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培訓課程,但他憑借著超強的自學能力,成功進入了這家公司的領導層。然而,劉先生對絕大多數所謂的知名大師不是很贊同,原因很簡單,因為劉先生一直信奉一點——實踐出真知,而絕大多數專職的管理學大師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來者努力說課程的好處,說如果聽了××大師的課程,公司的業績會上升好幾倍甚至十倍。
劉先生說:“如果真有這么好,還輪得到你們這樣辛苦上門推銷?保準跟武俠小說中的秘籍一樣讓大家搶得頭破血流。”
他接著說:“你們老師的這次課成功與否,取決于你們的推銷成功與否。你們推銷成功了,把票都推銷出去了,你們老師的這堂課至少在收入上是成功了。如果你們推銷不出去,你們老師自己也不會成功。”
來者眼見無法說服劉先生,馬上搬出了國內某著名購物網站CEO的名字,說此人也是因為聽了××大師的課程才成功的。劉先生不免感到好笑,因為劉先生與這位CEO是大學同窗,對于此人的事了如指掌,這位CEO成功后,確實被不少大師當成品牌來打。接下來,劉先生問這二位聽大師的課幾年了。
“三年了。”
劉先生笑道:“你們跟陳老師三年了,自己怎么沒成功?你們都跟了三年,還沒成功,怎么能說服我指望一兩節課就能成功?”
這二人面面相覷,隨便說了幾句客套話之后,便告辭了。
這則故事很有趣,所謂的管理學大師,自己的成功居然取決于學生的銷售。那么,在學生出門推銷之前,這位大師有沒有對學生進行銷售培訓呢?如果作了培訓,那這個培訓水平確實不高,學生們居然被當場揭穿謊言。如果沒作培訓,那這個老師的培訓意識也不強,連幫自己賺錢的學生也不培訓,讓學生去瞎撞。
你在報名培訓之前,不妨先看看所謂的大師們的講課錄像,實際上,只要你看過一段,就不會再有興趣,因為那里面除了自我吹噓外,沒有多少實質性的、能令我們改變的東西。要知道,就連比爾·蓋茨也沒說過自己是全球銷售第一名。
我們參加完各種培訓課程一無所獲的原因在于大多數培訓課程有五大缺陷:
(1)無系統——獲得了很多最新知識,卻缺乏完整的系統邏輯關系;
(2)無專業——傾聽了五花八門的知識,卻總無法運用到專業上;
(3)無操作——掌握了很多實戰工具,卻無法真正運用到企業實踐中;
(4)無針對——欣賞了很多成功案例,卻不能直接照搬到自己企業;
(5)無輔導——學會了很多操作方法,卻沒有實戰專家來指導應用。
所以,對于我們來講,真正有用的培訓課程必須是實戰、實操、實效的,是可以當場解決自己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題的。當然,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認為所有的培訓課程都是無效的,這需要我們加以鑒別,并且,我們自身要將從課程上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