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叛逆期心理學(完全圖解版)
- 萬剛編著
- 1310字
- 2021-11-18 18:06:56
內心脆弱,敏感多疑
逆反期的孩子有時會內心脆弱,敏感多疑,似乎天生就被一種焦慮和不安全感籠罩著,在幼年時期他們最重視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害怕自己受到父母的冷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所以,孩子敏銳的洞察力是從預測父母的態度開始發展的,且在察言觀色的過程中學會了猶豫不決。
這樣的孩子在童年時期有一種無助感,總感覺自己是被孤立的孩子,隨時充滿了焦慮,慢慢長大后,又從焦慮情緒中發展出懷疑的特質。所以,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獲得肯定想要服從,另一方面又因為未能獲得信任而開始蓄意反抗。
到了兩三歲,由于爸媽很忙,小艾就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也更加敏感多疑。有時,她會呆呆地問媽媽:“媽媽,你愛我嗎?”媽媽這時總把小艾摟在懷里,安慰說:“你是媽媽的小棉襖,媽媽怎么會不愛你呢?”
上學之后,爸爸媽媽更忙了。小艾性格越來越內向,她經常看到同學幾個湊在一起說笑,不時看看自己,她就懷疑:他們是在說我嗎?大家都不喜歡我嗎?而小艾回到家之后,總是爺爺奶奶在家,她害怕,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爸媽親生的孩子。否則,爸媽怎么會不愛自己呢?
小艾是典型的懷疑型孩子,幾乎從她出生開始,就會下意識地尋求家中保護者的認同,獲得安全感。這個保護者可能是父親,也可能是母親,也可能是其他人。他們會強有力地內化自己與這個保護者的關系,而且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維持和這個人的關系。
假如孩子認為這個人是慈愛的,可以為自己提供勇氣,那孩子在長大后也會從其他人那里尋找相似的指導和支持。他們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取悅這些人或是群體,盡職盡責地按照既定的原則和指導方針辦事。
假如在孩子看來這個保護者是暴力的、不公正的,那孩子將認為自己總是無法與他們認為強于自己的那些人相處,所以對生活充滿恐懼,擔心自己會受到不公正的處罰,這時他們就會采取防御措施,對保護者采取極端的態度。
小貼士
1.鼓勵孩子,增強自信心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一切懷疑源于內心的不自信,內心自卑導致了其敏感多疑的性格。在生活中,父母要盡可能鼓勵孩子,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之后,稱贊孩子“寶貝,你真棒”“寶貝,這件事你做得很對”“寶貝,媽媽很愛你”。父母的鼓勵可以令孩子開心,從而增強自信心。
2.盡量避免責備孩子
懷疑型的孩子是極其敏感的,他們總會懷疑一切不存在的問題。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即便父母很關愛懷疑型的孩子,也可能令孩子在某一瞬間產生得不到信任和支持的失落感和恐懼感,其根源是不容易察覺的,可能只是不經意間的一次責備、一次敷衍,就可能導致孩子胡亂猜疑。畢竟孩子氣質的一部分是天生的,他們那敏銳的感覺是父母不容易捕捉到的。
3.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
有時候孩子只是一個人胡思亂想,四處猜疑,他們就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關閉了心靈溝通的大門。如果父母不想辦法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無法了解到孩子心中所想,那即便給予孩子再多的愛,孩子也是不快樂的。
4.盡量多抽時間陪陪孩子
孩子的內心已經十分敏感,父母稍微有一點點疏忽,都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可能不愛自己了,他們總會幻想出一些沒人愛自己的孤獨畫面,這樣會更加重他們的懷疑病。所以,不管父母有多忙,要盡量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確實感覺到父母是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