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也是一種習慣
一般來說,人的種種習慣都能從千姿百態的手勢中體現出來。通過手勢我們也可以對一個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仔細認真地觀察,你會發覺這其中也是大有學問的。
不自然的手勢,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障礙;優美動人的手勢,會使人感到心情愉快;柔和溫暖的手勢,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感激之情;堅決果斷的手勢,會讓人感受到某種力量。
可見,在與人交往中,手勢已經成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起著加強語言的力量,豐富語言的色彩等補充和說明的作用,更多的時候,它甚至能夠成為一種獨立而有效的語言進行使用。
一般來說,明顯的、有意圖的手勢傳遞的信息量往往更大,如揮手表示再見,雙手比畫一定的尺度大小,豎起大拇指表示對某人的稱贊,豎起小拇指則表示輕蔑,食指彎曲與拇指接觸,呈圓形,其余三指張開,表示某件事情已經完成,即“OK”。而拇指和食指伸直,呈垂直狀態,其余三指并攏,成大致的槍形,則表示懷有某種仇恨,有發泄的欲望,等等。
當然,這些手勢都是在生活當中約定俗成的,大家都懂的,但這些手勢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理解可能會有一些差異。通常,一個人的手指若不停地動彈,多是他目前正處在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中,而感到無所適從,借這種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緩解緊張的心理。
用手指輕輕地敲打桌面,暗示這個人可能陷入某種困境當中,或是在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是處在猶豫之中,不知道某個決定到底是該下還是不該下,也有可能是這個人不耐煩,用這種方式來減輕煩躁的情緒。
一個人如果經常有無聊的手勢和動作,說明這個人的自制能力比較差,且比較重視表面化的一些東西,虛榮心和表現欲望比較強烈。
一個人如果習慣做出讓人感覺到非常有力量的手勢,說明這是一個有勇氣,有魄力,凡事敢做敢當,能夠承擔一定責任的人。這一類型的人做事非常果斷和堅決,一旦想做,就會付諸行動,而且有一定的韌性和毅力,不會輕易放棄。
習慣于把手指放到嘴邊咬指甲或是吮吸手指的人,讓人看起來感覺極不舒服,甚至是惡心,這樣的人無論外表多么高大健壯,他們在精神和心態上也還是比較幼稚的,因為真正成熟的人絕對不會有這樣的行為。
在與人交往中,突然用兩手緊緊地抱住胳膊,身體稍微向后抑或是雙手叉腰,身子前探,這都表示對對方的話持不贊成的態度。前一種姿勢含有輕視的意思,而后一種則表示欲與對方辯論,爭出個是非對錯來。
在聽人講話時,習慣把雙手插進口袋里,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表現,會讓對方產生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在說錯某一句話時,趕緊用手捂住嘴,作遮掩之勢,這樣的人多性格比較內向,而且靦腆,說錯話以后會非常后悔,并感覺不好意思,而耿耿于懷。
在生活中,打什么樣的手勢便能透露出什么樣的信息,對于漫不經心的動作,或是不健康的手勢,我們堅決摒棄;而對于富有含義的手勢,我們不妨多多運用。