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膽小怕事,看見什么都恐懼

心理學家認為,現(xiàn)在有許多孩子都很怕黑,因為黑暗聯(lián)想到鬼而感到害怕,這種純粹的害怕“鬼”的孩子,他們生活實際上并不會受到嚴重干擾。若表現(xiàn)為不正常的、極度的懼怕,而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這些帶有疾病性質的懼怕可以診斷為“黑暗恐懼癥”。

心理專家認為,幼兒期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時期。這時需要父母給孩子準備一個獨立的房間,起初可以在孩子睡前陪伴孩子,告訴孩子自己會在他身邊陪著,用手撫摸給予安慰,等孩子睡著之后,父母可以離開。

等到第二天孩子醒來,父母可以表揚孩子:“一個人乖乖睡著了,寶貝真棒!”以此強化孩子獨立的能力與意識,孩子在自己獨立的房間睡覺,需要獨立面對黑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要學會自己處理恐懼等負面情緒,同時意味著孩子開始獨立了。假如父母為了讓孩子不害怕,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那孩子就容易陷入“黑暗恐懼癥”。

張女士很是苦惱,因為8歲的女兒月月在日記本上寫了這樣一句話:“每到晚上,我就開始害怕,臥室的燈熄了,爸媽都已經睡了,只有我一個人怎么也睡不著,我只能躲在被窩里,不敢把頭伸出來。”

女兒月月正在讀小學二年級,她很怕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有時她甚至會要求跟爸媽同住一個房間。而且總是開著燈睡覺,偶爾關燈是爸媽看著她睡了才關上的。張女士覺得女兒膽子太小了,有意識地會鍛煉她,比如規(guī)定她上床之后關燈睡覺。然而,這對月月而言卻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情,她告訴媽媽自己會感覺到身邊有些可怕的東西存在著,比如鬼怪之類的。幾乎每天晚上她都是從噩夢中睡醒,哭著找媽媽。對此,張女士非常擔憂,不知道該怎么辦。

患有恐懼癥的孩子大多數比較膽小、獨立性較差。根據張女士反映,月月在班上幾乎沒有什么朋友,獨來獨往,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很差,這與父母的教育方法是相關聯(lián)的。處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大部分會在黑暗中苦惱,讓他們恐懼的不是黑暗本身,而是在黑暗中看不到自己親近的人,視覺上的分離感引發(fā)了孩子的不安全感體驗,這實際上是一種對父母的依戀情結。

對此,心理專家建議:父母要意識到過度保護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因為父母的保護就是告訴孩子,一個人睡覺確實比較危險。恐懼癥懼怕的事物本身是比較普通的,在一般人看來是不需要害怕的事物,不過因為父母無意識地提醒孩子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結果反而強化了孩子焦慮、恐懼的情緒。

小貼士

1.及時詢問孩子產生恐懼感的緣由

孩子一旦產生恐懼感,父母要考慮這是否與他的年齡相稱。在平時生活中父母要隨時關心孩子思想感情的變化,以及恐懼持續(xù)的時間。孩子在恐懼時是否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不肯一個人去睡覺,不愿意去上學,甚至不敢離開父母。父母需要弄清楚,然后及時處理。

2.勿對孩子說“膽小鬼”

孩子從三歲開始對黑暗產生恐懼,假如這時父母罵孩子是膽小鬼,嚇唬孩子不準哭,這將大大地誤導孩子的情緒。父母應該向孩子說明事情的真相,在孩子看來令人恐懼的事物被父母一語點破,他自然會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內心的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

3.避免誘使孩子將恐懼感隱藏在心里

不管孩子擔心什么、害怕什么,父母應當告訴他們害怕是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平時父母多和孩子交談,給孩子講一些常識,這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感的最佳方法。等到孩子明白道理,心境平和了,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4.鼓勵孩子多接觸黑暗的環(huán)境

對于患有黑暗恐懼癥的孩子而言,父母鼓勵他們多接觸黑暗的環(huán)境。剛開始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嘗試,直到孩子適應為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感到害怕,父母可以建議孩子做深呼吸,或者鼓勵孩子大聲地叫出恐懼的感覺,然后讓孩子獨立地待在黑暗環(huán)境下直到適應。當然,這并非一蹴而就,父母可以按照孩子的情緒狀況循序漸進,適時給予孩子鼓勵與表揚。

5.避免讓孩子接觸鬼怪、恐怖之類的故事和電影

當然,恐懼黑暗與聽過鬼怪故事、看過恐怖片有一定的聯(lián)系。父母需要注意,不要和孩子過多地談論鬼怪的故事,也盡可能不要讓孩子看恐怖片。假如孩子經常會想起鬼怪之類的事情,父母需要盡可能地讓孩子在閑暇時間多參與有趣的互動式活動,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莱芜市| 合作市| 应城市| 凯里市| 元朗区| 嵊泗县| 南宁市| 阿拉善盟| 新泰市| 田东县| 白银市| 霍城县| 佛学| 赣州市| 上饶市| 玉树县| 鹿邑县| 远安县| 洛阳市| 嘉荫县| 西吉县| 甘洛县| 镇远县| 临汾市| 陇西县| 新野县| 定襄县| 揭西县| 科技| 汶上县| 繁昌县| 威信县| 晋城| 湟源县| 安国市| 治县。| 慈溪市| 富民县| 通河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